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言語之間:黃胖胖的辯論奇遇 > 第105章 第 105 章

第105章 第 105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黃胖胖舉例說明:"例如,在金融科技領域,我們可以設計專門的'金融法律AI協調機制',将巴塞爾協議等國際框架嵌入技術架構,在保留地域監管特性的同時,确保核心風控邏輯的全球一緻性。這種方法可能比試圖建立泛法律領域的全球統一框架更為可行。"

李明軒對這一思路表示贊同,但提出了進一步的複雜性:"黃先生的矩陣模型非常有價值。我想補充的是,這一矩陣還存在第三個維度——決策流程階段。法律決策通常包括事實認定、規則識别、規則适用和結果生成等多個階段,AI在不同階段的角色和監管需求各不相同。"

他展開論述:"這形成了一個三維治理空間:地域維度、領域維度和流程維度。在這個三維空間中,每一個坐标點都可能需要獨特的治理方案。例如,在中國的知識産權領域,AI進行事實認定階段的治理要求與其在美國金融法規則适用階段的治理要求可能完全不同。"

李明軒提出了系統解決方案:"面對這種三維複雜性,傳統的統一規制模式難以應對。我們可能需要借鑒複雜自适應系統理論,建立'可進化治理框架'——通過參數化治理要求,構建能夠根據特定坐标自動配置治理規則的智能系統,實現治理的精細化和動态适應。"

台下的監管官員和法律專家們紛紛點頭,這種多維思考超越了傳統的監管思路,為複雜問題提供了系統性視角。

此時,一位不起眼的中年女士從後排舉手提問。主持人示意她發言,并介紹道:"這位是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别小組成員、比利時魯汶大學教授卡特琳娜·弗洛裡迪。"

弗洛裡迪教授的問題直指核心:"兩位的分析框架令人印象深刻,但我想挑戰你們思考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在全球法律AI治理中,中國模式的獨特價值是什麼?不是簡單的文化差異,而是系統性的治理哲學和制度創新。你們認為中國能為全球法律AI治理貢獻什麼獨特智慧?"

這個問題将讨論提升到了文明對話的高度。會場一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期待兩位年輕學者的回應。

李明軒稍作思考,然後自信地回答:"弗洛裡迪教授提出了極具挑戰性的問題。我認為,中國法律AI治理模式的獨特價值在于三個維度的系統性創新。"

他逐一展開:"第一是'整體性思維',西方法律傳統偏向權利本位和二元對立,而中國法律傳統強調整體協調和多元平衡。這種思維在AI治理中表現為對技術、社會、倫理、安全等多維度的綜合考量,而非簡單的技術-倫理二元框架。"

"第二是'發展導向',中國模式強調技術發展與風險防控的動态平衡,将創新空間視為核心價值,這有别于歐盟的預防優先和美國的市場決定論。在法律AI治理中,這表現為'沙盒監管'、'分類分級監管'等靈活機制的創新應用。"

"第三是'實踐pragmatism',中國的治理創新往往從實踐探索走向制度化,而非自上而下的理論演繹。這種實踐導向使治理框架更具适應性和可進化性,能夠與技術發展保持同步疊代。"

李明軒總結道:"這三重特性共同構成了中國法律AI治理的獨特貢獻——一種既重視價值導向又注重實踐适應性的'動态治理架構'。在全球治理體系日益僵化的背景下,這種動态性和适應性可能正是人類共同需要的智慧。"

黃胖胖聽完,沉思片刻,然後從不同角度切入:"李明軒先生的分析非常精彩。我想從曆史和制度維度做些補充。中國法律AI治理模式的獨特價值,某種程度上源于中國特殊的曆史位置——作為唯一同時經曆前現代、現代和後現代法律轉型的主要國家。"

他展開曆史視角:"中國的法律現代化是'壓縮式發展',在短短幾十年内經曆了西方數百年的演變曆程。這使中國法律體系同時包含傳統法律智慧、現代法律技術和後現代法律反思的多重元素。對AI這種具有颠覆性的技術而言,這種多元融合的法律基因可能比單一法律傳統更具适應性。"

黃胖胖進一步分析制度創新:"具體到制度層面,中國的'整體-局部'雙軌制治理是一大創新。中央層面設定基本原則和底線要求,地方層面進行差異化探索;傳統産業強調穩定性監管,新興領域采用包容審慎監管。這種多層次、差異化的治理結構,為法律AI這類複雜技術提供了更為靈活的制度環境。"

他總結道:"中國模式的核心價值,或許不在于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适規則,而在于展示一種'和而不同'的治理哲學——在承認多元差異的基礎上尋求動态平衡。這種平衡不是靜态的妥協,而是持續演化的創新過程。在法律AI全球治理中,這種開放包容的哲學可能比具體規則更具長遠價值。"

弗洛裡迪教授對兩人的回答表示贊賞,并進一步追問:"那麼,在全球法律AI治理的實際推進中,中國應采取何種策略,既能推廣自身模式的優勢,又能與不同治理傳統實現有效對話?"

黃胖胖和李明軒交換了一個眼神,黃胖胖示意李明軒先行回答。

李明軒提出了三層策略:"首先是概念轉譯,中國需将自身治理理念轉譯為國際通用語言,如将'整體性思維'轉譯為'系統風險管理',将'發展導向'表述為'創新與監管的動态平衡'。其次是制度對接,建立概念和規則的映射關系,如中國的'分類分級'框架與歐盟的'風險層級'框架之間的對應機制。最後是平台構建,主動打造中立的國際對話平台,如'全球法律AI治理論壇',彙集多元聲音,共同探索融合路徑。"

黃胖胖則從實踐角度補充:"在具體操作上,我認為中國可以借鑒'共同但有區别的責任'原則,推動建立分層治理框架。在基礎層面,形成關于透明度、安全性和人類監督的全球最小共識;在中間層面,允許區域特色規則并建立互認機制;在應用層面,尊重各國根據發展階段和文化傳統制定差異化規則的權利。"

他進一步建議:"同時,中國企業應主動參與國際标準制定,尤其是在技術中立領域,如可解釋性、魯棒性和隐私計算等。通過技術标準的國際共識,為法律規則的協調創造基礎條件。技術先行,規則跟進,可能是更為務實的全球治理路徑。"

弗洛裡迪教授對這些回答表示滿意,點頭稱贊兩位年輕學者的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

論壇接近尾聲,李志強院長請兩位進行最後總結。李明軒和黃胖胖相視一笑,不約而同地提出了一個共識:"法律AI的全球化不應是技術殖民或規則輸出,而應是多元法律文明的數字化共存與交融。中國的角色不是挑戰者或颠覆者,而是橋梁建設者和創新貢獻者。我們需要的不是零和競争,而是正和共赢,共同構建一個包容多元、尊重差異、促進創新的全球法律AI治理生态。"

這一共識得到了現場熱烈的掌聲。論壇結束後,與會嘉賓圍繞兩位年輕學者,繼續深入交流。幾位國際組織代表和跨國律所合夥人還表示希望邀請他們參與相關國際标準的制定工作。

走出會場,黃胖胖和李明軒在校園湖畔短暫漫步。

"沒想到我們能有如此多的共識,"李明軒感慨道,"從辯論對手到思想夥伴,這個轉變很有意思。"

黃胖胖微笑:"辯論的真谛本來就不是為了勝負,而是通過交鋒逼近真相。在現實世界中,問題往往比二元對立複雜得多,需要多維度的系統思考。"

"說得對,"李明軒點頭,"尤其是面對AI這樣的前沿技術,沒有完美的答案,隻有不斷演進的探索。對了,我聽說你在考慮DeepSeek的邀請?"

黃胖胖承認:"是的,很有吸引力的機會。不過我想先完成學業,同時積累更多國際經驗。你在那邊感覺如何?"

"挑戰與機遇并存,"李明軒回答,"公司正處于全球擴張的關鍵期,需要既懂技術又懂國際規則的複合型人才。如果你有興趣,我想引薦你認識公司的國際戰略團隊。"

黃胖胖感謝了這一提議,兩人交換了更多職業發展的想法。盡管來自不同學校、曾經在辯論場上針鋒相對,但在法律AI這一新興領域,他們發現彼此的思想有着深刻的互補性。

夕陽西下,校園鐘聲悠揚。兩位年輕學者在思想的交流中,似乎看到了一條超越對立、融合創新的前行之路。這種從競争走向合作的轉變,或許正是AI時代所需要的智慧典範。

分别時,李明軒提議:"下個月在日内瓦有個全球法律科技峰會,我正好要去做演講。如果你有興趣,我們可以組織一個關于中國法律AI模式的專題研讨,向國際社會展示我們的思考。"

黃胖胖欣然接受了這一提議:"很好的想法。我們可以邀請DeepSeek和其他中國法律科技企業共同參與,形成更有影響力的聲音。"

兩人握手言别,約定下周再次碰面,細化研讨會方案。這次論壇雖然結束了,但他們的思想協作才剛剛開始。法律AI的全球治理之路漫長而複雜,需要像他們這樣的年輕學者不斷提供創新思考和跨文化溝通。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黃胖胖回想今天的思想交鋒,感到一種特别的滿足。從校園辯論到實際問題解決,再到國際舞台上的思想貢獻,他的視野和思維正在不斷拓展。在這個技術與法律、創新與倫理、全球化與本土化交織的新時代,更廣闊的天地正在展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