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西沉,暮色漸濃。
宮燈次第亮起,将紫禁城的重重殿宇勾勒出威嚴而孤寂的輪廓,康熙派人過去坤甯宮遞了個話,他們去甯壽宮用晚膳,不必留飯。
承祜下午睡過了,眼下正精神着,康熙本來想叫梁九功抱着,看着孩子眼巴巴的樣子,又決定自己抱了。
“阿瑪,禮物。”承祜在他懷裡扭了一下,不忘提醒他。
康熙原先抱着孩子就想走,被他提醒了一下,轉頭招來乾清宮另一個大太監魏珠讓他去準備好,送到甯壽宮去。
梁九功比較機靈,日常都是跟着他的,魏珠為人沉穩,通常留在乾清宮辦事,今日本該由梁九功準備禮物,但是下午承祜在睡覺,他要召見大臣,就把梁九功留在偏殿了。
甯壽宮。
此處比乾清宮更添了幾分莊重與歲月的沉澱,太皇太後博爾濟吉特氏端坐于暖炕之上,眉眼間是曆經三朝的睿智與沉靜,前年承祜出生後,她就将小佛堂移到了偏殿,怕煙火味太重,傷着孩子。
康熙帶着承祜進來請安,打破了殿内原有的甯谧。
“孫兒給皇祖母請安。”
“承祜,給烏庫,媽媽請安。”承祜像模像樣地跟在康熙身後行禮,奶聲奶氣,惹得太皇太後臉上漾開了慈祥的笑意。
“快起來,都到哀家跟前來。”太皇太後招手,目光落在承祜紅撲撲的小臉上,滿是欣慰,“承祜看着又結實了些,好,好啊。”
她把承祜抱起來,枯糙的雙手摸了摸承祜,她已經許久不帶護甲了,承祜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她手指上的薄繭。
她轉向康熙,語氣帶着關切,“皇帝瞧着氣色也好了些,這些日子,苦了你了。”
宮中接連喪子,她也是有幾分猜測的,太醫說的大概是真的,皇帝那時候年紀尚小,身子未長成,可為了争權,為了證明自己已經成人,寵幸嫔妃是必不可少的。
康熙微微低頭,在太皇太後下首坐下:“勞皇祖母挂心。有承祜在身邊鬧騰,倒也能分散些心神。”
他目光掃視殿内,問道:“皇祖母,常甯家的長女可是睡下了?”
“還未呢。”太皇太後朝旁邊的嬷嬷示意,“去把格格抱來給皇上和大阿哥瞧瞧。”
轉頭又吩咐蘇沫兒先上晚膳,她摸了摸承祜的肚子,雖然知道孩子在乾清宮不會餓着,但她還是不可避免的擔心。
不一會兒,嬷嬷抱着常甯家的長女進來了。
小女孩穿了一身天青色的小襖,粉雕玉琢,一雙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圍,承祜聽康熙說她還不到一歲。
他從太皇太後懷裡探出頭,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小女孩,康熙看着兩個孩子,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妹妹?”承祜先伸出手試探。
“咿呀!”小女孩揮了揮小手。
奶嬷嬷緊張的看着孩子,生怕孩子扭動。
逗弄了一會兒,小女孩明顯困倦了,太皇太後瞧着了,吩咐奶嬷嬷把她抱了下去。
晚膳很快上來,太皇太後看着康熙親自為她布上幾塊軟爛的羊肉和奶豆腐,眼中笑意更深。
她拿起銀箸,示意道:“皇帝自己快用吧,在哀家這兒,不必拘這些禮。”
太皇太後來自科爾沁草原,平日裡飯食多吃肉,這一桌子承祜能吃的不多,蘇沫兒單獨給他蒸了碗肉蛋羹。
承祜坐在甯壽宮給他專門打造的軟凳上,慢慢自己吃着,他常來甯壽宮,也不用人專門喂。
太皇太後看着他吃飯總是心裡舒坦的,漢人講究過午不食,她卻不守這些規定,玄烨從小也是養在她膝下的,多吃肉蛋奶和米飯,才能有勁,她樂意看着孩子吃飯,況且承祜是個聰慧的,心裡有數,也沒叫她看到過孩子吃撐的樣子。
他吃得高興,小腿在凳子下輕輕晃悠,偶爾看到康熙望過來,便咧開嘴笑,露出幾顆小米牙,蛋羹的油光沾在嘴角,顯得憨态可掬。
太皇太後看着重孫的吃相,胃口似乎也好了不少。
她夾起一塊康熙布來的牛肉,慢慢吃着,目光在康熙略顯清減的臉龐上停留片刻,溫聲道:“承祜這孩子,是個有福氣的。有他在你身邊鬧着,哀家瞧着,你眉間的郁氣也散了些。”
康熙聞言,看向吃得正歡的兒子,眼神柔和:“是。這孩子……赤子之心,最是熨帖。”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了些,“前些日子,是孫兒不孝,讓皇祖母憂心了。”
“淨說這些胡話。”太皇太後也歎了口氣,“隻要你好好的,玄烨,孩子以後還會有的,哀家憂心算什麼?最苦的是你。那些個孩子……都是沒福分的。好在承祜康健,這便是祖宗保佑,大清的福氣。”
她頓了頓,說:“承祜這些日子養在乾清宮,哀家瞧着精神了許多,你心裡對他可是有章程?”
她還是有些心軟了,這個孩子長得像福臨,又自小承歡她膝下,如今說的好聽是皇帝親自教養,可孩子才一歲多,又能教養出什麼呢?
赫舍裡氏那麼聰慧的姑娘又怎麼會看不出?慧極必傷,她怕這個孫子日後失去了才懂得後悔。
康熙放下手中的筷子,沉默着不說話,倘若對孩子沒有一絲一毫的感情,那他這一部确實是一個帝王的明确之舉。
可人心都是肉長的,這些時候他帶着孩子,時常被這小小一團的孩子氣着鬧着,儀芳從前與他一起走過風風雨雨,如今朝中逐漸穩定,她也不貪功、不越權,認認真真的履行一個皇後的責任。
于公于私,她和承祜都沒有對不起他的,偏偏他走了一步錯棋,拿孩子威脅一個母親。
這讓他後知後覺的不想面對儀芳。
“日後再說吧。”康熙有些逃避這個話題。
“莫要教自己後悔。”太皇太後歎了口氣,她如今已經對福臨的事情釋懷了些,所以對承祜的感情更加坦然,她前些日子也向赫舍裡氏透了點底,皇帝不能低頭,隻能委屈赫舍裡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