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地心歸途 > 第31章 以金為契

第31章 以金為契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兩月裡,安陽皇宮局勢逐漸平穩,廢太子逼宮未遂一事好像早已讓人抛之腦後,近日來,朝堂也一片祥和,二皇子治理有道,開張聖聽,獎罰有度,得到一緻好評。

而遠在燕州的三皇子楊瑞京的消息也不斷傳入朝堂之上,那會兒剛進入十一月,安陽城正值一年中最缺水幹旱的季節,但皇城曆年如此,各執政處早早就開始預防,今年也不例外,與往年沒有太大的出入。

但三皇子楊瑞京上奏治理燕州沙暴的折子一再被耽擱,不知在太尉的權威下被壓了多少回,用的就是安陽皇城遭遇幹旱,無力支援的荒唐理由。

而三皇子楊瑞京的事迹一傳入安陽,民間大多卻都是贊歎之詞,之前很多人對三皇子楊瑞京了解甚微,甚至很多大臣連模樣都未曾見過,而今衆口皆碑,人人稱贊,這位三皇子楊瑞京便從百姓的口中生生活了出來,除了當下在燕州治理沙暴、鑿井的事,還更有人傳出,當年三皇子楊瑞京有一片赤子之心,救了一位身受重傷的武林高手,那位武林高手恢複以後,在民間除暴安良、劫富濟貧,以報三皇子楊瑞京的救命之恩。

短短三月不到,人人一提起三皇子楊瑞京,就不得不加以贊歎,就連朝中也有人不少支持他的聲音。

太尉黃慨歇當日扣下折子隻是想為難一二,結果一來二去就給忘了,本是無心之失卻造成現在的局面,他有不可推卸之責,現在不僅民意如此,聖意也更明确,對三皇子不得不加官封爵一事,有心無力。

至此,三皇子楊瑞京竟與二皇子楊睿玥平起平坐,兩人年歲相差無幾,一人拜太傅袁仲柏,一人拜太尉,都是朝中的左膀右臂。論政績,各有千秋。論學問,三皇子楊瑞京自小在上書房,二皇子楊睿玥十四歲才回宮,三皇子自當略勝一籌。

“民間流傳,老臣以為不足為信。”黃慨歇下了早朝,就直奔承淵殿,早朝宣讀封三皇子楊瑞京,為祈王的旨意時,就見楊睿玥憂心如焚,這位二皇子有勇有謀,就是太過喜怒形于色,沖動易怒,黃太尉也隻得循循善誘而引之。

“父皇都說是民意難違,黃太尉你還在混淆視聽!”可他那裡還聽得進去勸誡之言,心中的怒火,憋屈正愁無處發洩。見黃太尉一來殿中,也沒給什麼好臉色。

“殿下,稍安勿躁。今日種種看來,我們早已落入别人的圈套之中,恐怕三皇子複出,是為奪嫡一事。我們自當要另作打算啊殿下!”

“什麼打算!你不是說隻要我做出成績,父皇便會立本殿下為太子嗎!現在又多出一個祈王與我争奪!我豈能坐視不理!”

兩人在承淵殿吵了好半晌,才得出這麼一個結論,其實自流言一出,二皇子楊睿玥便察覺有些不對勁,之前有人言舉三皇子出燕州一事,他還以為是大臣們故意推脫而順水推舟而已,心裡還萬般慶幸,燕州那是什麼地方,就算能活着回來,也指定會脫層皮。然而沒想到……

可現在悔不當初再無任何意義,不如重振旗鼓,嚴陣以待才是上策。

而聖人言,得天時地利人和者得天下。

就在三皇子回朝的前幾日,皇帝身體逐漸恢複,現已能早朝。

朝中一半歡喜一半憂,喜的是皇帝身體恢複康健,定能萬歲萬萬歲。憂的則是失去代理朝政之權,再無伸展拳腳之地。

早朝後,花小滿攜領一道聖旨健步如飛趕往雲光殿,和骞聽了傳達早早候在門口,神色如常。

花小滿老遠看見和骞就歡天喜地的連連賀喜,這道聖旨大意為,和骞藏匿私信一事查無此證,解除禁足令。皇帝感念皇族血脈稀少,特許他可随意出入皇宮,定居安陽城。

私信一事本來就是和骞自導自演,空穴來風,不管派去多少人也查不出什麼來,就算找人作假,可已死之人的筆迹,除了當朝那幾位老臣,就連皇帝都沒人看過,若真想以造假私信來給他定罪,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現在哪還有人上趕着與前朝之事有牽扯?所以禁足令解除是遲早的事。

但這次事件,也給了皇帝一個警醒。天高皇帝遠,隻有人在自己眼皮底下,才不會泛起波浪來。

和骞向花小滿道了謝,花小滿拿了一袋子賞銀心滿意足地離開雲光殿,和骞往回走了幾步,便聽見虎嘯一大嗓門在不遠處喊道:“恭喜王爺,賀喜王爺!”

“同喜。還要多謝虎将軍這幾日的關懷,來日定将登門拜訪,向虎将軍親自緻謝。”和骞知道他是有意為之,如今這局面也早已是預料之中,就想揶揄他一番。現在羽林軍還沒撤,不能讓人看出他們的關系,于是恭敬地回了這麼一句。

不過聽和骞一本正經,倒是把虎嘯本人給驚吓住了,他等侍衛撤走,院子裡剩下他們兩人,連忙輕聲道:“王爺,場面話場面話,别放心上,啊。”

和骞伸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道:“屋裡說。”

花小滿來宣讀聖旨時,和骞正要用早飯,今日還是自給自足,一鍋清粥,蒸了一屜小肉包,外加一碗豆腐青菜湯。

和骞給虎嘯盛了一碗粥遞到他面前,問道:“那旨意是你請的?”

虎嘯端着就喝了一大口,他經常為了趕早朝來不及吃早飯,早已饑腸辘辘。他一口一個包子,囫囵吞棗般:“沒有,我隻是将你教給我的話如實禀告。聽這意思,是要将你軟禁在這安陽城裡,還要随叫随到?”

軟禁二字,對和骞來說倒是耳熟聞詳。他倒影在碗中的眼裡閃過一絲厭惡,抿了一口豆腐湯,淺笑道:“禁足和軟禁如今與我也沒什麼分别。”

虎嘯将軍剛把最後一個包子扔進嘴裡便察覺自己說錯了話,突然就忘記了咀嚼,他生生地将包子噎了下去,然後喝了口粥順了順嗓子。用似有似無的語氣道:“再忍忍吧,快了。”

他不敢安慰得太明顯,因為那道口子早已結疤。安慰的話一出口,那道口子便會重新撕開。

“我倒無妨,我這一出去,着急的人多得是。”和骞看着他被噎,又給他盛了碗粥。“最近楊睿玥在做什麼。”

“在明康府,沒出來過,聽探子來報,之前開府時他要甄選一位謀士,報名者甚多有一百來位,這幾日在府中挑着呢。想必,今日就會出結果。”虎嘯将軍答道。

和骞之前确實沒聽他提起過,挑着眉道:“謀士?”

“嗯,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之前事務繁多,一時我也忘了告訴你。怎麼?這事有蹊跷?”虎嘯問。

聽他這一說,也大概猜出來了些,曆來想入朝為官參加科舉是有士之人必經之途,但科舉制度嚴格,且層層遞進,科舉失利也是常有的事。但很多人研問究學,也不一定是非要争個頭銜,最終都是擇其良主,揮其自身所學,如鲲鵬能展翅遨遊。

所以在王宮貴族裡就興起了選謀士一說。

和骞思慮片刻,看向虎嘯,道:“蹊跷倒是沒有。以他現在的實力,三皇子卻是差得太遠。自廢太子一事後,朝廷原來支持太傅袁仲柏的勢力逐漸往二皇子一方傾斜。而他一直以來又有太尉作為親師教導,現在朝中大半也都傾向于他。但三皇子此次治理沙暴有功,被封祈王,不日就要抵達安陽,他若想要扳回一局,肯定會趁着這個關頭,做點什麼。所以才着急要現在選出這個謀士。”

一聽這裡頭果真有事,虎嘯将軍瞬間來了興趣,他睜大眼睛問道:“你這麼一說,倒還真是。他要做什麼?”

誰知和骞隻道了三個字:“不知道。”

“那我們怎麼辦?”虎嘯又抓着問。

和骞還是回答:“不知道。”

“你真不知道?那三皇子那兒,我們怎麼幫?”

“不幫。”

“不幫?”

“不僅不幫,還要助二皇子一臂之力。”

虎嘯将軍都快懷疑,是不是聖旨一下把他放出來,和骞就先臨陣倒戈了。不過他對于和骞跟楊睿玥水火不容的關系,倒是不會懷疑。他隻好道:“你這…我是真聽不懂了。”

和骞看虎嘯将軍一時垂頭喪氣,終于也讓他逮着機會場面話了一回,忍俊不禁道:“虎将軍,快過年了,可有想好怎麼過?”

“怎麼過?年年過年都忙得要死,不是邊塞有戰報就是各地上報有要案。我很久沒有安心過一回好年了。”虎嘯見話題轉移到了别處,一提到過年,誰不是高高興興的?他悶頭悶腦又給自己盛了一碗豆腐湯,青菜已經被和骞吃光了。

“虎将軍都這麼想,難道皇上不是這麼期許的嗎?”和骞似笑非笑地看向他。

“所以…?”

和骞見他呼之欲出想要猜上幾分,立馬打斷了他的話,然後看着他碗裡的豆腐道:“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虎将軍,心急可吃不了肉豆腐!”

虎嘯将軍恍然大悟,哈哈哈笑起來。

不僅是他自己,連皇帝也經常向他抱怨,每到過年下面的人就不安生,不是這裡出了事就是那裡有幺蛾子,連家宴都要趕着時間。

“話說,你怎麼光吃青菜…”虎嘯又去碗裡撸了幾下,沒有撈到小菜。

“你都把包子吃光了,我不吃别的我吃什麼…”和骞指着那屜空了的蒸籠道。

“哈哈哈哈哈…心急也吃不了肉包子…”虎嘯一看到那屜包子就想起剛才被噎住的情形,忽然覺得嗓子有些疼,他尴尬一笑。

十二月中旬,正值寒冬臘月,明康府邸,靜谷園一早升起了火爐,丫鬟玲兒将窗戶微開一絲透氣,昨夜大雪,窗外一片銀裝素裹,竹枝負雪,早已不堪其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