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姿顔無雙(重生) > 第50章 紛争又起(三)

第50章 紛争又起(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宛廿和宛靖。

朝顔不覺得會有同姓氏又同地域如此巧合的事,宛廿定是宛靖的麾下,隻是不知宛靖背後之人是否是丹擎王。

若真是,那華紀與燕國的處境便岌岌可危。

華紀自前幾月與山匪一戰失了許多士兵,兩方雖都未勝,但由于山匪陰險狡詐,在武器上下劇毒,害得兄長身亡婁卿旻重傷。華紀便已經落了下風,此刻若是真的再與北狄對上,勝算不高。

況且她也不願百姓們平靜安定的生活被打亂。

不論如何,這一仗也不能打。

朝弦見她雙眼盯着一處出神,還以為她沒明白自己的話,繼而又解釋着:“北狄在未立新王時曾經活躍着兩大世族,宛氏和月氏,那時他們便自封左右賢王,各自占領東、西兩塊地界。”

“左賢王便是如今的北狄君主丹擎王北堂禹。他因父親早死,便跟着自己母氏一族生活,而右賢王宛靖始終跟着父姓宛氏。據說北狄之人擅長禦馬射箭,他二人便以狩獵最多者稱王,起初确實是宛靖稍勝一籌,但最後定勝局卻被北堂禹以一隻黃狼反超,自此北狄便尊王北堂禹為王為首領。”

朝顔聽明白了,“原來竟是這樣。”

她從前被豢養在深宮,隻知北狄有一個君王,卻不知看似風平浪靜的家國,内部也早已出了嫌隙。

朝弦又繼續說:“北堂禹登位後仍随父姓,他雖稱王立号,但宛氏還是有一半的人都不服北堂禹,支持宛靖為王。可他們又架不住月氏背後那支厲害的北狄突騎,便隻能俯首稱臣。北堂禹重視情義,從前二人為左右賢王時關系尚好,故而他稱王後也沒将宛氏的兵符收回。”

話畢,朝顔又回憶起前世的北狄。

那時他們與中原便是各自為政,相安無事,從未透露出他們背後的突騎兵。

朝顔忽然好奇衡無倡攻破中原後是否拿下北狄了?

他曾說過要當天下霸主,将所有國土都掌握在他手中。也不知殘酷無情的他對上骁勇善戰的北狄,誰勝誰負?

不過她瞬間便将自己從回憶中抽離。

前世如何已經不重要,今生她要護好華紀與燕國,衡無倡的奸計無法得逞,自然也不會再有機會對上北狄。

眼下最重要的是燕國。

要弄清燕國背後究竟是宛氏一族還是整個北狄。

想到這兒朝顔看着朝弦,認真問道:“依堂姐所見,此次北狄攻城背後是否為丹擎王所授意?”

朝弦眸子轉了轉,搖搖頭,“或許隻有宛靖。”

聞言朝顔便一副悉聽尊便的模樣看着她,她解釋着:“宛氏暴虐,自右賢王争奪王位失敗起,兩族便拔劍弩張,宛靖表面應承私下不聽北堂禹指示也不是第一次了。”

“你姐夫一年前曾同我說過宛氏已對燕國虎視眈眈了。”

“因為宛靖領土離荊城很近,荊城主一面知曉他們缺少糧食和衣物,一面又想照顧城中商人的生意,便歡迎他們入城采買。可百姓們都說,宛靖去采買時明裡暗裡總喊着要将荊城占為己有的話。城主便來信禀明過此事,你姐夫也一直提心吊膽。”

“如今想想,宛靖一直不出手,也隻是礙于燕國與華紀交好,若不然依他那兇狠的性子,早就攻破荊城了。”

說完她歎了口氣,“如今這條人命倒恰好給了他們機會。”

至于北堂禹,遠在東面,又怎會知曉西面的一舉一動。

順着她的話深思,朝顔倒是也能猜出宛靖是個兩面三刀的狡詐小人。他假裝效忠,實則背地裡暗度陳倉,早早計劃着擴大自己的領地。

朝顔在想,北堂禹他既身為君王,縱使多麼在乎情義,也會對宛靖有一定的忌憚之心。

再者說宛靖若真有實力為何不直接推翻北堂禹自立為王,反而來攻打燕國邊境,他又不是不知曉華紀與燕國交好,兩國之怒,他抵禦不了。

她忽然想到一個奇怪的方向。

或許宛靖本意不是攻城,而是旁的什麼?

北狄之人在燕國喪命一事兩方各有說辭,不論如何都要弄清事情真相再做打算。

“凡事皆有利害,宛靖既然說給我們五日時間,便證明他不是傻子,我不信他會因為一條人命與兩國結仇,他或許另有所求。”朝顔十分嚴肅地看着眼前女子,一語道破事情真相。

“若不然派我試一試。”朝顔方才腦中閃出這句無畏的話,直接說了出來:“試試能否不費一兵一卒解決此事。”

聽完這話朝弦緊緊皺起了眉頭,即刻反駁:“不行,我不放心你,路途遙遠你又沒經曆過此事,我又怎敢拿你的性命開玩笑。”

朝顔的确沒親身經曆過,但她前世在普桑時,每每衡無倡打了勝仗,那些宮人們都會在私底下不斷誇贊訴說衡無倡是多麼英勇神武,料事如神。久而久之她也漸漸明白對于君王來說,家國安定,赢得民心才是最重要的。

再者說她重活一世,靠着這段時日看了些史書,對行軍作戰之事亦略懂一二,或許也能盡些綿薄之力。

知曉朝弦怕她出事,她便安慰着自己不會獨自前往,“堂姐,若你實在不放心,我可以帶婁卿旻一齊去。有姐夫在,你定聽過他從前為華紀立下的種種功績,他也有兩個武功高強的侍衛護身,我相信,若帶他去定能幫燕國扭轉乾坤!”

“你就如此信任他?” 朝弦凝望着她,問道。

“沒想到多日不見,你二人的關系倒是愈發好了。”

朝弦兀的想到朝顔方才的話,又冷臉看她一眼,那眼神似乎又在不滿她直呼其名諱,有失禮節的舉措。

朝顔眨了眨眼,滿不在意地笑笑,找了個好借口:“畢竟他幾次三番救我性命,如此大恩大德,我總不能知恩不報,故意疏遠,待人如猛獸吧?”

朝弦被她這幾句玩笑般的頂嘴弄得心緒上上下下,臉上的憂慮也逐漸消散,被一抹笑意替代。

轉而擡起手臂,指節溫柔地勾了一下朝顔的鼻尖,又陷入沉思。

總歸是替燕國做事,不論成與不成都是朝顔的心意。

萬一真的阻止了這場戰亂,百姓們也免去一次颠沛流離之苦。

想到此處朝弦釋懷地點了點頭,“罷了,若是你打定主意要帶婁少傅去,也确實可以一試。但是你也要聽我的,多帶幾個暗衛,不然我不放心。”

朝弦還記得朝顔初入宮那日太醫幫其換藥時,那血肉模糊的裂口,看得她直心疼。自己身為她為數不多的親人,怎能讓她一而再再而三受傷。

念在多一個人手便多一條出路的份上,朝顔也樂呵呵地答應了她。

于是二人又将此事禀告給燕融,燕融先前帶過幾次兵,知道戰争的殘酷無情,此刻有人主動請纓,還說要不費一兵一卒,他當然樂意之至,而後調派給朝顔一千人馬以備不時之需。

此事非同一般,事關性命,須做好兩手準備。

隔日一大早,燕融專程派人給婁卿旻送了帛書,請他一同前去。

婁卿旻手下在許多地方都安插着自己的眼線,便也知道邊境之事。

華紀本就與燕國交好,此刻燕國國君有求,他身為華紀使臣能幫則幫,不會拒絕。

暮商已在案前研好磨備下布帛,婁卿旻剛準備給燕融寫回信,便見羽堇來此拜訪。

羽堇奉朝顔之命給他帶了幾句話,也是邊境之事,聽完便皺了眉。

他原以為燕融派自己去邊境便夠了,不想也要朝顔親自涉險。

婁卿旻特意給二人各自寫了一封帛書,讓羽堇交到他們手上。

下朝之後燕融便一股腦地待在朝官批奏百官的奏折,其中有幾個人上奏之事也跟荊城有關,訴說着多麼擔心多麼恐懼,但偏偏衆人都想不出任何好辦法,隻想着如何求救兵救燕國。

他看了隻覺得燕國養了一群飯桶,除了已去邊境的趙成延與司馬将軍,無一個能真正派上用場。

就在他怒急攻心,準備罵人時,宮人說婁卿旻的答複來了,他急忙打開看完後,煩悶的心情也愉悅起來,對婁卿旻誇了又誇,還特意賞賜了些财寶以贊揚婁卿旻的勇氣可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