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霧裡玲珑(探案) > 第11章 多生疑

第11章 多生疑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明絹包裹的黃楊木卷軸緩緩拉開,直至鋪滿大半個桌面,逐漸顯露的丹青勾勒五色暈染,竟是幅繪着溧水縣大緻布局的簡易輿圖。

輿圖帶着早年所作的痕迹,上頭筆記注釋密密麻麻,卻都不是什麼重要信息:

青黛河岸旁朱砂小楷翩跹,注疏“此家醬肉包做得最好”;

東市中心氣派酒樓檐牙高啄,寫着“春汛時全福樓海貨河鮮品質佳”。

石橋江畔淡赭桃樹搖曳,上綴“四月八,福阿婆贈杏仁餅處”;

而那墨線勾勒的茶樓飛檐上,塗鴉了一隻翹着尾巴曬太陽的花色狸奴,小貓兒慵懶側卧,爪邊批注“最愛撲人鬓角海棠花,下次路過可莫戴了”。

黃檗[1]染就的輿圖紙曆經歲月,不腐不蠹,反而在燈盞下微微透亮。

字裡行間遊走着下筆人活潑爛漫的鮮活氣息,仿佛能聽見市井的炊煙在紙面滋滋作響。

完全無視圖上的伶俐碎語,少女面色沉靜地指着布帛東南角:“裴少俠請看。”那裡用赭石勾着一排方形民居院落。

“柳家宅院大概在此處。縣裡能起二層的茶樓有定數,聯系柳宅去玲珑閣的路線,柳小姐遇襲的巷子應是在這片。”

裴燼聞言站起身,不自覺靠近,目光掃過女子執筆時微微繃緊的腕骨。眼前的這份輿圖,倒比縣衙存檔的還要‘精細’三分。

注意到裴燼遊移的視線,周行露輕咳一聲,低聲解釋:“幼時随家父探草尋花,總愛記些水文地理、街巷趣聞,裴少俠隻需看個大意便好。”

如此說着,她又将剛才擺弄的木件組裝成幾枚小旗,朱砂上點,借此标注幾個重要地方:柳、沈、杜三家,三人出事的地點,虎豹山以及最後交贖金的城北破宅。

溧水縣不大,布局近似一個規整的矩形,東西稍窄,最遠處相距約六十裡,南北略長,相距大約百裡。

鑒于最後發現三人的虎豹山位于溧水縣西面,而蒲老大又會在每次接到報案後加強各城門的警備,周行露更傾向認為綁匪是乘着其中報信的時間差,通過某種手段盡早将人從西城門運送了出去。

再看幾個案發地點,柳小娘子失蹤的那片巷子位于柳宅北側大約五裡處。從那裡到西城門,全程起碼五十裡,光憑一個普通人步行的速度,起碼也需兩個半時辰。

若有車馬倒是能快一些,但也在一個時辰以上。

同理看師姨娘,師姨娘是在縣裡有名的衣裳鋪子秘繡閣裡被綁走的。從秘繡閣到西城門,大概要走兩個時辰,車馬一個時辰。

杜家倒是正位于縣内偏西的位置,杜娘子在家附近的暗巷被綁走,距西城門十五裡,走一個半時辰,車馬半個多時辰。

腦中計算的同時,周行露有條不紊地同步放置着小旗。她面色沉靜,節奏穩當,不像是在查案,倒像是大敵當前揮斥方遒的女将軍。

然而看着散落在溧水縣東南西北各處,彼此之間相距甚遠的木旗,‘女将軍’忍不住微微蹙眉。

照理說,一般的綁匪都喜歡在熟悉的地方犯案,如此巷道諸事了然,才有周旋意外、見勢逃跑的餘地。

然而眼前幾個地方,雖算不上相隔千裡,但也無甚接壤,若單是為了贖銀,這也太冒險了些!

想到這裡,周行露看向還在盯着輿圖思索的裴燼,問:“裴少俠,依你看,其他兩家是不是也已付了贖銀?”

不然那綁匪怎得悄無聲息地就把價值千兩的綁票放了?

不,也不對。

想到其中潛藏的惡意,周行露眸光冷了下來。

若不是王小貨郎從鄰縣回程時恰好偷懶抄了近路,這三個昏迷的弱女子躺在野獸橫行的虎豹山裡,是生是死還猶未可知。

察覺到她對賊匪隐含的氣憤,裴燼的語氣依舊波瀾不驚:“沈老爺今日曾當衆說,還未來得及備下那麼多現銀。”

至于杜家,連要贖金的信都是隔壁鄰居發現的,杜老大在外晃蕩多日不着家,怕是連娘子丢了的事情都不一定知曉。

不明說自己的想法,隻說付春山詢問的結果,周行露揚了揚眉,聽出裴燼話裡的未盡之意。

少年劍客雖不懂内宅高牆内的人情世故,但天生對情緒感知敏銳。

若沈大夫人真對師姨娘抱有那麼大的敵意,當着家裡一衆奴仆的面,沈老爺的“來不及”是真是假尚有餘地。

明亮燭火在眼中倏地一跳,周行露心下頓時有了計較。

她擡起眼,複又問道:“聽聞三家在事發後都收到了綁匪送來的信件,不知裴少俠可曾見過?”

換作從前,這般重要的證物定是蒲老大親自收着的,可他如今既有意将此事托付給裴燼,或許——

果然,少年劍客點了點頭,轉身出門片刻,等他回來時,手上就多了一個烏漆木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