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懷尚答完,又将話頭扯回到曲臻身上。
“臻兒姑娘家中,可有兄弟姊妹?”
“家兄大我三歲,眼下已在夢州等着了。”
能聊到哥哥曲恒,正是曲臻求之不得的,她想,若徐懷尚得知自己在夢州有親人相候,今後若要同行,對她也會客氣些。
“那令尊的生意,此後也該交由令兄接手?”
曲臻停下腳步,目光深長,似笑非笑。
她問,“為何倒不能是我?”
徐懷尚聞言輕笑兩聲,“是徐某見識淺了,隻是這女子行商賈之事,确實不算常見。”
“雖是不常見,但世道總歸要靠人來改變。”
曲氏本為農戶,而今能榮升書香門第,全靠曲伯康一人在夢州十年如一日的打拼,而她身為曲家嫡女,又為何不能?
然而,曲臻嘴上不饒人,心裡卻清楚的很——父親之所以願将書坊交由她打理,不過是因為自己有個“不争氣”的兒子。
彼時,鹿嶺山北曲徑通幽,林中唯有鳥鳴窸窣。
倏地,遠處隐約傳來一陣馬嘶,曲臻擡頭望去,不知那聲音是否隻是錯覺,腳步卻下意識加快了。
曲臻與哥哥曲恒相差三歲,年少時,曲恒一度将母親之死怪罪在妹妹身上,平日也與父親曲伯康一樣,鮮少親近曲臻。
但畢竟手足同源,曲恒與曲臻的喜好雖是大相徑庭,但在追尋所愛之事上,卻有着如出一轍的偏執。
年少時,曲臻若在私塾生事、或因貪讀誤了女紅,曲恒便會掏出戒尺敲打她的手心。
每每受罰,曲臻就算被打得皮開肉綻也依舊悶不吭聲,但如若曲恒弄丢她的書、或是不經準許便碰了她的馬,比他矮上一頭的曲臻就會變成一頭發瘋的野豬,滿院追着他拳打腳踢。
曲府管家常說,九子母神定是在送子時搞錯了順序,颠倒了曲恒與曲臻的性别,才叫這兩個孩子的性子與嗜好如此有悖倫常。
曲臻身為女子,卻偏好詩文騎術。
而曲恒雖貴為曲家長子,平素卻不喜舞文弄墨,反而偏愛紡織、沉迷布藝。
曲臻自小貪讀偷騎,沒少遭到管家與先生訓斥,便也學會推己及人,格外尊重哥哥的嗜好。
逢年過節,有意與曲氏通婚的少年郎們常會登門送上名貴的布匹錦緞,曲臻不稀罕,便将其丢到曲恒門前,任他裁剪設計。
曲恒确有一雙巧手,那些平庸的布料落到他手裡,不出半月便化作松煙入墨的直裰、玄花刻絲的錦袍、亦或寒江竹影的長衣。
曲恒擔心偷學布藝之事被父親發覺,隻能偷偷将做好的衣物拿去當掉,幾日後,見隔壁的公子将其穿在身上,他隻當默不作聲移開視線,當中的苦悶隻有曲臻理解。
也是自那時起,曲臻時常在撲鼻的紙墨香氣中醒來,開門見到地上摞成小山的書冊畫本時,便知曲恒來過。
即便如此,倔性子的曲家兄妹倆依舊看不對眼,除卻這種不謀而合的互相成全,每每于府中相逢,權将對方視作空氣,招呼都不打一個。
十四歲那年,曲臻痛失愛馬雷音,躲在房裡哭了整整三日。
那一年,她時常跑到埋葬雷音的山頭,望着遠方禦馬馳騁的騎手與緩緩落下的夕陽,一坐就是整日。
曲恒不善言辭,隻是偷偷跑去私塾為曲臻請了個長假,順道一一婉拒求娶的人家,還捧回一大摞書堆到曲臻門口。
次年冬天,他敲響了曲臻的門,将一張紙條遞到她面前。
“父親留給我的,一首命題中調。”曲恒低着頭,悶聲道:“我不會,你來寫吧,幾日後贈你份大禮。”
曲恒說罷将紙頭丢給她,轉身離開了。
曲恒走後,曲臻将紙筆呈于燈下,不出一個時辰便寫成一首七十字雙調,她将那首詞塞進曲恒門縫,轉眼的功夫就抛擲腦後。
三日後,曲臻一覺醒來,發覺門前多了一張紙,上面是曲恒的字迹:
“後院馬廄,聊表謝意。”
看到馬廄二字,曲臻的眼睛亮起來,她來不及梳洗,踩上鞋子踏過積雪直奔後院。
推開門,晨光直射進正前方的馬棚,一匹威風凜凜的白馬轉過頭來,眸似漆珠,鬃若銀星,額頭上還有塊朱紅色的圓點,周身沐浴在冬日豔陽下,恍若天神下凡......
許久以後,曲臻将手顫顫巍巍探向白馬的前額,後者微微颔首,迎上曲臻的手掌。
掌心傳來溫熱,曲臻咯咯笑起來,鼻涕眼淚一齊在臉上橫流,轉眼間便被冷風凍作白霜。
那一刻,她決定将白馬取名為“木棉”。
木是溫柔的,棉是純白的,而木棉花是紅色的,那也是與它初遇時,曲臻心底的顔色。
那一刻,她決定将白馬取名為“木棉”。
木是溫柔的,棉是純白的,而木棉花是紅色的,那也是與它初遇時,曲臻心底的顔色。
......
又一陣急促的馬嘶叫曲臻心頭一顫,飄遠的思緒瞬間被扯回。
馬兒的叫聲本是低沉悠長,曲臻很清楚,它們隻在感受到死亡的威脅時,才會發出這種短促而尖銳的哀鳴。
她加快腳步,一路狂奔向前,很快便看到了前方不遠處那三個滿身泥漿的身影......
“少爺,放手吧!這樣下去......唔......咱們三個都要死在這兒啦!”
眼下,阿楚半個大腿已沒入泥坑,他被夾在杜連城和蘇震中間,一手抓着缰繩末端,一手死死鉗住蘇震的胳膊,正對着半身已陷入泥潭的杜連城大聲嚎叫。
在他身後,蘇震咬緊牙關,背對着阿楚的身體由于體力不支不住顫抖着,他雙腿不斷發力,企圖拖着兩人一馬擺脫泥沼,但很快,他大叫一聲,整個人被向後拖去……
“用力啊!你們兩個廢物!”
眼看着脖子即将被泥沼淹沒,杜連城扯着嗓子大叫一聲,雙手卻依然死抓着缰繩不放,而那隻大半身已被淹沒的棕紅色駿馬,仍舊嘶叫着在泥沼中奮力掙紮,卻隻能越陷越深......
徐懷尚看見身前的曲臻沖了出去,腳下好似生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