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他的心理醫生是頂流 > 第55章 他終于站出來了

第55章 他終于站出來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幾個月的時間,足以讓曾經的風暴塵埃落定,也讓傷痕在堅韌的努力下緩慢愈合。

這段時間裡,許星野以一種近乎沉寂的方式回歸公衆視野。沒有盛大的複出宣言,沒有煽情的采訪,隻有兩件事:

第一件事,《燈塔》悄然點亮。

在一個尋常的工作日午夜,一首名為《燈塔》的單曲悄然上線各大音樂平台。沒有預熱,沒有宣傳,詞曲作者署名隻有一個簡單的“X.Y.”。

旋律沉靜悠遠,帶着曆經風暴後的堅韌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歌詞含蓄卻充滿力量:

“風暴肆虐,暗礁潛伏,巨浪欲将我吞沒…

…冰冷刺骨,方向盡失,靈魂漂泊無着…

…直到那光,穿透迷霧,無聲伫立遠方岸頭…

…非是救贖的繩索,而是指引的星鬥…

…縱然微弱,卻穿透所有暗夜與寒流…

…告訴我,深淵非歸宿,前路尚可求…

…燈塔的光,是沉默的守候,是歸航的刻度…”

歌曲一經發布,瞬間引爆網絡。

粉絲們近乎瘋狂地解讀歌詞,尤其是那句“燈塔的光,是沉默的守候”,幾乎被一緻認定指向林硯之。

各大媒體頭條迅速被“許星野低調回歸”、“《燈塔》引爆全網”、“深情單曲疑為林硯之作”等标題占據。

“巨星回歸”、“深情告白”、“燈塔守護”成為熱搜關鍵詞。

輿論徹底反轉後的許星野,以一首充滿隐喻的作品,宣告了他藝術生命的重啟,引發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熱潮。

第二件事,基金會穩健啟航。

與此同時,“許明哲音樂傳承基金”的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

資助名單公布,與音樂院校的合作項目啟動,一切都顯得務實而低調,與《燈塔》引發的喧嚣形成鮮明對比。

許星野似乎刻意将公衆對他私人情感的關注,引導向對基金會公益事業的關注。

《燈塔》發布當天下午。

林硯之正在審閱實習生寫的總結報告,王佳佳風風火火地沖了進來,臉上是壓抑不住的興奮和八卦之光:“老闆老闆!快聽這個!”

她不由分說地把手機音量調大,那首《燈塔》的前奏在安靜的辦公室裡流淌開來。

林硯之微微蹙眉,但沒有阻止。她放下筆,身體微微後靠,目光投向窗外,似乎在專注地傾聽,又似乎隻是在出神。

歌聲流淌,唱到“燈塔的光,是沉默的守候”時,辦公室其他幾個豎着耳朵聽的實習生忍不住發出一陣小小的、心照不宣的驚呼和低笑。

王佳佳湊近林硯之,眼睛亮晶晶的:“老闆,聽到了嗎?‘沉默的守候’!我的天,這也太明顯了吧!許老師他……他這是在隔空表白啊!網上都炸了!都說他是為你寫的!”

辦公室裡的讨論聲一下子大了起來:

“肯定是林博士!‘穿透迷霧’‘指引方向’,除了林博士還能有誰?”

“嗚嗚嗚太深情了,經曆那麼多,他心裡最感激最在意的還是林博士!”

“這比什麼公開表白都浪漫啊!用作品說話!”

“林博士,您快聽聽,這歌寫的多好啊!許星野這是浴火重生,回來找他的燈塔了!”

林硯之的目光從窗外收回,平靜地掃過一張張興奮的臉。她的臉上沒有任何被點破的羞澀或得意,依舊是那副沉靜如水的模樣。

等大家的議論聲稍歇,她才淡淡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壓下了所有的嘈雜:

“一首歌,能引發共鳴是好事。至于歌詞的指向,是創作者的自由,也是聽衆解讀的自由。”她頓了頓,拿起手邊的水杯,輕輕啜了一口,仿佛在談論一個與己無關的學術話題,“愛情,或者任何深刻的情感聯結,從來不是依附和索取。它更像是……兩個獨立的靈魂,在各自成長的路上,有幸遇見,彼此照亮前路,給予對方前行的勇氣,但腳下的路,終究要自己走穩。真正的深情,不是将對方奉為神明般的救世主,而是尊重彼此的獨立與完整,并在各自變得更好的過程中,找到同行的意義。”

她這番話,沒有直接回應《燈塔》是否為她而寫,卻清晰地闡述了她對情感關系的認知——獨立、尊重、共同成長。如同一盆冷靜的泉水,瞬間澆熄了辦公室内因八卦而燃起的燥熱。

大家面面相觑,興奮變成了若有所思的安靜。老闆果然還是那個老闆,人間清醒。

就在這時,王佳佳電腦提示音響起,她看了一眼郵箱,立刻彙報道:“老闆,‘許明哲音樂傳承基金’發來了正式邀請函,邀請您出席他們下周在城市音樂廳舉辦的慈善音樂會暨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您……去嗎?” 她小心翼翼地問,眼神裡還殘留着剛才八卦的餘溫。

林硯之看着邀請函的電子預覽,沉默了片刻。

她聽到了《燈塔》,也看到了網上的喧嚣。她更清晰地看到了他的努力:基金會的務實推進、治療的持續、他在孤兒院進行音樂療愈的低調身影…… 她知道他正在艱難但堅定地重建。

最終,她做了決定。

城市音樂廳内燈火輝煌,衣香鬓影。今晚的主角并非某位明星,而是一個名字——許明哲。

這是“許明哲音樂傳承基金”成立後的首場盛大活動:一場彙聚了多位受基金資助或提攜的新銳音樂家、以及數位德高望重老藝術家的慈善音樂會。

更重要的是,基金會将與國内頂尖的古典音樂學府和數家緻力于青少年藝術教育的公益機構簽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這不僅僅是一場音樂會,更是許星野用實際行動,向父親緻敬、向公衆展示其剝離母親陰影後全新定位的宣言。

他不再是被同情的受害者,而是手握資源、肩負責任、緻力于藝術傳承的行動者。

音樂廳内氣氛莊重而熱烈。音樂會的上半場是幾位年輕音樂家的精彩演繹,下半場則由幾位大師帶來經典之作。

林硯之身着簡約莊重的珍珠灰禮服裙,坐在中排靠邊的位置,安靜地欣賞。

當舞台上演奏起一首許明哲生前未完成的、經過精心修複編配的遺作時,她的目光變得格外專注。旋律深沉内斂,卻蘊含着一種打動人心的力量。她能想象許星野在整理這些樂譜時的心情。

音樂會結束,掌聲雷動。緊接着,是簽約儀式。聚光燈聚焦在舞台中央的簽字長桌。

許星野出現了。

他穿着一身剪裁合體的深灰色西裝,身姿挺拔,步伐沉穩。

幾個月不見,他瘦了些,但眼神卻迥然不同。過去那種破碎的脆弱感與玩世不恭的慵懶感被一種沉靜的、帶着些許疲憊卻異常堅定的光芒所取代。

他臉上帶着得體的微笑,向台下緻意。他的目光掃過全場,在林硯之的方向有過極其短暫的、幾乎難以察覺的停頓,快得讓人以為是錯覺。

簽約過程莊重流暢。許星野作為基金會發起人和主要捐贈人,與各方代表一一握手、簽字、合影。

他應對得體,言語不多,但每一句都簡潔有力,重點落在對父親精神的傳承、對年輕音樂人才的期望、對藝術教育公平性的關注上。

沒有煽情,沒有賣慘,隻有沉穩的責任感和清晰的願景。

台下的林硯之靜靜地看着。她清晰地看到了他的變化。那份在風暴中幾乎被摧毀的自我,正在廢墟上以一種更堅韌、更内斂的方式重建起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