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朱趕緊恭維道:“對,小家夥,都是你培養出來的。”
西赫也跟着附和道:“是啊,姐夫是老師,教育孩子是行家。”
其他精品還有“北宗”之祖、唐代畫家李思訓的《青綠山水圖》、五代江南畫派代表人物巨然的《茂林疊嶂圖》、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範寬的《攜琴訪友圖》、北宋著名畫家李公麟的《華岩變相圖》、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轼的《墨竹圖》。元源剛開始還能表情平靜的在這裡講解,很快元源就看到文物就滿眼淚光。
南朱他們也心情暗淡,不知道,其他國家的人,他們看到專門陳列自己國家文物的永久性展廳在英國是什麼感受,反正中國人看到後會想起那段恥辱的曆史。
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國寶級敦煌畫卷及經卷多以萬計,除了四幅絹畫及一尊木佛外,其他藏品在中國廳内卻難覓蹤迹。那段曆史中的中國一定滿目瘡痍,那段曆史中的中國人民一定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大英博物館過了沉重的一天後,剩下在英國的一周時光,都由元四正做主,一家人除了尋找美食就是待在大英圖書館看書。
毫不誇張地說,來大英圖書館讀過書的讀者,影響了整個人類曆史。聽聽這些閃亮的名字:孫中山、卡爾·馬克思、奧斯卡·王爾德、甘地、拉迪亞德·吉蔔林、西赫·奧威爾、蕭伯納、馬克·吐溫、列甯、弗吉尼亞·伍爾夫、阿蒂爾·蘭波、阿瑟·柯南·道爾……
而元源知道有這麼多影響力巨大的人曾經坐在他坐的地方博覽群書之後,感到無比榮耀,同時元四正這種天生愛書的人已經被大英圖書館深厚的底蘊和魅力深深折服,元四正的媽媽,元源的奶奶曾經誇贊過自己的兒子:“四正從小就喜歡看書,小時候的理想就是在書店上班。”
南朱想起元源奶奶的話,不忘打趣自己的老公:“四正哥,要不您留下來,在這個圖書館拖地怎麼樣?”
四正瞪了一眼笑的壞壞的妻子,繼續埋頭苦讀。
大英圖書館還内藏中國珍貴文獻和古籍6萬多種,其中有中國波羅蜜佛經最早版本,及甲骨片、竹簡、刻本古書、敦煌藏經和地圖。
大英圖書館最珍貴的無價之寶,一定是那些影響世界的經典作品的原作、手稿,你在世界上其它地方根本沒幾乎見到。比如:簡·奧斯丁的寫作台;夏洛蒂·勃朗特的親筆信;最早的聖經印刷品——古騰堡聖經;達·芬奇的手稿;來自世界頂級作曲家貝多芬、肖邦、德彪西、莫紮特、亨德爾的樂譜原稿,你甚至能看到作曲家們備注修改的痕迹……
英國之旅結束,南朱一路上都在回味紳士品格。這麼充滿紳士品格,充滿貴族精神的一個國家,擁有世界上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擁有世界上創造性、資源性、高效率的圖書館;擁有至今有大概 130 枚諾貝爾獎。
雖然南朱隻是一個普通老百姓,沒有那麼高的政治層面和曆史視覺,但是她依然覺得,一個國家的強大,肯定是有可取之處的,一個國家的落後,肯定是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南朱一家人,回國途中,都還沉浸在英國的觸動裡,根本就沒有想到,家裡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