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稚宜的指甲狠狠刺進指尖,才微微壓下心頭湧起的陣陣恨意,跪爬着撿起皇後的信函點頭稱是。蘇稚宜怎會不知,上京城和臨川城的官員百姓們對自己議論紛紛,皆因林正酒後敗壞名聲,她恨不能殺之而後快。她更曉得,是公主殿下這位不曾謀面的表妹,在朝堂百官面前将事情鬧大,才鬥垮了林正,平息流言,心底更恨蘇楠的虛僞無恥。
蘇大小姐拿了信便告退回了自己的芳菲苑,眉染正在忙着布菜:鮮亮的番茄炒蛋,綠綠的蒜蓉青江菜,還有醬燒洋芋扁豆小排各兩盤,又往膳桌上放了大碗的米飯。淩霜見大小姐從外面回來,立即給她遞上暖手的爐子,瞧着蘇稚宜剛到溫暖的室内臉色發紅,又幫她用帕子抹了抹鼻子。此刻的大小姐聞着飯香早就餓了,吩咐道:“快别忙了,快點坐下和我一起吃!我都餓了。”
不過一會兒她們就吃完了,眉染扶着蘇稚宜在廳中走着消食,淩霜則在一旁收拾碗筷給底下的小丫頭們清理。
蘇大小姐邊走邊說:“都吃飽了嗎?我叫丫頭們出府買了幾碟子核桃酥、藍莓山藥糕,還有幾盞杏仁茶,你們誰喜歡就拿去吧。”
眉染笑道:“大小姐您還說呢!跟着您吃飯哪次不是吃得都快撐着了,就寝前還要喝點兒茶刻化。那些小姑娘跟着您都圓潤一圈兒了。”
蘇大小姐也頗有成就感:“你們每日的活計本就又多又辛苦,不吃飽了可怎麼好呢?那點心給我拿幾塊兒,剩下的便分給下頭的姑娘婆子吧,也要讓她們念着咱們的好,知道什麼該說該做,什麼不應該。”
看着東西收的差不多了,眉染也回到侍女房中歇息了。蘇稚宜走到書桌邊上準備寫給皇後的回信,淩霜照常在旁伺候筆墨。蘇大小姐準備了兩封信,其中一封是給皇後娘娘的官方謝恩回複,準備由專門往皇宮大内送信的驿站正式郵寄。另一封信更為重要,是回複皇後幾天前的密信,淩霜交給王媽媽後便由一神秘的黑衣人取走了;再見到這人身影是在上京城的皇宮大内了,仿佛是往東六宮的鳳儀宮去了。
冬去春來,微涼的春風吹化了冬日的殘冰,綠了柳樹,叫醒了叽叽喳喳的黃莺。待到蘇韻宜桃園的絹花被含苞待放的桃花骨朵兒取代,宮裡六尚二十四司的幾位教習女官按照蘇稚宜密信中的請求如約而至,皇後身邊貴為正三品宮令且統管宮内所有女官和奴婢的茉雅姑姑也随着女官們親自來了。
蘇稚宜在芳菲苑的正廳大方受了四位女官們的禮,親切地教訓練有素的老師們免禮;複又親自起身扶起為首的茉雅姑姑,又示意淩霜将宮令扶到自己對面的椅子坐下。說罷蘇大小姐又吩咐眉染上前給每位女官呈上幾個首飾匣,說道:“諸位姑姑路上舟車勞頓,這些個匣子便當我給各位的見面禮,往後的教習有勞各位姑姑費心了。”
茉雅姑姑借着抿了口玫瑰茶的功夫瞥了一眼那禮物,每個首飾匣裡都有純金打造的手镯一枚,珍珠寶石耳墜一對,蝴蝶翡翠珠花和妃色珊瑚花钿各一支,匣子的絨布下還塞了一疊銀票,對着蘇大小姐的眼神中頗為贊許。茉雅宮令放下茶盞說道:“你們先下去吧,我和蘇大小姐還有話交代。”
蘇稚宜也說道:“姑姑們路上辛苦了,客房早已收拾妥當,請諸位跟着這位眉染姑娘先去房間歇息吧!”
等女官們下去了,茉雅姑姑和善地對着蘇稚宜道:“你母親每每給皇後去信總說你一切妥當,如今看來你處事老練沉穩,皇後娘娘也能放心些了。”
蘇稚宜趕忙恭敬回道:“有勞娘娘牽挂,母親和臣女吃得好睡得香。皇後娘娘的身子可還好?”
茉雅姑姑一臉憂心道:“大姑娘有心,娘娘還是一入冬便手腳發冷,食欲不振,老樣子罷了。”
蘇稚宜也是一臉擔憂之色:“那娘娘不曾請宮裡的太醫們瞧過嗎?”
茉雅姑姑接着道:“下官也是如此想,可娘娘吃絮了那苦藥,又不願為了這點子小毛病一趟趟的請太醫,就一直拖着到春天罷了。”
蘇稚宜想了一會兒,自己由淩霜扶着去房間的書櫥翻找,取了幾張紙片後遞給那中年的宮令,說道:“臣女母親前幾年的時候,一到冬日也有類似的症候,臣女也是頗為牽挂。母親也不喜喝藥,臣女便翻看古書,研制出一食療的方子,很得母親喜歡。”
見茉雅姑姑神色間很有興趣的樣子,蘇大小姐才繼續說下去:“取山藥,茯苓,蓮子,芡實,薏仁,猴頭菇若幹,研磨成粉後炒熟,再拿開水沖泡成即可。這湯羹入口便是谷物的醇厚,很有開胃健脾的功效;且此湯入口香甜,想來娘娘會喜歡。若娘娘實在不喜湯藥的苦味,用些益母草,艾草,玫瑰花瓣泡腳,安神助眠,暖暖身子也是極好的。”
茉雅姑姑看了這些頓時眉開眼笑地收了起來,說道:“那這方子我先收下,回宮後給太醫看看;若真是好方子,我便給娘娘用上,也不枉我來這一趟。”
蘇稚宜見自己能派上用場,心裡也是高興得很:“皇後娘娘萬金之軀,怎能不好生保養呢?還有姑姑,我母親身邊的王媽媽也很惦記您。如今雖入了春,可這倒春寒還是厲害,我便和淩霜這個丫頭給您縫了一件加了棉的罩衫,暗青色的綢緞也很襯您。”
茉雅姑姑微笑着收下了,心中卻對這位面上不顯山不露水卻又面面俱到的大小姐暗暗多了幾分欣賞,怪不得皇後和程家的唐大娘子都十分喜歡她。見宮令收下了,蘇稚宜便問道:“聽母親說,您一月前剛從程家教習歸來?靖柔妹妹如何?程家的唐伯母一家都好嗎?”
見多識廣的宮令喝了一口清香撲鼻的茉莉花茶,答道:“程家一切都好,大公子與你家的景琛少爺同在臨川城讀書,如今忙着幾月後的結業考試,若是表現出色,便可去程大人上京城的學堂繼續念書;從那裡出來的可以說是前途無量,日後在朝堂上也是大有作為的。程二小姐數月前也跟着宮裡來的幾位女官學規矩,舞蹈,古筝;她母親唐大娘子閑暇時分也教她經商,算賬,管理鋪子呢。她們母女都好,就是格外記挂你。這不,你這孩子招人喜歡,皇後娘娘和唐大娘子還托本官給你帶了許多東西呢!”
接着茉雅姑姑舉起雙手,擊掌三下,宮令的威嚴盡顯。得了指令的宮女們從院内魚貫而入,腳步極輕,将幾個精美的首飾匣和春裝裙子托盤放在桌子上便有序退下了。茉雅姑姑帶着蘇稚宜來到那桌子旁,指着那小匣子解釋道:
“這純金的海棠瑪瑙珠花發冠和碧玺的銀制柳葉發钗是皇後娘娘鳳儀宮庫房裡的物件,按着咱們大雲的規矩,宮裡的東西隻可賞賜,不可轉贈或是變賣。皇後娘娘又用自己的陪嫁,吩咐幾位珠寶師傅額外為您制了紫玉的白芙蓉耳墜,各色玉镯,點珠的桃花簪和梅花簪一對,赤金多寶簪和手钏若幹,您自己戴,或用來賞人都可。對了,唐夫人新得了咱們上京城時興的妝花緞和軟緞,叫人制成了日常和正式外出的春裝各幾件,省的你再找繡娘不便,這次也讓我一并帶了來。”
如此寒暄了一陣子,好不容易交換完各自的禮物賞賜,蘇稚宜又依着規矩謝了恩,蘇大小姐才終于和茉雅姑姑談到正題了。蘇稚宜主動開口了:“臣女知道昭陽公主的野心,若公主想要助二殿下争那至尊之位,臣女有一計,或許能助殿下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