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住的是個三進的府邸,穿過片花園便到了主母住的芳菲苑。進了屋子的蘇稚宜終于卸下了平日面上的冷漠疏離,快活地由着丫鬟眉染卸下自己的牡蛎白披風,在内室換上了件被水洗得微微褪色些的軟銀輕繡的穿花襖子禦寒,又向王媽媽問了好。難得出門閑逛的主仆幾人心情頗好,淩霜和眉染不停地議論回味着椰子酥的香甜軟糯和面茶的新奇。蘇稚宜沒有打斷她們,笑着聽她們快活的叽叽喳喳,一邊把桌上早已暖好的手爐遞給眉染暖手,又帶着淩霜去房裡的無煙碳爐邊上,和她一起烤火。一時間,碳爐的溫暖和姑娘們的吵鬧聲充滿了整個屋子,沖淡了冬日原本的寂寥寒冷。
與姑娘們說了一會子話,蘇稚客氣地招呼王媽媽道:
“媽媽辛苦了,這玉瓊街的小吃,您帶下去和下面的姑娘小厮們分了吧,權當嘗個鮮。”
王媽媽知道這位大小姐規矩嚴,這便是母女倆要說體己話了,忙帶着丫鬟婆子們下去了。這幾年,王媽媽瞧着,因着母親柳大娘子的有意曆練,大小姐蘇稚宜愈發有當家作主的模樣,即便因她父親蘇南的刻意刁難不曾像其他官家女兒一樣琴棋書畫皆通,蘇稚宜在外向來舉止落落大方,從不落下風;更為難得,她不是一味的爛好人,卻也不主動挑釁滋事仗勢欺人。
瞧着王媽媽一行人退下了,蘇稚宜親自捧着那面茶遞給母親:
“母親,我知道您不常能出府,便給您帶了您家鄉的茶湯和果子,這是特意給您留的,您看可還喜歡?”
那坐在上首的夫人忙接過來抿了一口,素來古井無波的面龐上綻出笑意:“極好,你有心了。這吃食可也給姨娘弟妹們帶去了?”
蘇家主母閨名柳至清,是林溪柳家的獨女,也是當今大雲朝柳皇後的堂妹。林溪柳氏一族以文臣讀書人起家,很早之前就享有成業侯爵府,祖上也算得上是顯赫一時。柳皇後的父親柳太傅,更是當今大雲聖上的啟蒙老師,故而聖上和柳皇後也勉強算是青梅竹馬的少年夫妻;而蘇家主母柳大娘子的父親稍顯遜色平庸,文武都不成,人雖然不壞卻對唯一女兒的婚嫁不甚上心,見了蘇南這個極善僞裝的讀書人幾次就草草下嫁了女兒。柳家兩兄弟隻得柳皇後和柳大娘子兩位女兒,侯爵之位也早早選定旁系的子侄承繼。隻可惜,如今的朝堂局勢瞬息萬變,柳家家主 - 成業侯爵柳太傅,為避以軍功權傾朝野的貴妃父親安尚書及其國公侯爵一派的針對,主動選擇急流勇退回鄉種地來保平安。其實,柳太傅當年的親朋故舊也算是遍布如今的各行各業,如今人走茶涼,又沒有得力的人在朝堂;大家都在忙着拜安尚書一派的大腿以求更進一步,有誰還願意理會漸漸沒落且沒有利用價值的柳氏一族呢?
蘇老爺因着娶了皇後堂妹的緣故,為顯天家親厚,蘇南從縣令高升成如今的五品知府。但當時的柳氏已逐漸淡出朝堂,聖上封柳氏為後一是為着昔日的師徒和夫妻之情,二也是為了平衡以安貴妃娘娘母家(安尚書)為首掌權的貴族世家。因着沒有得力的母家幫襯,柳皇後隻能守着聖上的敬重還有二皇子和三公主生母的名分在鳳儀宮一日一日的撐着;好在聖上念着舊情,願意給柳皇後面子上的尊榮,柳皇後的日子才沒那麼難過。這位自私自利的蘇老爺眼看着協理六宮的權柄落入安貴妃手中,柳大娘子的親生父親也表态絕不過問朝政,皇後堂妹的身份并不能給自己進一步的助力後,就起了投靠貴妃母家的念頭,自然不再和柳大娘子表演夫妻情深的戲碼了。後來宮中府中事物實在繁忙難纏,大張旗鼓進宮着實惹眼,蘇老爺自己覺得拜見皇後沒有用處,也不允許柳大娘子見皇後,兩位堂姐妹情分雖如初,倒也不甚來往了。
過了一段時間,這勢利眼的爛污東西蘇大人一看柳夫人娘家和柳皇後皆不會為了夫人受委屈的事情出頭之後,是愈加的肆無忌憚了。新鋪子裡買的茶葉不合口味啦,冬日未及時添衣服害自己風寒啦,大小姐病了做母親的不稱職啦,好像一夜間都成了蘇南知府訓斥夫人幾個時辰的理由。幸好柳夫人嫁過來的時候待人十分和善,又兼自己心智堅定,陪嫁的王媽媽又有幾分掌管丫鬟婆子們的威嚴手段,那奴才們才沒要了柳大娘子的命。下人們和賬房顧念着昔日的情分又顧着蘇老爺的威壓,隻敢給些基礎的生活物品,大小姐又素來體質康健,柳夫人母女倆這才磕磕絆絆活了下來。稀罕的玩意兒向來是送人或是直接鎖起來的,額外的金銀裘皮賞賜也是沒有的,好在夫人從不多疑多思,也不情緒内耗,不願為這等子事再費心神了。其實也對,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又不好向娘家再伸手,能活下去就很好了。要說這蘇南老爺竟真要臉面,不讓夫人向娘家求援怕言官百姓議論自己刻薄發妻,自己不肯多撥些銀子給柳夫人一房,又忙不疊投靠貴妃娘家抗衡皇後勢力,封鎖消息讓柳夫人求告無門。幸得老天庇佑,有些剛正的言官良心,這才沒耗死蘇稚宜母女,遂了蘇大人的願。
不過咱們的蘇大人怎肯委屈了自己?許是看柳夫人從不反駁雲淡風輕的态度太過無趣,大小姐蘇稚宜出生不過一年便另擡了一小官家族不受寵的庶女許若安為姨娘,軟刀子似的逼着柳大夫人喝了這位許姨娘的妾室茶。反應過來的柳夫人也不再執着于那點子本就少的可憐又充滿了算計的所謂情分,問了身旁丫鬟姑娘們的意見後,急忙把父母無依無靠的丫鬟莫笙姑娘作為通房也一并獻給了蘇知府,又許了生下孩子無論男女便由自己做主擡姨娘的承諾,不然又要擔上善妒、不體恤夫婿這等莫須有的指責了。當時,柳夫人忙着和身邊的王媽媽照顧剛出生不久的長女蘇稚宜,又要應付着蘇老爺的刻意刁難,可謂是身心俱疲。
許莫二人進門後,王媽媽也曾悄悄建議過柳夫人找從前做姑娘時就相熟的醫館給剛進門的妾室們配副避子藥,當即就被夫人否決了:
“不妥,一來她們身處後宅本就不易,如何能讓人無兒無女傍身孤苦一生?二來,老爺本就是希望另找無明顯靠山的女子生個哥兒繼承家業,若是這二位沒能生育,你當老爺便不會另找女子進門了?到時候這蘇府就更熱鬧了,我瞧着這二位都不是難相與的,倒不如由她們生子女,我也博個賢良家宅安甯的名兒,耳根子躲躲清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