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記憶特别真切可念,是因為它是最初的人生體驗,帶着某種特殊的味道。但人生就是一個棋盤,你在這裡迂回一下,可能就在别處蓄積了能量。“晨曦接着說:“你是什麼樣的人,終究會遇見一個怎樣的人,永遠對愛情抱有希望,永遠不要覺得自己等不來一個對的人。對的人在一起,彼此疼愛,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的走,浪費時間慢慢變老。孝潔和我們終究不是一個世界。“
晨曦頓了頓:“好的婚姻可以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但如果你想任性,那就學會承受,能承受後果才可以任性。”
平安望着晨曦,努力讓自己不再流淚:“你知道嗎?我一直不願意碰她,是我讓她對彼此的未來失去了最後的希望。我沒有給到她一個家的承諾。晨曦,相信自己,你一定會遇到一個男生,他會把你捧到手心裡,日出日落,每日疼愛。其實上帝為每隻笨鳥都準備了一根矮樹枝。但真的不是我,其實是我配不上你。”
晨曦輕聲說:“有些故事不必讀完,就像有些人不必重逢。”
此刻平安終于讀懂她眼裡的慈悲——那是一個早早看穿結局的人,對困在迷局中的靈魂最後的寬宥。
平安知道内心的悲傷将永不消逝,傷口可以愈合,但疤痕永在,他應該坦然選擇與自己妥協,應該努力學會背負痛苦前行。
于是乎後來,平安也就一直有了想去法國看看的願望,這成了内心的一個心結,就像一顆種子埋在了春天的土壤。
平安在曆經了這樣一場情感的波折後也終于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是從青春的懵懂走向成熟,從年少的狂熱走向從容。時間在贈予我們青蔥無知的同時,也必定把經曆的碩果随手相贈,人身而在世,無論如何排解,炙熱的内心卻也還是常常無處安放的。
但平安另外又想來:可這不就是人生嘛,就是我們永遠願意去緬懷的年少青春嗎?
因此,無論是孝潔之于平安,還是平安之于晨曦,
“也許你曾是我今生的遺憾,但我始終感謝你來過我的青春”。
這句話,平安始終覺得是他們三人彼此間情感的最好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