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雨回家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
她站在門口脫鞋,包往玄關的小架子上一放,手上還提着菜市場拎回來的塑料袋。她今天難得早下班了一點,想着冰箱空得差不多了,就順道繞到地鐵口旁邊的菜場轉了一圈。買了點青菜,又順手帶了兩塊去皮雞胸肉,還有一包豆腐。
她向來不太喜歡囤太多菜,一方面是小戶型的冰箱實在沒多大空間,另一方面……她也沒那麼勤快,真的囤一堆,到時候反而容易壞掉。
濕氣是近兩周來最顯眼的問題。
鞋櫃下面那條白色地磚,原來踩上去隻是冰,現在已經徹底是“涼”了——一雙襪子踩上去,十分鐘不到,腳趾都能發麻。陽台上的窗縫裡起了水汽,洗手間鏡子邊緣的接縫已經輕微發黑,她已經連續兩晚開着空調除濕了,但那個小機器原本就是設計給一室戶單間用的,面對四十多平米的小兩居,力道明顯不夠。
她前幾天甚至一度上網查了查“住在魔都要不要考慮買個專業除濕設備”,查着查着還點開了租房合同,看自己這房子還有多久到期。
今天她把宋行舟送的那兩包除濕劑帶回來的時候,原本沒抱多大希望。
工業包裝,外觀不算美觀,也沒有精緻說明書,隻有背面貼了一張A5打印紙,上面寫了使用建議:開封後靜置角落,每兩三天更換位置,建議配合通風、空調除濕功能一起使用。
“寫得倒挺像化工廠裡的通告風格……”她一邊想着,一邊拆了第一袋。
裡面是灰白色的顆粒狀物體,被分裝在類似無紡布的透氣袋裡,有點像小時候放鞋盒裡的那種幹燥劑,不過更大一塊,手感比想象中沉。她試着聞了聞,一股淡淡的礦物味,有點像石灰石,也有點像教室牆角曾經堆過的那種建築材料。
她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照說明放一包在陽台角落,一包放進卧室的衣櫃底層。
陽台角落的那塊地磚,一直是她用來晾衣服的。白天打開落地窗,陽光照進來還能晾幹幾件薄衣;但這段時間陰雨不斷,這塊區域也開始返潮,牆角甚至泛着一圈圈淡淡的水漬痕迹。
她把除濕袋擺好,蹲在地上看了兩秒,沒什麼特别變化。
“真要有什麼用,可能也得一晚上吧。”
她喃喃地說着,起身去廚房洗菜做飯了。
這一晚她沒點外賣,認認真真地做了一頓蒜香煎雞胸、涼拌豆腐和炒青菜,還煮了一碗西紅柿雞蛋湯。吃完飯的時候,廚房的蒸汽還沒散完,她推開窗戶,外頭霧氣蒙蒙,樓下雨點依然淅淅瀝瀝地落着。
她把碗碟洗好,随手在朋友圈發了一句:“今天做飯是被雨逼出來的技能點。”
附帶一張晚飯的照片,雞胸肉切得有點歪,但顔色煎得還不錯。
十幾分鐘後,朋友圈的紅點又跳了出來。
“宋某人”點贊。
她看了一眼,也沒回複,拎起衣籃去陽台收衣服。
之前洗的一些睡衣和T恤都挂在這裡,已經晾了兩天,昨天她摸過一次,袖口還帶着一點點潮意。今天再次摸上去的時候,她忽然愣了下。
……幹了?
她不太确定,又反複摸了幾件。果然,雖然沒有“陽光曬過”的那種燙手感,但确确實實是幹透了。布料摸上去柔軟松弛,不再發冷,也沒有潮氣。她低頭看了眼剛才放的那包除濕劑——袋身微微鼓脹,說明吸收了不少水分。
“這玩意還真不是虛頭巴腦。”
她一邊嘟囔,一邊把衣服疊好,心情莫名就輕松了幾分。
本來想着隻是心理安慰,沒想到竟然真起了效果。她又走回卧室,拉開衣櫃的門——前幾天那個角落明顯潮着的地方,今天也幹爽了不少。她之前放在那裡的幾本畫冊,書皮不再卷翹,翻頁也順暢許多。
她盯着那包小小的除濕劑,站在那兒發了幾秒呆,突然有點想笑。
“他還真不是随便說說。”
她不知道為什麼會想到宋行舟那副“憨直認真”的模樣:站在大樓下,拎着除濕袋,說是順路,其實身上還帶着巡檢時沾到的泥點。
那時候她抱着袋子走回工位,組長還擡頭看了眼:“你朋友對你挺好的。”
她沒多解釋,隻是随口“嗯”了一句。
現在想想,宋行舟其實從來沒說過太多“好聽話”。但他做的這些事,倒是一個都沒拉下。
她拉開手機相冊,把那張包裝袋的照片找出來,随手拍了一張“使用現場”發了過去。
【裴雨:好像真的有點用。】
【裴雨:你們班長推薦的産品還挺靠譜。】
幾分鐘後,他回了。
【宋某人:我也剛吃完晚飯。還擔心你用了覺得我忽悠你。】
【宋某人:下回你要是曬鞋曬不幹,我那還有種礦渣磚烘幹的小裝置,我問問能不能借你試試。】
她笑了一下。
【裴雨:你這是準備開副業了嗎?“潮濕天氣一條龍服務”?】
【宋某人:不是副業,是兼職做你的小小生活問題解決師。】
他發了個眨眼的表情符号,顯得有點不太正經。
她猶豫了一下,手指在輸入框裡停了好幾秒,最後什麼都沒發。
隻是盯着對話框看了一會兒,關了微信。
房間裡空氣開始變得輕一些。她甚至能聞到被褥裡曬過太陽時的那種“幹淨”的味道——雖然不是陽光的味道,但有種靠近幹燥的安全感。
屋子安靜下來,她窩在沙發裡,想着明天可以把書櫃下面那一格也放一包,也許角落裡的那股黴味也能散掉。
窗外雨還在下。
但她忽然覺得,這雨,也沒那麼讨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