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大雲公主養成手冊 > 第24章 王家禍起蕭牆内鬥忙(上)

第24章 王家禍起蕭牆内鬥忙(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李夫人聽了小厮的通風報信,為撇清幹系,從廚房端了紅豆餅後,又叫了府中的總管賬房,命二人即刻随她同去見王荀。王尚書年輕時受了宣平侯李家的知遇和提攜之恩,現下為其餘威,還有李氏之妹李修儀在宮中的地位,雖心裡還怒氣沖天,但對着李氏到底客氣不少,見夫人落座奉了茶和點心落座,不耐煩道:

“叫你過來,怎麼那麼半天才到?還有,你既答應給敏姿付衣料首飾錢,就應兌現啊!再不濟也該為了咱們尚書府的顔面,為她墊付!怎能鬧到程澈那兒去,讓他看笑話?真給我丢人現眼!”

段媽媽滿臉疑惑,她分明在三個月前就按照李氏的吩咐,要一個地兒都不許落下得跑:先去賬房先生處支銀子并複稱,再去李總管處登記,最後去給敏姿送去,且在敏姿的屋裡,必須要見到兩個及以上的婆子丫頭作為人證之後,才能将五百兩的衣衫首飾錢交出。段媽媽尤記得,這流幾趟跑下來後,她才吃上飯,且在敏姿的屋裡還恰巧碰到了王荀和府裡總管。當時她還抱怨這套流程過于繞路,現下看來這都是證明夫人和她是清白的重要部份,難怪李夫人常說“工作一定要留痕”。

沒有人能比此刻的敏姿更盼望繼母李氏能替她接下這個黑鍋,像親生娘一樣護着她。可惜王姑娘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她從不拿李氏當母親,又缺乏應有的禮數,憑什麼要李夫人以德報怨呢?隻見李氏半點也不肯善罷甘休,裝作莫名其妙地質問道:

“老爺怎麼胡亂冤枉我?三個月前,我就如大姑娘所求,叫段媽媽給她送去了五百兩銀子,用作這三個月裁剪新衣、置辦首飾的銀錢,一個子兒沒少,咱們賬房和總管都記着呢!”

王荀一把接過賬冊翻看,果然李氏沒有撒謊作梗,邊點頭邊說:“我想起來了,段媽媽送銀子那天,我是見到她了!”

府中其餘人等,連敏姿的貼身婢女皆可為段媽媽作證,王荀便反應過來:既然夫人已給五百兩,敏姿又将銀子都付給了金玉堂和華衣坊,沒道理程澈還來找他麻煩啊?半晌,王荀掏出袖中的字據,乖乖隆地咚!是共計九百五十兩銀子,而五百兩是已付訖的金額,他被逼着吐出來的四百五十兩還真的是欠款。再一細翻,王敏姿在鋪子所制金銀衣料的名字,一件一件地都被記在府中賬冊,程澈倒沒冤枉他。王荀眼前登時一黑,臉也難看得像燒糊的鍋底,氣急敗壞地掀翻那碟子紅豆餅,流心柔軟的餡料糊了跪着的敏姿一身,他厲聲呵斥道:

“你現在太過分了!九百五十兩銀,都快趕上貴妃娘娘兩個月的例錢了!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必須把這些破首飾給我退了!整天不學好,就想着胡亂花錢!”

這量體裁制的衣裳,哪能說退就退呢?李氏嫁進尚書府前,早知王荀和先夫人有個女兒,原想好好相處,不想這王敏姿處處刁難不敬,經常擺出婆婆訓媳婦,或是主子訓奴才的模樣,成心給她沒臉。看着哭得期期艾艾的敏姿,李夫人心中一陣痛快,她擡手用帕子,按住幸災樂禍的真摯笑容,假意相勸道:

“老爺别說氣話了,咱們這樣的人家,哪有買了又退的理兒?不是讓人看笑話嗎?老爺剛下了早朝還沒用飯,可不能氣壞身子啊!”

王敏姿再蠢鈍愚笨,也聽出李氏是故意提起王荀的丢臉事,戳心窩子似的激怒他,果不其然王荀如吃了槍藥般,指着女兒暴跳如雷道:“哼!沒用的東西!要不是你無能,沒法子讓程家那個小子娶你,老子至于被程澈擺了一道嗎?還有,就連讓你和信國公陳家的丫頭共去施粥,擺擺樣子,你都能搞砸了,也是個人才。有了信國公的支持,我也不至于像今天這般腹背受敵!”

見女兒驚吓過度,癱軟在地隻會用帕子抹眼淚,王荀心頭更氣,更來勁兒似的罵道:“哭哭哭,就知道哭,喪門星真是晦氣!你是怎麼和陳家丫頭施粥的?到了那種地方還要擺大小姐的款兒,讓人家給你請回來了!難道你比陳家的丫頭還矜貴不成?丫環的身,心比天高!你以後的穿衣打扮,都交給你嫡母李氏打理。再叫你手裡有銀子,這家産非敗光在你手裡!你去祠堂跪上兩個時辰,忏悔你的過失,向王家列祖列宗贖罪,跪完才許給飯吃。”

這是生生要切斷女兒和程家的聯系,敏姿絕望地想辯白,卻被身強力壯地小厮們不留情面地拖走了。迎着繼女怨毒的眼神,李氏毫不懼怕地報以微笑。其實李夫人的宅鬥水平一流,自保水平高超,在上京城也博了個賢惠的好名聲,就連唐夫人也覺此人直率好相處,挑不出什麼毛病。李氏方才的進言,看似勸慰,實則火上澆油,她就是想讓王敏姿吃個教訓,知曉其厲害,不要總挑釁滋事,怪煩人的。打發走了敏姿,王荀的火也消得差不多,便吩咐李氏道:

“這段日子我一直不順,打算去京郊的靜心寺住幾天,順便保佑兩個孩子有個好前程和姻緣,今天晚飯後就啟程。你記得給我打點行裝,準備車馬。程家的姻緣是指望不上了,我不是還叫你替敏姿相看上京城的适齡公子嗎?如若上京城的公子沒有她看上的,便再打聽打聽海甯城的好人家。對了,蘇南不是得了禮部左侍郎嗎?他來信說明日到上京城,辦了喬遷酒後就來與我議事。你告訴他人多眼雜,尚書府說話多有不便,叫他直接去靜心寺找我便可。”

李氏心内竊喜:王荀一走,她在府中可自由舒心不少。雖然她心知肚明,王荀和蘇南在寺裡定是夥同蘇南和幾個狐朋狗友,與小妾尼姑們厮混,縱酒嬉鬧,可這又關她何事?她隻在乎兒子前途、妹妹李修儀在宮中榮寵、母家宣平侯府權勢,有了這些,她本人的地位就穩如磐石。想到此處,李夫人的笑容更真切了幾分,好脾氣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