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她眼底的星軌 > 第23章 哥本哈根的拼圖

第23章 哥本哈根的拼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一個參與者是社區最年長的居民英格,她選了畫着玫瑰的一塊:"這是我女兒的作品,她二十年前搬去了瑞典,很少回來。"老人撫摸畫闆的動作輕柔得像在觸碰女兒的臉頰。

接下來是紅頭發的奧利,他站在一塊純藍色的畫闆前:"這是我爸爸畫的,他去年去世了。藍色是他眼睛的顔色。"

每個故事都像一塊獨特的拼圖,逐漸在他們腦海中構建出這個社區的完整圖景——有失去,有尋找,有不完整的遺憾,也有意外收獲的驚喜。

下午茶時間,社區孩子們圍坐在溫翎身邊,好奇地看着她的相機。最小的女孩麗克突然問:"我能拍一張我的拼圖嗎?"

溫翎欣然同意,教孩子們使用一次性相機。麗克認真地對準自己的運動鞋:"這是我爸爸買給我的,他和我媽媽離婚了,但這雙鞋讓我記得他愛我。"

這句話像閃電般擊中了溫翎。她突然明白,這個項目最打動人心的不是那些宏大的叙事,而是這些微小卻真實的個人碎片——就像莉娜的蛋撻,瑪利亞奶奶的法多,倫敦薩拉的壁畫...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拼圖"方式。

晚上,俞瑾言帶回一個意外的消息:"艾瑪說,社區下周要舉辦年度'拼圖之夜',希望我們的項目能成為重頭戲。"

這意味着他們隻有七天時間完成初步裝置。溫翎連夜篩選照片,俞瑾言則整理錄音文稿。淩晨三點,當他們筋疲力盡地倒在沙發上時,窗外飄起了哥本哈根的第一場雪。

"記得倫敦倉庫開幕那天嗎?"俞瑾言突然問,"當時我們以為那是最艱難的部分。"

溫翎笑了:"然後裡斯本給了我們蛋撻和法多,現在又是拼圖...每個地方都帶來意想不到的禮物。"

雪越下越大,覆蓋了社區的彩色屋頂和自行車道。但活動中心裡依然溫暖明亮,居民們自發前來幫忙——有人打磨畫闆,有人整理故事卡片,孩子們則用彩筆繪制新的拼圖碎片。

開幕前夜,裝置終于完成。中央是一面可旋轉的拼圖牆,每塊木闆背面都印有肖像照片,正面則是居民繪制的圖案,中間嵌着二維碼,掃碼可以聽到對應的故事錄音。周圍散落着空白的畫闆和錄音設備,邀請參觀者添加自己的"拼圖"。

"它像活的一樣,"艾瑪驚歎道,"永遠在變化,永遠不完整——就像我們的生活。"

開幕式吸引了比預期多得多的人群。不僅社區居民全體出席,連哥本哈根市政府的文化官員和媒體也來了。溫翎忙着引導參觀者,俞瑾言則解答着各種專業問題。最令人驚喜的是,薩拉——那個不知道自己父親長相的混血女孩——在空白畫闆上畫了一幅想象中的父親肖像。

"現在這是我的拼圖了,"她羞澀地解釋,"即使永遠找不到那塊缺失的,我也可以自己創造一塊。"

活動持續到深夜。當最後一位參觀者離開,溫翎和俞瑾言精疲力竭地坐在拼圖牆前,看着這個由無數個體故事組成的集體作品。月光透過高窗,在木地闆上投下幾何形狀的光影。

"三個城市,三個完全不同的項目,"溫翎輕聲說,"但核心是一樣的——讓人們看見彼此。"

俞瑾言點點頭,伸手旋轉拼圖牆。木闆轉動時發出輕微的咔嗒聲,像一把鑰匙正在打開無數扇門。

"下一站是哪裡?"他問,雖然他們都知道答案會自然浮現——就像倫敦的倉庫,裡斯本的鵝黃房子,哥本哈根的拼圖牆一樣。邊界實驗室的旅程沒有預設的路線圖,隻有不斷發現的"缺失拼圖"和将它們重新組合的新方式。

窗外,雪又開始下了,輕柔地覆蓋着這個充滿故事的社區。而在活動中心裡,那面拼圖牆靜靜等待着明天的陽光和新的故事——就像他們一樣,永遠在尋找下一塊缺失的拼圖。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