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琴琅下意識地往旁邊瞥了一眼。
少年的臉上,之前被他劃出來的傷口愈合得差不多了,仔細看才能看出來有一條白道子。大大小小的青紫淤痕全消,繃帶在孟逢殃換衣服的時候,一并給脫了下來。
雪色的衣袂在涼風中輕輕飄揚,襯得整個人濯濯如春日幼柳。
恰巧,孟逢殃正用手背輕輕撥開一枝垂落在面頰旁邊的竹枝。
擡眼見琴琅打量着自己,臉色看起來很涼,微微一怔,露出一個溫溫柔柔的笑容:“師尊?”
“無事,你走你的。”
彼此對視了一瞬,還是琴琅率先頂不住,咳了一聲,移開視線。
不得不誇,股票打小就是個美人胚子!雖然目前年紀小,五官都還沒長開,一雙绀青色的眼瞳卻是如一汪沉靜潭水一樣,讓人見了很難不挪開目光。
難怪修道界最毒舌的《青玄月旦評》,也會在文中不吝言辭,對着他的眼睛大誇特誇。
平心而論,四支股票各有各的風姿韻味,偏偏孟逢殃在書裡書外的人氣都很高。書外的人氣投票排行,次次名列前茅。
這一點,既離不開作者對他那雙可以攝魂奪魄的眼睛的大肆描寫,也脫不開他本身的人設魅力——在主角受面前,他就是一個年上釣系謎語人。
顔值高、地位高(有錢)、武力值高,家庭破碎據說童年凄慘,這不是妥妥地把buff疊滿,疊出來了一個救贖系美強慘。
更何況,他平時跟主角受就是隻談星星談月亮,小手都沒帶讓人多碰幾下,對主角受想要拯救他的話語欲拒還迎……
簡直是,把讀者們的征服欲拉爆表好嗎!
所以,《登天途》還沒有完結之前,就已經有一大批的讀者在評論區裡頭蹦跶,親切地把他喊作“正宮娘娘”。
當然,“正宮娘娘”以後會展現給主角受看的青春傷痛,離不開接下來的這段劇情。
在前傳裡,孟齊靖不知道是從哪裡聽來的傳聞,說,孟逢殃會替人解讀聃文。
衆所周知,要想看懂一部外國小說的真正含義,最好的辦法不是去對比各種翻譯版本,而是去看它的母語原著。
而要想理解道法心經,也是同一個道理:聃文原版最佳,師長給的翻譯版其次,坊間兜售的手抄本最差。
之前也有提到過,聃文很難,普通人看不懂。想要翻譯的好,達到“信”、“達”、“雅”的程度,天賦、出身、和名師教導,缺一不可。
換成普通的入門級心法、道書還好說,也就幾句話,問問别人或者是自己參悟個幾天,都能看懂。
要知道,境界越往上升級,适配的道書字數就越多,幾千打底——這就好比現代人學英語,四級要求的詞彙量是4500,等到了六級,要求的詞彙量就增加到了5500,更不用說再往上的專四和專八了。
然而,那些由聃文撰寫而成的道文經典,都放置在了藏書閣中。配套的翻譯稿,卻有一大部分掌握在了孟家管事們的手裡頭。
普通的子弟要想獲得,就必須出錢購買。
通常情況下,一筆巨款——放到洛京城,那就是能夠讓一家五口的人一個月都不用再愁吃喝的數字——才能換得一部高等級的雙語手抄本。
孟齊靖競升速度快,練氣期待了沒多久,就升到了築基,現在朝着融合期沖刺,正是缺道書加經驗的時候。
他先前在練氣道書上花了一大筆錢,哪怕母族再怎麼富裕,給他的零花錢也是有規定額度的,所以孟齊靖就跑去當面質問孟逢殃是否真的有這麼一回事。
毫無疑問,從他口中獲得了一個拒絕了的回答。
再加上,之前期中考試的成績公布出來以後,衆人都發現,要不是孟逢殃的修為還停留在煉氣期沒有進步過,名次早早就遠超了孟齊靖。
孟齊靖被這麼一個公認的“廢物”當衆下了面子。
又是氣惱,又是嫉妒,一時間,新仇舊恨交織。
先找上幾個人,要給他使絆子。明面上是子弟間的互幫互助、相互切磋,實際上是拖延時間,讓孟逢殃晚些回去。
自己則是領着手底下的一衆跟班狗腿,跑到他的屋舍裡搜刮翻譯出來的書稿,以及翻找記錄着捷徑竅門的紙張。
當天下午,因為沒有了琴琅的顯形維護,一幫人在孟逢殃的屋舍裡又砸又鬧,還把香囊丢到屋外臭水溝裡踩了幾腳。等孟逢殃匆忙趕回來時,還狠狠地奚落了他一番。
甚至覺得還不夠解恨,把秦家親戚喊過來跟孟逢殃扯皮——問題就出現在了這裡。
孟家在洛京是何等地位?
秦氏族人又是何等地位?
不過是個潑皮破落戶,在孟家人眼中還不如花園中負責鑽土的蚯蚓,哪裡能忍受得了他們破壞家規,肆意在孟家進出。
一般的仙家宗門,怎麼着都會有個護山大陣,或者是其他名字的防禦陣,隻有佩戴了通行證,才能自由進出。
孟家也不例外,守備更嚴,花大價錢從三大宗之一、以擅長煉器著名的太呂宗購得了一副陣法圖。可以追蹤那些沒有通行證進入孟家的人,察看他們的路線軌迹。
幾個管事在這一查之下,發現事情了不得了!
孟逢殃,那個被他們集體忽視了的廢材小透明,居然在暗地裡替人解讀聃文!
這一舉動,在衆管事們看來,絕對是虎口奪食、斷人财路!
隻不過,倒賣聃文這個事情本來就不怎麼光彩,他們不好直接出手為難。
好在孟齊靖的行為是瞌睡來了遞枕頭,于是他們大開後門,放秦家人進來喧嚷鬧事,鬧得越大越好,最好是能引起舍管的注意力。
再着,借那個話語權僅次于孟家主母的舍管之手,依照家規責問孟逢殃,廢了他,除掉這個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