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她眼底的星軌 > 第23章 哥本哈根的拼圖

第23章 哥本哈根的拼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哥本哈根的風裹挾着北海的鹹味,吹亂了溫翎的頭發。她站在克裡斯欽港社區的活動中心門口,調整相機背帶,看着面前五顔六色的自行車和牆上巨大的塗鴉——一條微笑的鲸魚在混凝土牆上遊弋。

"他們遲到了。"俞瑾言看了看手表,眼鏡片上反射着北歐特有的清冷陽光。

正當他準備再次撥打電話時,一陣急促的自行車鈴聲傳來。三個戴着頭盔的年輕人急刹在他們面前,最前面的金發女孩跳下車,臉頰因為騎行而泛紅:

"抱歉!社區會議拖得太久了。我是艾瑪,這位是奧利和薩拉——不,不是倫敦的那個薩拉,"她看到俞瑾言驚訝的表情,笑着補充,"在丹麥,每三個女孩就有一個叫薩拉的。"

新薩拉是個亞裔混血,安靜地遞給他們兩杯裝在保溫杯裡的熱巧克力;奧利則有一頭火焰般的紅發,背着一個裝滿工具的帆布包。

"我們先帶你們看看場地,"艾瑪推着自行車走在前面,"然後讨論項目細節。社區投票決定,這次的主題是'拼圖'。"

克裡斯欽港是個特殊的社區——上世紀70年代,一群嬉皮士和藝術家占領了這片廢棄軍事區,逐漸将其改造成一個自治社區。如今雖然已被合法化,但仍保持着強烈的集體決策傳統和藝術氛圍。

活動中心由舊倉庫改造而成,内部空間開闊,陽光透過高窗灑落在木地闆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牆上那幅巨大的拼圖壁畫——由數百塊小畫闆組成,每塊都是不同居民的作品。

"每年我們都會重新拼一次,"奧利解釋道,"新成員加入,老成員離開...拼圖會跟着變化。"

溫翎立刻被這個概念吸引了。她繞着壁畫走動,拍下細節——有的畫闆是精細的風景,有的是抽象色塊,還有的隻是潦草的文字或手印。

"這就是我們的項目,"艾瑪宣布,"'缺失的拼圖'——邀請社區居民講述他們生命中失去或尋找的那一塊。"

俞瑾言已經打開筆記本:"每個人對'缺失'的定義不同——可能是移民失去的故鄉,青少年失去的純真,甚至是社區失去的某個角落..."

"或者從未擁有過的東西,"薩拉輕聲補充,"比如我,永遠不知道我的越南父親長什麼樣。"

一陣短暫的沉默後,溫翎問道:"你們希望我們怎麼參與?"

"用你們的專長,"艾瑪說,"記錄這些故事,然後幫我們創造一個互動裝置,讓參觀者也能成為拼圖的一部分。"

午餐是在社區公共廚房吃的——素食炖菜和黑麥面包,由幾位退休居民準備。溫翎注意到牆上貼滿了手寫食譜和注意事項:"請清理自己用過的餐具","周三晚上是集體編織時間","兒童藝術班需要更多志願者"...這種緊密的社區聯系讓她想起裡斯本的阿爾法瑪,卻又帶着北歐特有的秩序感。

下午,他們被介紹給更多社區居民:退休的木匠埃裡克願意教他們制作拼圖畫闆;來自格陵蘭的移民母女想分享極地傳說;年輕的變性藝術家卡斯珀則提議做一個關于"身份拼圖"的表演...

"我們需要一個系統,"回到臨時住處後,俞瑾言開始在白闆上畫流程圖,"文字記錄、音頻采訪、影像拍攝同步進行,然後整合到互動裝置中。"

溫翎翻看着今天拍攝的照片,突然有了靈感:"如果每個故事都對應一塊物理拼圖呢?參觀者可以觸摸、組合,甚至帶走一塊,留下自己的故事作為交換。"

"然後定期将新收集的故事補充進去,"俞瑾言接上她的思路,"形成一個永遠在生長的拼圖。"

第二天清晨,他們帶着這個構想回到活動中心,立刻得到了艾瑪團隊的贊同。奧利從倉庫裡找出大量廢棄木闆,埃裡克開始教他們基礎木工技巧;薩拉則設計了一個簡單的錄音系統,方便居民錄制自己的"拼圖故事"。

溫翎負責拍攝肖像,但她想打破常規的證件照模式。在社區空地上,她搭建了一個簡易攝影棚,背景是那幅巨大的拼圖壁畫。每位參與者都可以選擇一塊最能代表自己的畫闆作為背景,講述與之相關的故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