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西沉時,楚霏才與文瑾坐車出宮,等慢悠悠回了長公主府時,天色已全黑了。
好在大祁朝如今的宵禁令是在亥初三刻①,暮鼓敲響後便禁止在街上走動,她們此時到家并不算遲。
“殿下,今日宮中派人送來許多布匹、珠寶,奴婢已讓人分類登記造冊,稍後拿來給殿下過目。”剛到内外院交接的院門處,就有文瑾身邊的一個管事丫頭迎上來,一邊跟着同行一邊回禀道。
“嗯,知道了!”文瑾應了一聲,看向被丫頭抱着的楚霏,因下午在宮裡小睡了會兒,此時倒還有精神,“元元直接回房休息吧,你皇舅舅給的那些東西,我看過後就派人送到你那兒去。”
“好,娘親早些休息。”楚霏乖巧應了,便由着丫頭抱去自己的院子。
第二日一早,在楚霏起身梳洗後,文瑾身邊的大宮女芳菲就帶人擡着不少箱籠過來了,時間掐得極好,正是她收拾好準備傳早膳的時候。
“郡主金安,昨日宮中送來不少賞賜,晚間殿下過目後挑出了不少,命奴婢送來給郡主。”芳菲模樣秀氣,身量瘦高,比較特别的是,一笑起來就露出兩個酒窩,看着極為和氣。
楚霏看了眼身邊的侍女:“平安,你帶人看着入庫吧!”
“是,郡主。”平安應聲,請了芳菲出門,又叫了守在門外的兩個小丫頭,去庫房那邊整理了。
這叫平安的丫頭,是個年約十三四歲、略有些嬰兒肥的少女,也是她借原身醒來後見到的第一人,與另一個叫如意的十二三歲少女,是她身邊的兩個大丫頭,此外,她身邊還有四個二等丫頭、六個三等丫頭、兩個粗使嬷嬷,作為大祁有爵位和封邑的郡主,這還是因她年幼的低配規格。
等她成年出嫁後,有了自己的郡主府,還會配首領太監、管事嬷嬷、長史等具有品級的屬官,以及按制撥給的侍衛十五名,廚房、針線、莊戶等則人數不等。
楚霏從原身記憶裡翻了翻,發現以前她還有乳母的,後來被公主娘親給打發了,且因她時常病危,所以從一開始就是公主娘親在親自照顧,故而沒有再添嬷嬷。
待芳菲和平安将那些箱籠物品入庫後,楚霏已用過了早膳,恰好和芳菲一起去文瑾寝殿請安。
母女倆說了會話,就到辰正②時分了,楚霏與母親告退,去了府中前院。給王太醫安排的屋舍就在前院,先前一遇到她病危,王太醫就得在長公主府守到她好轉,為了方便,文瑾就給他分了個小院居住,天長日久的,這裡不僅成了王太醫的起居之處,還添設了藥房,有長公主府近七成的藥材及所有的醫典。
如今既然要學醫,以這裡為學堂正好,一來免得王太醫頻繁出入内院,二來不必另外再設一個藥材、醫典皆備的地方,着實便利得很。
“郡主來了?今日可有不适?”王太醫早就等着了,天蒙蒙亮的時候,他就自家中乘車趕來了,想來日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要如此了。
不過,比起郡主病危時就得在長公主府提心吊膽住上數日,如今這般早起趕來授課、下午便可歸家,自然還是如今更好了。
“弟子拜見師父,師父早安。”楚霏執弟子禮問安,起身後回道,“今日并無不适,卯正③起身、辰初用膳,用了兩塊紅豆蒸米糕、一碟小菜、一小碗碧梗米粥,步行與母親請安後,便來師父處就學了。”
王太醫捋着胡子含笑傾聽,因常在長公主府用膳,他自然清楚她說得早膳份量如何、從她的院落到長公主寝殿距離長短,所以心裡很快估算出了她的早膳用量和運動量,滿意地笑着點點頭。
“郡主還年幼,日常飲食樣多量少最好,每餐七分飽足矣,若是不耐餓,大可一日四餐,但切莫貪多,免得積食難以克化。”
“是,師父。”楚霏乖巧應了,她身邊跟着的如意更是連連點頭,将這話記得真真的。
“那咱們就開始授課?”王太醫征詢一聲,轉身走向書案,取了張寫了字的紙遞過來,“郡主,這是老臣所列的書目,郡主從今日起可依次閱讀,旁邊的書齋中都有。”
楚霏接過來從頭看到尾,發現這書目還挺多,即便走馬觀花地看,怕也需要個把月,看來大祁現有的醫學典籍還挺多的。
“先前老臣考較過郡主,郡主對藥理十分熟稔,已有不錯的基礎,那老臣就不浪費時間贅述了,今日起老臣先從‘八綱’④講起吧,想來郡主應看過相關的醫典了,隻是理解未必通達。”
楚霏放下書單,擡頭認真看着王太醫,如意則機靈地退出去,不多時便從旁邊的書齋尋了相關的書籍來,悄悄放在她面前的書案上。
王太醫停頓了一下,贊許地沖如意點點頭,楚霏亦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