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槐唇角翹了翹,眼裡的欣喜藏也藏不住。
第二天一大早,趙家人都起來忙碌了。
如今草莓醬的營生,是趙春芳帶着小兄妹倆做,趙老太太和張桂花跟在沈甯身邊學着做豆腐皮。
趙槐去城裡送貨,順便回來時在鎮上買糧。
剩下的趙樹得留下幫着磨黃豆,畢竟這是個力氣活,還是得家裡的男人來幹。
用水泡了一夜的黃豆,泡的軟軟的,沈甯跟趙老太太一起把桶裡的黃豆倒入石磨中,然後教趙樹開始把黃豆磨漿。
時辰差不多後,過濾出的豆渣可以喂雞鴨,接着把磨好的生豆漿上鍋煮,熟了後出鍋放院裡自然降溫冷卻。
沈甯加了點鹵水,開始點漿,沒一會兒煮熟的豆漿就變成了軟軟彈彈的豆花,她給家裡人一人舀了一碗,又簡單做了點調味汁,有鹹口的也有甜口的,讓他們愛吃什麼口味的自己調。
一碗熱騰騰的豆腐腦下肚,就當早飯了,吃完幹活渾身都是勁。
剩下的豆花沈甯一點點倒入了魏大叔做的模具中,接着再鋪上一層紗布,一層豆花加一層紗布,循環往複直到鋪滿木盒子。
蓋子蓋好後,用自制簡易的木頭加壓工具對豆花進行加壓脫水,這也是個費力氣的活,沈甯胳膊酸的擡不動了,就讓趙樹來反複加壓。
直到水全脫幹後,打開木盒,把加壓好的豆腐皮取出來,抽掉紗布,剩下的全是豆皮,一摞摞的,别提多厚實了。
沈甯高興的說:“娘,咱們晌午就涼拌這個豆皮吃,切成絲,調個料,一道涼菜立馬就成了,又省事又好吃。”
忙活了一早上,終于看到了成果。
趙老太太笑的眼睛縫都快沒了,當即點了點頭說好。
一邊做草莓醬的趙春芳也好奇的擠了過來,瞅了瞅豆腐皮問沈甯:“二嫂,咱們這個豆皮怎麼賣呀?還去城裡嗎?”
一張豆腐皮就薄薄的一層,要想添個菜怎麼也得切個八張十張,因此沈甯想了想道:“這豆腐皮窮苦人家也吃得起,咱們一張賣一文,就挑着在十裡八村和鎮子上賣。
至于城裡,天天去不劃算,若是碰上趕集,倒可以去一趟,草莓醬的營生跟曹掌櫃合作的還不錯,所以我想着以後就醬和豆皮一起送曹掌櫃那。”
張桂花有些擔心:“二郎媳婦啊,這馬上就要交租子了,村裡人都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他們能情願買咱這豆皮嗎?”
沈甯笑着說:“情不情願的,咱們試試不就知道了。”
提前交租子已經是既定的事實沒法改變,但日子總得過下去,還沒到真就吃不起喝不起的地步,況且這豆皮賣的實在算不上貴。
趙老太太也覺得先試試,不行再說,于是立馬吩咐趙樹把去年過年時省下的爆竹拿出來放一串。
趙樹目瞪口呆,他娘什麼時候這麼大方了?
劈裡啪啦的爆竹聲在趙家門前響了半天,這既沒有喜事,又不是逢年過節的,因此村裡人都好奇的往外走。
“趙婆子,你家這是要幹嘛呀?”
“是啊,我正在河邊洗衣裳,可沒把我吓了一跳,還以為出啥事了?”
……
村人們七嘴八舌的說着,趙老太太笑着在外面招呼:“我家二郎媳婦做了樣新吃食出來,又便宜又好吃,鄉親們都免費嘗嘗,要是覺得好吃,買些回去一調就是個涼菜。”
有人一聽要惦記他們兜裡那幾個銅闆,立馬轉身就想走,但又聽趙婆子說可以免費嘗,兩條腿就又停下了。
免費的東西不吃白不吃,反正錢在自己兜裡,誰也不能逼着自己買。
沈甯和張桂花一人調了一盤子豆腐皮端出來。
“各位嬸兒都嘗嘗看味道怎樣,一文錢一張便宜的很,而且做起來又方便不費事,豆子做的,吃了還對身體好。”
細細的絲,上面撒着綠油油的蔥花,讓人看了就有食欲,其中一位胖乎乎的大嬸對沈甯道:“老二家的,拿雙筷子嬸嘗嘗。”
這位大嬸子,看着家裡條件就不差,沈甯眼睛一亮,當即說好。
其他婦人見胖大嬸吃了兩口就停不下來,便是傻子也知道這吃食不難吃,陸陸續續的都有人試吃。
但最後花錢買的,卻是寥寥無幾,但也不算全無收獲,好歹收了三十文。
張桂花看着幾人離去的背影,憤憤的說:“就知道白占便宜,一個個吃得嘴上滿是油光,結果屁都沒掏出一個銅闆來。”
沈甯歎口氣,老百姓的日子還是不容易啊,不然手裡有閑錢,誰也不會這麼摳搜。
不過她也沒那麼悲觀,萬事開頭難嘛,最重要的是他們家賣豆腐皮的名聲已經打了出去,沈甯相信,慢慢的買的人會越來越多。
而往城門口趕的趙槐,多年的獵人經驗,總感覺有人在跟着他。
他假裝毫無察覺的在胡同裡繞了幾個圈,直到一手拽住那人的後脖頸。
“說,誰讓你跟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