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莫客氣,大人快請進。”楊轶摸着胡子大笑道。
*
阿布贊随楊轶進城後,被領至一座宅院,雖說在泾州城内大戰了兩個月,但泾洲城有些宅子還是保護得挺得體的,沒有被戰争所摧毀。
宅内的擺設簡單,并且宅院頗大,阿布贊在宅内遊走時感慨到,看來李将軍這人還挺清廉的,宅内并未有過奢侈之面,用的物什均和普通人家無一二緻。
跟随楊轶走至廊沿的拐角處,阿贊布忽聽到有女子嬉戲的聲音,女子聲音甚是動聽,仿佛黃莺戲曲般。心想宅内居然還有女子,依聲可辨美醜,這笑聲這麼甜美,定是個美人吧,或許應是李大人的愛妾。正欲尋聲望去,楊轶卻回頭向阿贊布關心提醒道:“大人,這裡有道石坎,當心。”阿布贊随機看向前邊卻又一道小石坎,跟着楊轶穿過兩個圓形石門後,楊轶便停至在一布滿竹子的院内。
這院子裡竹影斑駁,卵石鋪路,蒼苔點點,綠意淺淺。“将軍吐蕃使者已到!”,楊轶朝屋内喊道。
“讓使者進來吧”,從屋内傳來了低沉渾厚的男人聲音。
“阿布贊大人請吧!吾家将軍已恭賀多時”,楊轶向其擡手示意道。
望着這黑烏木門,阿布贊内心突然些許惶恐,因為馬上就要見位傳說中的将軍了。
或許是太過緊張的緣故,阿布贊都不知道自己如何打開這扇門的。
推開這扇門,阿布贊看到一位俊美的男人端坐在太師椅子上,男人身玄青色(黑色)的長袍,領口袖口都鑲繡着銀絲邊流雲紋的滾邊,腰間束着一條青色祥雲寬邊錦帶,烏黑發束起以鑲碧銀冠固定着,修長的身體挺的筆直,整個人豐神俊朗中又透着與生俱來的高貴,如皇族般讓人覺得高不可攀。今天見着了這位少年将軍,阿布贊算是明白了什麼叫美人在骨不在皮,在這位将軍的身上,容貌與氣質相輔相成,完美配合。他長相周正,額頭飽滿,鼻骨高挺,鼻骨與額頭完美的過渡顯現出貴族的氣質。這一切給予了他威嚴之氣。而微微上揚的丹鳳眼,底部留白的瞳孔又給予了這位将軍一種陰郁孤傲之氣。流暢的下颌線,圓中帶方的下巴使整個臉顯得大方端莊。容顔裡完全融合了他特有的清冷疏離、威嚴大氣。
不知何時對上李清紹深邃的眼睛,隻看一眼,阿布贊便移開眼,不敢直視其眼睛。阿布贊立即向其跪拜道:“吐蕃使者阿布贊拜見将軍。”
“起來吧,不必多禮。”男人雄渾的嗓音說道。
阿布贊聽從指令起身,在男人的示意下坐于男人斜對面的交椅上。“小人奉王上命令,與将軍詳談戰和協議...”見男人沒有要打斷的意思,便繼續說道。“王上雖年輕,但天生仁心,是一位勤政愛民的仁德之君,王上見吐蕃與大漢在泾川線上鬥争數十年之久,從吐蕃占領十餘座城池再到大漢收回被占領的城池,雙方間的城池與疆土如今也算是恢複到了開戰之時,十年間,傷亡數幾百萬士兵,黎明百姓傷亡數十幾萬人,軍饷、武器制備的白銀達千萬兩黃金白銀,雙方持久的交戰,最終使兩國均損失慘重,百姓們受苦受難,何不如兩國拟戰和條約,約定以泾州為界,十年内雙方休養生息,互不侵犯。”
長篇大論的叙述完契約内容後,阿布贊長舒一口氣,戰戰兢兢的望向李紹清,但視線仍是不敢與李紹清的目光交彙,把目光隻能垂向低處,阿布贊心裡也沒譜,畢竟以大漢現有的國力,傾盡全力來與吐蕃一戰,還是有六分勝算的。雙方焦灼點在于兩國掌握最高權力之人的行事風格,若大漢皇上喜戰,那恐怕吐蕃将在以後至少十年内得不到任何發展,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于應對與大漢的戰争上。
阿布贊心裡數着拍子,一拍,兩拍,三拍...就在數至五拍時,這位将軍發話了,“李某正是奉皇上命令,皇上有意于兩國邊境戰和,互不侵犯,如今吐蕃王上也表明了戰和的心意,你且回去向吐蕃王上複命:大漢同意戰和,以泾州為界,十年内兩國休養生息,互不侵犯。擇一良辰吉日,于孔酮廟将兩國戰俘交換,并簽署戰和契約!”
聽到李紹清的回複,阿布贊高興地仿佛在做夢,雙手抱拳回道:“好,謝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