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執念究竟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這是席檐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他仔細回想了一遍自己的人生,發現自己似乎沒什麼執念,如果非要說的話,就是一定要考上個好大學出人頭地,這樣才不會被人戳着脊梁骨罵。
但是讓他感悟最深的,就是祁庭在有全部記憶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了九十九次要複仇,而現在,是他堅持的第一百次。
席檐曾經聽一個老人說,人有執念不是一件好事,當人生都被執念占據後,一旦執念消失,人也就散了。
于是他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克制的辦法,就是想辦法滿足一點點。畢竟物極必反,如果什麼都不要,那将來一定會報複性補償,所以每次隻滿足一點點就好了。
或許也是這一點點,将他的欲望喂的越發龐大。但是好在隻是欲望,而不是執念。
可是和他相反的是祁庭。
祁庭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欲望,他隻有一個想要複仇的執念,并且這個執念貫穿了他的大半人生,從他七歲生日當天開始。
對。
祁庭的父母死亡都是在祁庭七歲生日的時候。
在第九十九次任務失敗後,席檐回想着祁庭最後和他說的那句太巧了,覺得這裡面一定有古怪,于是他跑去找了穿書局管理這個部門的部長,部長最開始是不願意告訴他的,但是說出事實,席檐會放棄任務。
是席檐說:“如果你不告訴我,我就默認裡面有隐情,我會想辦法幫他的。”
部長不知道是無奈還是怎麼樣,他重重歎了一口氣,問:“你就那麼喜歡他,喜歡到要不辨是非嗎?”
“所有關于祁庭的負面标簽都是你們告訴我的。”
席檐的語氣并不沖動,相反他十分平靜,因為這是他很早就深思熟慮過的:“可是在我和他相處的這段期間裡,他和你們說的不一樣,我更願意相信我親身接觸的人。”
在穿書局裡,穿書者喜歡上自己的任務對象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當然也有好的結果,可大部分都是不好的結果。尤其是祁庭所在的這個世界裡,部長見多識廣,一眼就知道兩人絕對不可能有好結果的。但是席檐沒有在賭氣,部長知道,所以就讓他格外的糾結,因為說不說結果都一樣。
于是部長想了好久好久,最終還是決定把小說裡沒有被描述的劇情告訴席檐,然後道:“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想要派人去拯救他的原因,他是個好孩子,他不應該活在仇恨裡。”
席檐接受完全部的信息後,突然對自己最開始時候試圖阻止祁庭複仇而感到愧疚,憑什麼呢?
憑什麼祁庭想要好好活下去,就必須放棄仇恨,憑什麼那些做壞事的人就能穩穩的活下去。
部長隻是說:“這不一樣。”
席檐不知道不一樣在哪裡,他隻知道,作者利用他的傷痛把他僞裝成一個蔑視法律、帶着輕蔑意味的古早霸總,卻又隐藏了他的傷疤,這對他來說何其殘忍。
他是活生生的一個人啊。
可是席檐什麼都沒有說,隻是對部長說:“對不起,我還是堅持我剛才的想法,我會想辦法讓他完成複仇心願的。”
盡管這樣的事屢屢出現,部長還是忍不住語重心長的問:“你真的考慮好了嗎?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了,如果失敗,你就再沒有辦法回到你原來的世界裡。你一點兒都不在乎嗎?”
席檐對部長的再三勸告很是感激,但是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我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個孤兒,生活在什麼世界裡對我來說沒什麼不同,有我沒我,對那個世界也沒什麼區别,但是我留在這裡,至少可以完成他的心願。”
席檐說:“在車禍沒有發生之前,我以為我的人生就隻有報恩和工作兩件事,但是他的出現,讓我知道,或許我的人生中還存在愛。”
愛就是這麼一個神奇的東西。
它總能讓人放棄一切,隻為奔向一個未知的未來。
可是恨也可以。
祁庭仇恨的種子在他七歲生日的那一天種下,從那一天開始,他的人生就隻剩下複仇一件事。所以腦海中幻想了無數次的話語,終于在第二十年得以宣讀。
——我實名舉報,王棟殺死我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