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我最喜歡‘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因為……”
“因為,我從中解讀到了戍邊将士們當初離家從軍,楊柳依依輕輕搖曳。如今戍邊結束,返回家鄉的時候,雨雪紛紛揚揚,落滿了山野。漫漫路途!饑渴惆怅,除非切身體會,否則沒有人能真正讀懂他們的真實心境。”
她倒真是個可塑之才。
老院長點點頭,本來想着要刁難她一番,有了主子的吩咐,招收她也确實是闆上釘釘的事情。
不過現在她倒很令他吃驚。
他說:“很好,姜滿小娘子,恭喜你被我院錄取,請于四日後前來學院報道。對了……”
老院長在自己的袖子裡翻出來看了看,随後遞給了面前站着的姜滿。
見她不解,他解釋道:“此物是我黑白學院的信物,用它進出學院,護學人不會阻攔你。此物用料珍貴,若是丢了需要學子們自己掏錢補采。”
“是。”姜滿回答了一聲以後,視線落到了自己手中。
她那雙雪白的手中,放了一支黑色流蘇,中間竟然是一塊鹌鹑蛋大小的扁圓玉塊,不過這塊玉竟然是一邊是白色,另一邊缺是黑色。
兩種色塊中間挨着的部分,竟然是一股渺渺如雲霧一般交合在一起。實在精美非常。
老院長簡單交代了幾句,姜滿就請辭離開了。
未免過于順利,姜滿心想。
返回的路上,她一直在琢磨剛才的事情,想要找出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忽然,姜滿的感覺自己的肩膀被重重一按,接着耳邊就響起了這樣的聲音:
“嘿。小娘子……”
是個男聲。
姜滿側過臉一看,果然西門大官人。
第一次這麼湊近看一個人,此人容貌俊秀,窄長的臉型,一雙風流的狐狸眼狹長無比,甚至流轉間都閃流轉着風流輕佻的光彩。
就像狐狸一樣,風流魅惑。
姜滿真的覺得,魅惑用來稱呼一個男子,竟然是如此的貼切。
她實在不習慣跟一個輕佻風流的男子靠的太近,于是她突然塌下自己被按壓的那隻肩膀,然後以極快的速度躲避開了男人想要重新覆蓋上來的右手。
她臉龐上的警惕,讓面前的男人氣笑了。
怎麼,難道不久之前,還對他拱手道謝的人不是她嗎?
他極其熟稔地走上前,手裡的那把扇子被彈開扇了扇。
“西門大官人……”姜滿不想跟他多糾纏,心中很是反感行為如此輕佻的男子。
然而她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面前的人舒朗的笑聲打斷了。
笑完了以後,他也絲毫不覺得尴尬冷場,反而興緻勃勃地對她道:“你是姜小娘子吧。”
到底之前人家還給她打抱不平來着,姜滿便點點頭,補充一下一句:“咱們之前見過。”
見他疑惑的蹙眉,姜滿說:“不久前在桃源縣衙的門口,據說你帶着莺莺閣的娘子們前去桃聘請畫師來作美人圖……”
西門大官人顯然也是回憶起那一回的尴尬事,讪讪一笑。
“既然沒什麼事……”姜滿又想開溜。
“有事,有事。姜小娘子留步。”西門大官人連忙攔住了姜滿的去路。
面對着姜滿充滿疑惑的神情,西門大官人咳嗽兩聲,道:“姜小娘子,你前兩天路過荒野,是否救了人?”
姜滿嘴角忍不住抽動倆下,荒……荒野?
也不是荒野吧,江南從來都是富庶繁華的魚米之鄉。
前朝文人騷客曾有詞雲:‘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1】。這位被稱作‘有井水處有柳詞’的詞人極盡所能描繪出了江南繁華之境。
據說,這位前朝詞人的詩句流傳到西北方,曾令西北方的匈奴之主十分欣賞,甚至對他詞句中描繪的‘江南’更是心向往之。
姜滿把問題像蹴鞠球一樣踢回去:“是又怎樣?不是又怎樣?”
面前的男人見她态度忽然變得強硬,他立時就知道她這是誤會了。
男人立即對她拱手彎腰行了個大禮,道:“據府中下人來報,是姜小娘子救了我母親,小娘子對我母親的活命之恩,我定銘記在心,永世不忘。”
竟然這樣有緣!姜滿覺得自己的兩隻眼睛的眼皮狠狠一跳。
左眼跳财,右眼跳災。
兩隻眼睛一個賽一個跳得快,不知是福是禍?
保險起見,她試探道:“其實不是什麼大事,佛家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不過是盡了一個凡人的能力。還是令堂福大命大。”
姜滿到底不是真的十五六的小姑娘,她前世做過汲汲營營的生意人,也在充斥着勾心鬥角的王府裡生活了十餘年。
看待一件事情,總是不會再那樣單純了。
男人沒想到這個看起來有些木讷的小女郎,說起話來,簡直跟泥鳅一樣滑不留手。
但二人剛見面,到底不适宜再加深壞印象了。
男人後退一步,搖晃兩下手中的扇子道:“我叫西門流雪,以後咱們可就是同窗好友了,姜小娘子千萬不要客氣。當然也不要再叫我西門大官人了,多生分。”
姜滿聽了這話,心中腹诽反問:不生分?難道咱兩多熟稔嗎?
當然這話說出來得罪人,生意人最會的就是在人群之間斡旋,然後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點。
她笑了笑,道:“那是自然,西門……兄。”
二人一起下山,期間一起虛與委蛇說了會話。
途中姜滿身體不累,當時心累得很,她感覺得到這個西門流雪一直在套她的話,偏偏應對起來也是十分滑溜。
終于分别了。
姜滿回去的時候,是日落時分,她站在山角遠處往後看,山見雲霧飄渺,其間古木參天,恍如隔世經年。
這以後就是她要念書的地方了。
姜滿下定決心做了個決定。
【1】文中提及的這位詞人正是柳永,詞借用了他的《望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