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的行程已經預定好是劍橋大學,前一天的牛津大學讓南朱他們感受到英國最高等、最古老學院的氣派。來到劍橋,元源覺得劍橋大學——宛如皇家般優雅,相比牛津濃重古樸,詩情畫意的氣氛撲面而來,景色很美,建築也更偏向暖色,特别是“撐篙”經過時,在暖陽的照耀下的,金黃色國王學院呈現出濃重學霸氛圍。
南朱他們到米爾碼頭專門租賃了一艘小艇出行,徜徉在劍河岸邊,曆史悠久的百年學府和經典建築俯仰皆是,高大精美的校舍、莊嚴肅穆的教堂和爬滿青藤的紅磚住宅矗立在滿城的綠樹紅花間,翠色蔥茏,古意盎然。讓南朱他們都忍不住想起那首“再别康橋”。
南朱他們還專門來到牛頓那棵蘋果樹前,瞻仰這顆結出了非凡的果實的非凡植物。
有了前一天和尹奧的交流經驗,這一天元源開始主動在劍橋大學的學院内找人交流。有個很熱情的英國小夥艾伯特告訴元源:“實驗室研究價值非凡,但過程确也枯燥。隻有真的熱愛,才能在學術研究中耐得住寂寞。”
“為什麼要登山,因為山就在那裡。”熱衷戶外運動的韓國留學生淺淺一笑,和元源解讀自己主動出國留學的動力:“有時候,選擇這個方向,不是因為身邊的人都在這麼做,或者是别人告訴我們應該這麼做。而是我們花費了時間去思考,去探索我們自己——我們的興趣、天賦和潛力,讓我們有勇氣選擇這一條充滿未知的道路。想要什麼,主動跳起來拿。”
成長的過程也許不光是學業的精進,更需要認知自我,激發潛能。
第四天西赫想去觀看巨石陣,難得西赫提次要求,元源很開心,就這樣第四天的行程定為巨石陣。
據說巨石陣建立于公源前2000年前(距今4300年),一直完好保存,巍然屹立存在至今。幾百年來科學家不斷對巨石陣進行研究,但是其用途和建造過程至今仍然是個謎。巨石陣在英國人的心目中,這是一個神聖的地方。
南朱他們站在巨石陣的旁邊,隻有一個感覺,就是自己太渺小了,仰望着有8米高的不可思議的巨石,南朱他們心裡的震撼不言而喻。
西赫說:“ 不管這個巨石陣為何而建,從何而來,隻要這個巨大的石建築群位矗立在這個空曠的原野上,就這一點足以震撼人心。”
第五天南朱他們來到了大家都想參觀的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建于1753年,藏品主要是英國于18世紀至19世紀英國對外擴張中得來,其中不少是僅存的珍本,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大英博物館位于倫敦中心,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希臘複興式建築 ,十分壯觀。
南朱他們首要的參觀地當然是大英博物館的33号展廳,這是個專門陳列中國文物的永久性展廳,與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和印度展廳一樣是該博物館僅有的幾個國别展廳之一。該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别,一言以蔽之,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國曆史上各個文化登峰造極的國寶在這裡皆可見到,且可謂門類齊全,美不勝收。
元源在中國文物的展廳一件一件的展品慢慢觀看,南朱想起帶要上小學四年級的元源去南京博物館參觀,那時候的元源,小小年紀已經讀了很多書,對南朱講起來博物館裡的恐龍化石,的種類、時代、發現地址已經頭頭是道,給南朱一個大大的驚喜。
現在的元源已經可以給南朱講解《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是尚能見到的中國最早專業畫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一直是曆代宮廷收藏的珍品。世界上隻剩兩幅摹本,其一為宋人臨摹,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筆意色彩皆非上品,都比不上他們現在看的這件摹本。
元源給南朱他們繼續講到:“這件摹本本為清宮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藏在圓明園中。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軍大尉基勇從中國獲得并攜往國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館以25英鎊的價格收藏 ,成為該館最重要的東方文物,稱之為“鎮館之寶”毫不為過。”
南朱誇贊元源說:“大寶,有你在咱們都不用花錢請講解人員了。”
這時候元四正可不忘誇贊一下自己培養的好:“都是我從小給他買了各種書籍,才能培養出,這麼博學多才的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