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魚銜月 > 第9章 小魚和月亮

第9章 小魚和月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交卷鈴響起時,沂林的紅蠟筆正停在月亮魚尾巴的缺角處。五年級(1)班的風扇攪着2012年夏末的熱氣,後桌曉棠的粉紫色發繩掃過她手背:"快看,(4)班的柏紀榆在便利店冰櫃前!"沂林趴在窗台,看見柏紀榆蹲在玻璃櫃前,睫毛上的汗珠在2012年的陽光裡像碎鑽,手裡捏着的草莓蛋糕包裝紙缺了角,銀箔補丁的形狀和她今早掉在操場的半片糖紙一模一樣,連糖漬暈染的弧度都像照鏡子。

傅言舉着班牌沖進教室時,牌角銀箔星星簌簌落在沂林的畫稿上。"沂林,你書包拉鍊沒拉!"他指着她儲物櫃裡露出的紅蠟筆小魚胸針,"沈翊哥剛才打電話到傳達室,說明天早上七點在深藍市高鐵站接你。"沂林低頭扣書包拉鍊,指尖觸到夾層裡的半片糖紙——那是上周柏紀榆在柳樹洞塞給她的,缺角處用鉛筆描着打火機圖案,此刻和便利店玻璃映出的柏紀榆口袋裡的糖紙,剛好能拼出完整的月亮魚。

整理儲物櫃時,第八枚紅蠟筆小魚胸針從畫具袋裡滑落,胸針背面新刻的"6.21"在金屬表面泛着冷光。這讓她想起三天前美術室窗台上的玻璃罐——罐底沉着十二片糖紙,最早的一片是她五歲在深藍市幼兒園丢的橘子糖紙,邊緣還留着被咬過的齒痕;最新的則是上周月考時,落在(4)班教室門口的牛奶糖紙,糖紙一角沾着藍色鋼筆水,像是被誰匆忙撿起來時蹭到的。走廊盡頭傳來籃球撞擊地面的聲響,她下意識擡頭,看見柏紀榆穿着(4)班的球衣跑過窗前,手腕上的紅綢發帶系着個貝殼挂件,貝殼縫裡隐約嵌着片粉色糖紙——和她今早晨跑時掉在紫藤花廊的那塊,形狀如出一轍。

通往深藍市的火車駛入隧道時,車廂突然陷入短暫的黑暗。沂林摸索着打開畫具包側袋,指尖觸到一團油紙——是柏紀榆今早塞給她的,油紙表面還殘留着草莓蛋糕的甜膩氣息。展開的瞬間,蛋糕碎屑混着銀箔星星簌簌落在她的白裙上,紙上用拼音和蠟筆塗着歪扭的字迹:"老巷畫具庫第三排貨架第五層,藏着你三歲在紫藤巷埋的許願瓶碎片,每片碎片上都拼着糖紙缺角哦!"

油紙背面是幅手繪的跨城地圖:南山市到深藍市的鐵軌被塗成紅蠟筆色,像條蜿蜒的糖紙帶。每個高鐵站點都畫着月亮魚圖案:南山市站的魚尾巴缺了左上角,中間的中轉站缺了右下角,而終點站"深藍市老巷"的月亮魚,尾巴缺角處畫着一個正在燃燒的打火機,火苗舔着的日期"6.22"被圈了三次,正是她抵達深藍市的日子。沂林的指尖劃過"老巷"二字,發現紙背透出淡淡的鉛筆印——是柏紀榆的字迹,寫着"其實每個站點的月亮魚缺角,都能拼上你每年丢的糖紙"。

高鐵到站的提示音響起時,沈翊已經在深藍市高鐵站的玻璃幕牆下揮手。他穿着洗得發白的白襯衫,第三顆紐扣沒扣,手腕上的紅綢發帶随着動作晃出火焰般的弧度。"畫具庫的天窗裝了熒光棒軌道,"他接過沂林的行李箱時,發帶掃過箱角貼着的銀箔月亮魚貼紙,"你一歲在老巷摔碎的那個青花瓷調色盤,被柏紀榆磨成碎片嵌在地闆裡當刻度了,從入口到畫架剛好五步。"

車載音響裡流淌着《童年》的口哨版,路過巷口的蛋糕店時,沂林看見玻璃櫥窗上貼着新海報:"收集十片指定缺角月亮魚包裝紙,可兌換限量貝殼胸針一枚,最後兌換日期:6.22。"她下意識摸了摸書包側袋——那裡裝着九片糖紙,加上柏紀榆送的胸針上嵌着的那片,剛好差最後一片。沈翊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突然踩下刹車:"看,賣蛋糕的張大爺來了。"

畫具庫的門被推開時,天花闆上的熒光棒軌道突然亮起,銀箔星星從軌道縫隙裡簌簌落下,像撒了一地碎鑽。四十平米的空間被布置成貝殼與糖紙的博物館:整面西牆用成千上萬枚貝殼拼着巨型月亮魚群,每條魚的尾鳍都刻着日期——從"2011.9.1 沂林第一天轉學到南山市,丢在教室門口的橡皮糖紙"到"2012.6.20 五年級期末考,掉在(4)班走廊的草莓糖紙",每片糖紙都被透明樹脂封存,像琥珀裡的時間标本。

中央畫架上挂着一幅未完成的油畫:穿(4)班藍白球衣的少年跪在南山湖岸邊的柳樹下,右手舉着打火機,火苗照亮的半片糖紙缺角,正與畫外沂林手中的半片形成完美的圓。少年的睫毛上凝着汗珠,在火光中像碎鑽,而遠處深藍市老巷的紅砂岩牆上,用發光貝殼拼着一行小字:"等你把最後一片糖紙嵌進來,就點亮所有反光貝殼。"畫架旁的調色盤上,擺着支紅蠟筆,筆杆上刻着"給沂林的第101支"。

"這是柏紀榆上周寄來的。"沈翊遞來一個雕花檀木盒,盒蓋嵌着塊拳頭大小的紅砂岩,上面用激光刻着她三歲時畫的歪扭月亮魚——魚尾巴缺了一大塊,像被咬了一口的餅幹。打開木盒,裡面鋪着黑色絲絨,躺着一枚銀質胸針:魚尾缺角處鑲着的不是糖紙,而是一塊從南山湖柳樹上取下的年輪切片,年輪的圈數恰好是她在南山市上學的年數。木盒底部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像是一本糖紙收集日記:

"2012.3.12 沂林在操場哭鼻子,揉成團丢掉的檸檬糖紙被我撿到,缺角像隻小鴨子。

2012.5.7 她美術課畫月亮魚時,掉在地上的橡皮屑裡夾着糖紙碎片,我收在玻璃罐第三層。

2012.6.5 假裝路過(1)班送錯作業本,其實是想撿她掉在門口的牛奶糖紙,缺角剛好能拼上2011年的那塊。"

每一條記錄旁都貼着微型糖紙标本,用銀箔線穿成串,連起來的形狀正是畫具庫牆上那條最大的月亮魚。沂林的指尖劃過"2012.4.3"的記錄,旁邊貼着的糖紙碎片上還留着她的指紋——那天她在便利店買牛奶,随手丢掉的糖紙被柏紀榆用銀箔小心裱在畫具夾裡,如今成了牆上月亮魚的一片鱗。

淩晨兩點,深藍市老巷的蟬鳴突然密集起來。沂林踩着畫具庫地闆上的調色盤刻度,一步步走向第七棵老柳樹。樹洞裡藏着一個貝殼制成的密碼盒,密碼盤上的數字并非阿拉伯數字,而是用糖紙缺角的形狀代替——三角形代表1,弧形代表2,缺了左上角的梯形代表5。她想起柏紀榆在油紙上畫的月亮魚缺角,試着将密碼盤撥成"6.22"的形狀,盒子"咔哒"一聲打開了。

上百顆發光貝殼從盒中湧出,每顆貝殼上都用激光刻着極小的字,記錄着她在南山市的生活片段:

"2011.11.5 柏紀榆故意把作業本送到(1)班,其實是想看看沂林有沒有戴他送的紅蠟筆胸針。

2012.3.14 她在美術課上畫月亮魚,橡皮擦滾到(4)班教室,他撿起來時在背面畫了打火機。

2012.4.3 她丢在便利店的糖紙被他撿到,連夜坐高鐵回深藍市,嵌進畫具庫的牆縫裡。"

貝殼盒底壓着一個用火漆封緘的信封,火漆印是一個打火機圖案。信封裡沒有信紙,隻有一張6月21日的高鐵票存根,座位号正是她今天乘坐的位置。存根背面用鋼筆寫着一行字,墨水被指尖的溫度暈開:"其實從你一年級轉學到南山市那天起,我每周都會用紅綢發帶跟畫具店老闆換深藍市的糖紙,等你把跨城的缺角拼成滿月。"

畫具庫的熒光棒月亮魚在夏夜裡劃出柔和的光軌,沂林将銀質胸針别在圍巾内側,年輪切片貼着皮膚,傳來微涼的暖意。她忽然擡頭,看見畫具庫西牆的月亮魚群中,有一條魚的尾鳍缺角形狀格外熟悉——那是沈翊老手表表盤上的月亮魚缺角,是柏紀榆所有胸針上的魚尾輪廓,也是她鉛筆盒裡所有糖紙缺角的集合體。

窗外的蟬鳴突然變得震耳欲聾,遠處傳來蛋糕推車的鈴铛聲,張大爺的吆喝穿透夜色:"最後一天啦!草莓蛋糕第二件半價!"吆喝聲裡裹着的甜香,與南山市便利店冰櫃前,柏紀榆舉着蛋糕時眼裡比跨城高鐵信号燈更亮的光,在深藍市老巷的夏夜裡交織、重疊,最終織成一片用時間刻度丈量的糖紙銀河。每一片缺角糖紙都藏着從幼兒園到五年級的秘密,每一道紅蠟筆痕迹都是跨城生長的星芒,而那個用打火機光就能照亮的約定,終于在蟬鳴不止的淩晨,拼成了完整的月亮魚,在畫具庫的熒光裡,漾起永不褪色的溫柔。

深海市的蟬鳴在老巷紅砂岩牆上撞出回聲時,沂林正用紅蠟筆在畫具庫的貝殼牆上填補最後一片糖紙。2012年的夏陽透過天窗,将熒光棒月亮魚的影子投在她手背,而沈翊遞來的玻璃罐裡,沉睡着柏紀榆從南山市寄來的第108片糖紙——缺角處用銀箔貼着"2012.7.5",正是她抵達深海市的第二天。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