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剛爬上村委會的屋頂,李明就聽見院子裡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他放下手中的賬本,推開門,看見三個陌生面孔正在和張偉熱烈交談。
"李明,來得正好!"張偉招手示意,"這是省裡派來的第二批駐村幹部。"
為首的中年男子伸出手:"你好,我是趙志強,農業技術專家。"他身後站着兩個年輕人,一個戴着黑框眼鏡,一個紮着馬尾辮,都約莫二十五六歲的樣子。
"這是王磊,計算機專業碩士。"趙志強介紹道,"這位是林小雨,市場營銷專業。"
李明一一握手,心裡泛起一陣波瀾。這些人的專業背景,正是村子現在最需要的。
"聽說你是村裡的電商負責人?"林小雨笑着問,眼睛彎成月牙,"我們帶了些新設備,或許能幫上忙。"
王磊推了推眼鏡:"省裡特别批了一套智慧農業監測系統,可以實時分析土壤和作物狀況。"
李明眼前一亮,但随即又有些忐忑。這些新技術,他能駕馭得了嗎?
"别擔心,"趙志強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我們會手把手教大家。"
接下來的日子,村子像注入了新鮮血液。王磊整天泡在電商服務站,調試新系統;林小雨走訪各家各戶,記錄農産品特點;趙志強則帶着幾個村民,在田間地頭安裝傳感器。
"這玩意兒真神了!"老李頭蹲在地頭,盯着手機屏幕上的數據啧啧稱奇,"連土壤缺啥肥都知道。"
李明站在一旁,看着屏幕上跳動的數字曲線,突然意識到自己知識的匮乏。晚上,他敲開了王磊的房門。
"能教我編程嗎?"李明開門見山,"我想真正弄懂這些系統。"
王磊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當然可以,不過得從基礎開始。"
從此,每天晚飯後,村委會的燈光總是亮到深夜。李明如饑似渴地學習着,從最簡單的代碼開始,一點一點啃着那些陌生的專業術語。
"你學得真快。"一周後,王磊驚訝地說,"比我帶的本科生強多了。"
李明揉了揉發酸的眼睛:"村裡需要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