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天氣晚來秋 > 第62章 翠雲寒聲

第62章 翠雲寒聲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翠雲樓在城東,倚靠着小鏡湖,與京中最大的酒樓隔水相望,臨水的雅間常有貴客,自街市擡頭向上望去,半開的窗子透出些絲竹聲。

今日城中有喜事,夜裡主家在湖對岸的酒樓裡起了燈,樓房檐瓦上都擺挂着精緻的蓮花燈,從翠雲樓高處望過去,賞心悅目。

歌舞坊内魚龍混雜,一樓散座坐着好些戴着面具的客人,祝餘和蕭持鈞剛邁進樓門,便有夥計上前來招呼,蕭持鈞擡手将人揮退,祝餘手中捏着把京中時興的團扇,面上覆着一張紅白面具,狀若靈狐,遮去容貌,隻露出一對映着流光的眼睛。

兩人一前一後,往二樓雅間去。

今日為了入鄉随俗,祝餘換下勁裝,穿了身杏色襦裙,行走間輕提裙角,舉止婉約娴靜,俨然一副京中閨秀的模樣,翠雲樓的樓梯兩側均放置了小巧精緻的燈燭,蕭持鈞擡步邁上最後一級,回過身來牽祝餘。

修長的指節落在眼前,骨節分明,冷白如玉。祝餘面具下的眼眸輕擡,蕭持鈞的雙眼自面具下露出,點點笑意被兩側的燭光揉碎,自平靜無波的眼底浮現而出,他眉峰輕挑,伸出的手心輕擡,示意祝餘覆手上來。

一如那年秋獵場上初見,祝餘的手指輕輕放上去,便被他收攏住,回握在手心。

小團扇在行走間被她捏着,輕輕搭在面具邊緣,蕭持鈞的手心溫熱,祝餘的指尖有些涼,被他攏在手心抓了抓,兩人拐過一道彎,進了提前定好的雅間。

蕭持鈞今日穿的是祝餘最喜歡的那件寶石藍的寬袖袍,曲水雲紋翩然如舊,雅間裡挂着珠簾,簾子上方懸着絲綢繡制的匾額,燈燭光落在繡額和珠簾上,燦然輝煌,落在蕭持鈞的衣袍上,沿着他寬闊挺直的肩背線條,泛起微微光澤。

祝餘瞧着,一時有些目眩。蕭持鈞将門關好,取下面具,回過身來便對上了祝餘有些愣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一眼自己今日的衣着,而後含了笑,去取祝餘的面具,瑩白面具上的暗紅紋路蜿蜒,揭開面具的一角,露出祝餘小巧的下巴尖。

動作間,祝餘的目光一直落在蕭持鈞的身上,直至面具被完全揭開,露出她今日細心妝點的花钿,五瓣梅花,被筆尖輕點在她額間,出門之前,為了配這身衣裳,她久違地描眉畫唇,不是宮中統一的規制花樣,而是如從前在小院一般,随心随意。

蕭持鈞握着面具的手頓在原地,祝餘擡手将面具接下朝他笑笑,歪着頭,笑靥明豔,目光澄澈:“不好看嗎?”

門外不遠的樓梯處傳來些許嘈雜的腳步聲,又有人上樓來。

蕭持鈞伸手将她被面具蹭掉的碎發别回耳後,拇指蹭了蹭她蔓延至耳邊的脂粉,說:“好看。”旋即又用手撥了撥她發間的雙插步搖,珠翠晃動,發出清脆的磕碰聲,祝餘見狀,輕輕晃晃腦袋,步搖便更加劇烈地動着,毫無方才她亦步亦趨時的端莊娴靜。

這感覺實在太過久違,祝餘心下開懷,沒忍住笑出聲,蕭持鈞注視着她笑開的眉眼,唇角彎了彎,擡手在她鼻尖輕點,縱容又寵溺。

正笑着,門外忽然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腳步聲,有人分列在走道兩側,依次排開,祝餘頓時噤聲,食指豎在唇間,靠近門邊,側耳去聽。

“您可來了——再不來我們小玉茗眼珠子都要望穿了……”

是掌櫃的聲音,祝餘和蕭持鈞對視一眼,緊接着門外邊傳來了一道男子的調笑聲“怎麼?這才幾日不來,人也不出來迎一迎……喲,來了——”

祝餘看着蕭持鈞,他朝她點點頭,确是二殿下無疑。

人群漸漸走遠,應當是去了二殿下在翠雲樓的雅間。祝餘将面具遞給蕭持鈞,摸了摸懷裡藏着的書信紙片,執起團扇半遮着臉,而後推開門,輕輕走了出去。

翠雲樓的各色樓房之間修有淩空飛橋,兩側裝有護欄,彼此相通。祝餘走過飛橋,進入到二殿下所在的另一處高樓,這邊絲竹聲清淡些,雅間都嚴嚴實實關着門,祝餘屏息凝神,快步朝前走去。

二殿下的雅間在此處盡頭,越往裡走,燭光便越暗,行至另一處樓梯間,有送酒的夥計上樓來,祝餘眉眼低垂,停在原地給他讓路,跟着夥計又走了幾步,才發現,是給二殿下送酒的。

夥計進了門,祝餘快步上前,手剛觸到門上,便聽見裡邊一聲斥罵,緊接着便響起了刀劍聲,混雜着女子的叫聲和男子的痛呼。

祝餘心下一凜,正要推門而入,裡邊便有一人将門撲開,砸在祝餘身上,身後還跟着淩厲的刀鋒,祝餘下意識将人一轉,拽着他躲過了兇狠的砍刀。

那人狼狽地直起腰,看清他的面容,祝餘微微睜圓了眼,玉冠錦袍,是二殿下。正要開口,二殿下便伸手将她一拽,拉着她便往樓下跑。

身後的刺客還在窮追不舍,護衛在身後阻攔,祝餘被他拉着往前跑,不出片刻兩人便躲進了一樓的一處隔間。

外邊是被着動靜驚動的客人,烏泱泱的一大片,朝翠雲樓外湧去。護衛們和刺客纏鬥着,祝餘觀察着外邊的動向,背後二殿下冷不丁發問:“你是何人?”

此處僻靜,方才一路跑下來,人太多,刺客沒跟上,一時半會兒找不過來。

祝餘想了想,此時不做更待何時,一把将懷中的書信紙片掏出,遞給二殿下,一面分神聽着外邊的動靜,一面半跪在地,語氣迅速地對二殿下說:“小人是蜀地潮生門的弟子,受錦州知州所托,攜冤情上京,還請殿下為我蜀地百姓做主。”

本以為是哪家出來玩鬧的小娘子,誰知竟是位女俠。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