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我站在高鐵站的出站口,望着遠處若隐若現的山巒,心跳不自覺地加快。
這座南方小城,是我闊别十年的故鄉。
十年前,為了追逐夢想,我毅然踏上北上的列車,從此與故鄉的一切漸行漸遠。
如今,因母親病重,我再次踏上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出站的瞬間,潮濕的空氣裹挾着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那是混合着泥土、青草和炊煙的獨特味道。
記憶如潮水般湧來,我仿佛又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蹦蹦跳跳地走在青石巷裡,手裡攥着五毛錢,奔向巷口賣麥芽糖的老爺爺。
小城的變化不大,依舊是青瓦白牆,蜿蜒的小巷交錯如迷宮。
我提着行李,沿着記憶中的路線,往家走。街道兩旁的店鋪大多還是老樣子,裁縫鋪、雜貨店、面館……
隻是當年熟悉的面孔大多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陌生的年輕人。
走到巷子口,我停下腳步。因為眼前的景象,讓我的鼻子不禁發酸。
那棵陪伴我整個童年的老榕樹還在,隻是枝幹更加滄桑,樹皮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迹。
樹下的石桌石凳也還在,隻是上面落滿了灰塵,不見當年下棋的老人們的身影。
當我推開斑駁的木門,“吱呀”的一聲,仿佛打開了時光的閘門。
院子裡的葡萄架還在,隻是藤蔓稀疏,不再如當年那般茂盛。
母親坐在藤椅上,頭發突然全白了,臉上的皺紋也比記憶中更深。
聽到動靜,母親緩緩擡起頭,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驚喜,變得格外明亮。
“夏夏,你回來了。”
我快步上前,緊緊握住母親的手。
那雙手布滿老繭,粗糙而冰涼,讓我心疼不已。
“媽,我回來了。”
簡單的幾個字,卻包含了太多的思念與愧疚。
随後,在家的日子裡,我陪着母親聊天,聽她講述這些年小城的變化,還有那些逝去的故人的故事。
母親總是絮絮叨叨,說着說着就會陷入回憶。而我也漸漸發現,母親的記憶力大不如前。
她常常說着說着,就忘了自己在說什麼,但唯獨對我小時候的事情,記得格外清楚。
一天傍晚,我獨自在院子裡發呆。
月光如水,灑在古老的院牆上,樹影婆娑。
我想起了小時候,每到夏天的夜晚,我們一家人坐在院子裡乘涼的場景。
父親搖着蒲扇,給我講古老的傳說。母親則會切好西瓜,遞到我手裡。那時的日子雖然清貧,卻充滿了溫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