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放學路上,沂林看見柏紀榆蹲在路邊,手裡捧着個洗得發白的玻璃罐。罐内側用白色粉筆塗着月亮魚,魚眼睛是兩枚撿來的紐扣,罐底鋪着洗幹淨的鵝卵石。"這樣你的月亮魚就有新家了",他看見她時笑,袖口沾着的粉筆灰和他昨天擦黑闆時蹭到的顔色相同。而她沒看見的是,他腳邊的塑料袋裡,除了廢報紙還有半塊幹面包——那是他今天的全部午餐。
周末的清晨,沂林在樓道信箱裡發現一封信。信封上畫着一條馱着月亮的魚,裡面是張手繪地圖:"從學校後門出去,第三棵老槐樹下埋着'月亮魚的寶藏'"。地圖邊緣用鉛筆标着精确的步數,紙張背面是他曾去發過傳單的快餐店廣告,邊角被反複折過,像是在褲兜裡揣了很久。
周一的科學課,沂林的實驗報告裡夾着一片貝殼。貝殼内側用鉛筆描着月亮魚的輪廓,旁邊寫着:"海邊撿的扇貝殼,老師說它的弧度最像月牙"。貝殼邊緣有被海水侵蝕的痕迹,卻被人用布擦得發亮,和他書包側袋裡裝着的、準備賣錢的廢貝殼不同。四班同學不知道,他為了撿這片貝殼,在海邊多等了半小時,錯過了回家吃飯的時間。
周二的黃昏,沂林路過四班教室,看見柏紀榆正在用粉筆畫牆報。他站在椅子上,校服裡層穿着她奶奶織的舊毛衣,卻把月亮魚的鱗片畫成了北鬥七星的排列。"這樣月亮魚就能跟着星星走了",他回頭時笑,手裡的粉筆灰落在頭發上,像撒了一把星星。而她沒看見的是,他腳邊的水桶裡,泡着她上周扔掉的畫廢圍裙,被他改造成了擦黑闆的抹布。
深夜,沂林按照地圖在老槐樹下挖到一個鐵盒。裡面裝着用玻璃瓶裝的熒光水,瓶蓋被鑽成小魚形狀的孔,旁邊放着一張紙條:"用美術課的熒光顔料調的水,倒在魚缸裡會發光。柏紀榆"。顔料瓶底沉着半管沒有标簽的顔料,和他美術課上用到最後一滴的熒光粉顔色相同。鐵盒内側刻着歪扭的字迹:"你的月亮魚不怕黑,因為我把星光裝進去了"。
此刻的四班教室裡,柏紀榆正把新收集的玻璃珠放進鐵盒。珠子裡凍着一張紙條:"今天你說我畫的牆報像真的星空",字條邊緣有淚痕。他的課桌抽屜深處,壓着一張揉皺的電影票根,是用撿廢品的錢買的《海底總動員》,座位号是相鄰的兩個數字,而票根背面用鉛筆寫着:"等攢夠錢,就帶沂林去看真正的海底世界"。他校服内袋裡藏着一個用易拉罐剪成的小魚吊墜,吊墜背面刻着:"沂林的月亮魚會發光",邊緣的劃痕和他每天在廢品站翻找時留下的傷口一樣深。
值日生關燈時,看見四班窗台上的玻璃罐裡,新放了一片用熒光顔料塗過的梧桐葉。葉片在黑暗中發出柔和的光,形狀像極了沂林畫的月亮魚尾巴,而罐底沉着的那枚鋁片小魚,此刻正被葉片的光照亮,魚眼睛處的藍色光斑,恰好投在走廊的地磚上——那裡有一個微小的凹痕,是上個月柏紀榆為幫沂林撿掉落的畫具,不小心用膝蓋撞出來的,如今在月光下,像一顆永遠不會熄滅的、屬于少年的溫柔印記。
新年鐘聲敲到第三下時,沂林在教學樓天台的風鈴聲裡找到柏紀榆。他背對着她,校服拉鍊拉得老高,露出的後頸紅通通的,手裡捏着個玻璃罐——罐口飄出的彩色亮片在月光下旋轉,像極了她畫的月亮魚甩動鱗片。"新年快樂!"她話音未落,就看見他慌忙把什麼東西往褲兜裡塞,指縫間閃過一點紅。
柏紀榆轉身時,玻璃罐裡的熒光水晃出細碎的漣漪。"給你的新年魚。"罐底沉着枚鋁片小魚,魚尾巴纏着的紅繩上系着顆糖紙折的星星,星星角上還沾着點膠水漬。"用元旦晚會扔的熒光棒泡的水,"他把罐子塞進她手裡,耳尖紅得像熟透的草莓,"這樣月亮魚遊過12點也不會怕黑。"她沒注意到,罐口的軟木塞被削成了月牙形狀,上面用鉛筆刻着歪扭的"Y",和他課桌抽屜深處那片刻着"L"的魚鱗标本,恰好能拼成一輪滿月。軟木塞縫隙裡還卡着半根藍毛線,是她上周織圍巾時掉的。
教室後門的新年牆報被彩燈映得發亮,柏紀榆畫的月亮魚戴着紅圍巾,魚嘴裡銜着的金色福字邊緣毛糙。沂林湊近看,發現福字是用紅卡紙剪的,邊緣有細密的鋸齒痕,和他昨天在手工課上用牙咬開膠帶時留下的齒印一模一樣。張萌拽着她的袖子指魚眼睛:"快看!是用你上周掉的紅玻璃珠鑲的!"而牆報右下角用金粉畫的小魚更隐秘——魚肚子上寫着極小的字:"沂林的新年願望會像魚鱗一樣,在風裡叮叮當當發光",那些金粉是他用三個攢了半個月的廢易拉罐,跟美術老師換來的半管顔料。金粉底下藏着片指甲蓋大的糖紙,是她去年送他的薄荷糖包裝。
新年放假前最後一天,沂林的書包側袋裡多了個用舊紅包縫的紙袋。裡面是艘用紅包殼折的月亮船,船舷貼着從巧克力包裝上剪下來的金箔小魚,船倉裡躺着顆用作業本紙包的水果糖。糖紙背面用鉛筆寫着:"食堂王阿姨給的新年糖,我挑了最甜的橘子味。柏紀榆",糖紙邊緣有明顯的褶皺,像是被人在手心攥了很久,而紙袋底部還沉着半塊硬面包——被小心地切成了小魚形狀,魚嘴處甚至還用牙簽戳了兩個透氣的小孔。面包袋角落有塊油漬,和他昨天幫廚時沾在圍裙上的食用油同色。
除夕當晚下起小雪,沂林裹着圍巾路過花壇時,看見柏紀榆蹲在結霜的泥地上。他正用凍得通紅的手指擺弄石子,拼出的月亮魚比往年見過的都大,魚尾巴精确地指向她家窗戶的方向。"這樣你的月亮魚遊過新年,一擡頭就能看見家。"他擡起頭笑,眼鏡片上蒙着白霧,缺了半顆的門牙漏着風,說話時呵出的白氣在路燈下變成小小的雲。她沒看見的是,他藏在袖子裡的手腕上,新添了道淺淺的紅痕,是下午幫隔壁李奶奶貼春聯時,被竹竿不小心打到的,此刻正用紅繩一圈圈纏得嚴嚴實實。紅繩末端系着個迷你紅包,裡面裝着她一年級掉的牙齒紀念盒碎片。
新年返校日的清晨,沂林打開課桌肚,發現裡面躺着個鐵盒。盒蓋用紅綢子纏着,裡面整整齊齊碼着十二片銀杏葉,每片葉子都标着月份,從九月開學到十二月跨年。她摸到最底下那片十二月的葉子,背面用鋼筆寫着:"新年第一天看見你戴紅圍巾,像小金魚跳進撒了糖霜的魚缸",字迹旁邊有塊淡淡的墨水暈染,像是筆尖在紙上停了太久。鐵盒内側用針刻着細密的魚鱗片紋路,和他每次做數學題時,鋼筆在草稿紙上留下的劃痕分毫不差。
此刻的四班教室裡,柏紀榆正把新折的紅包魚放進鐵盒。魚肚子裡塞着張字條:"今天沂林說我畫的新年魚眼睛會發亮",字條邊緣粘着幾粒金色亮片,是從她昨天掉落的發夾上撿的。他的課桌抽屜深處,壓着一張用透明膠帶粘好的日曆,2012年1月1日被紅筆圈了個圈,旁邊用鉛筆寫着:"明年要攢夠錢,給沂林買那種打開就有小魚投影的台燈"。校服内袋裡的易拉罐小魚吊墜,背面新刻了兩行字:"新年的月亮魚有兩顆星星/一顆給沂林,一顆給遊過的365天",吊墜邊緣的劃痕裡還嵌着點紅漆,是他昨晚偷偷用毛筆沾了春聯的顔料塗的。吊墜背面藏着極小的刻字:"魚尾巴朝右,是你在的方向"。
值日生關燈時,看見四班窗台上的玻璃罐裡,新放了一片用熒光顔料塗過的雪花。雪花在黑暗中發出柔和的紅光,形狀像極了沂林畫的月亮魚鱗片,而罐底沉着的那枚鋁片小魚,此刻正被雪花的光照亮,魚眼睛處的紅色光斑,恰好投在走廊地磚那個被柏紀榆用紅粉筆描過的凹痕上——那是去年冬天他為幫沂林撿畫具時膝蓋撞出的印記,如今在新年的月光下,像一顆裹着糖紙、落進時光裡的星星,正随着遠處傳來的新年歌聲,一閃一閃地晃着暖光。地磚縫隙裡還嵌着粒紅玻璃珠,是他今早偷偷粘上
去的,像給凹痕鑲了顆永遠發光的新年心。
遠處零星的爆竹聲撕碎了冬夜的寂靜,像撒在墨色絨布上的金屑,宣告着又一年的倉皇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