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她眼底的星軌 > 第22章 蛋撻與法多

第22章 蛋撻與法多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正當他們低聲讨論時,手機突然響起。是倫敦實驗室的薩拉發來的視頻請求。屏幕那頭的倉庫裡,一群年輕人正圍着一個巨大的葡萄牙風格蛋撻模型忙碌着。

"聽說你們在裡斯本找到寶藏了!"薩拉興奮地說,"我們想做個聯動展覽——倫敦這邊展示移民帶來的食物變遷,配上你們的傳統食譜故事。"

視頻背景中,馬庫斯舉起一塊牌子,上面寫着"味道無國界"。溫翎和俞瑾言相視一笑——這正是"邊界實驗室"創立的初衷,不同據點間自然而然的靈感交流。

挂斷電話後,俞瑾言突然說:"我們需要一個本地策展人,最好是既了解傳統又懂當代藝術表達的。"

溫翎的目光落在熟睡的莉娜身上:"也許不需要走太遠就能找到。"

第二天清晨,他們向社區協會提出了這個想法。會長是位精幹的 middle-aged woman,聽完立刻拍桌:"索菲亞!她剛從裡斯本藝術學院畢業,論文就是關于阿爾法瑪的文化記憶。"

索菲亞比想象中年輕,一頭卷曲的黑發,說話時手勢豐富。她翻看溫翎拍攝的照片,不時發出驚歎:"這張光線...天啊,你們抓住了阿爾法瑪的靈魂!"

三人很快達成共識:展覽将分為"味覺記憶"、"聲音痕迹"和"圖像回聲"三個部分,分别在鵝黃房子、社區中心和法多酒館舉行。索菲亞負責聯系本地藝術家和音樂人,溫翎和俞瑾言則繼續收集素材。

接下來的日子像一場文化深潛。溫翎跟随漁夫出海,記錄最傳統的捕魚方法;俞瑾言參加法多排練,整理歌詞中的曆史隐喻;莉娜則帶着錄音筆采訪街坊鄰居,收集關于食物、音樂和變遷的私人記憶。

每天晚上,鵝黃房子的燈光都亮到很晚。溫翎篩選照片,俞瑾言撰寫說明文字,索菲亞設計展覽動線。莉娜常常趴在沙發上睡着了,手裡還抓着第二天要用的采訪清單。

一個雨天的下午,當他們在整理瑪利亞奶奶提供的照片時,溫翎發現了一張特别的合影——年輕的卡瓦霍先生站在一艘漁船前,身邊是個戴眼鏡的亞裔男子。

"啊!"莉娜驚叫,"那是林爺爺!"

經過仔細辨認和多方求證,一個驚人的聯系浮出水面:卡瓦霍先生年輕時曾與一位中國水手共事,那人正是林教授的祖父,上世紀30年代短暫停留裡斯本。這段被遺忘的友誼,通過"邊界實驗室"的項目意外重見天日。

"世界比我們想象的小,"俞瑾言在給林教授的視頻通話中說,"而記憶比我們想象的更長久。"

屏幕那頭的林教授罕見地情緒激動:"我祖父的日記裡确實提到過裡斯本和一位葡萄牙朋友...但從未想到能有這樣的重逢。"

這個意外發現為展覽增添了最動人的一筆。溫翎連夜沖洗出那張老照片,準備作為整個展覽的起點——一個關于邊界、記憶和意外連接的故事。

開幕前夜,阿爾法瑪下了一場急雨。溫翎站在鵝黃房子的窗前,看着雨水在石子路上彙成細流。俞瑾言走到她身旁,手裡拿着剛裝裱好的展覽序言:

"在味道與旋律之間,在曆史與當下之間,在裡斯本與倫敦之間——記憶為我們搭建無形的橋梁。"

溫翎靠在他肩上,聽着雨聲和遠處隐約的法多吉他。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