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不逝愛河[娛樂圈] > 第74章 第74章

第74章 第74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玩上瘾了,他的臉被揉得發紅,祁言卻不說什麼,隻是緊緊盯着她看。

他突然笑了,拉住李蘊的手,“很奇怪,我即相信你能照顧好自己,又擔心你照顧不好自己 ,是不是很矛盾?”

李蘊搖頭:“不矛盾,你知道為什麼嗎?”

祁言問:“為什麼?”

她暫時無法準确描述這種心理狀态,隻好籠統地回答道:“一定是因為你太喜歡我了。”

沒想到祁言煞有介事地點頭,認真地說:“你說得對,我真的太喜歡你了。”

李蘊笑笑,拉着他從轉角走出來,去追她爸媽。

祁言的墨鏡被塞在她長毛衣開衫的大口袋裡,他拉起圍巾擋住一點臉,那句“應該是我愛你”也被擋去一半。

但李蘊還是聽見了。

進入安檢通道前,他們做了最後的告别。

爸媽交代完,祁言拉着她的手轉過去說話。

“别把自己逼太緊,我已經讓認識的朋友打聽了。這趟旅程你就當做為了放松身心,别有壓力。”

和人相處,并不是做閱讀理解,許多時候并不能看見像是“魚眼睛裡閃過詭異的光”這種東西。

但這一刻,李蘊從他的目光讀出了關切和愛,通過視線傳遞的感情把他們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她第一次真切地體會到,什麼叫“對視是人類不帶有情.欲的接吻”。

克制着想吻他的沖動,李蘊最終在爸媽的注視下抱了抱他。

“放心,我肯定不會為難自己,有你們在背後支持我,我很有信心。”

“還有就是,我也愛你。”

……

“李女士,入住辦理已完成,這是你的房卡,在506房間,我來為你帶路吧。”

甜美的嗓音打斷李蘊的回憶,她回神說了句謝謝。

跟着前台小姐姐坐電梯上樓,進入506房間。

行李會有禮賓部的服務生在稍後送上來,李蘊放下包,站在窗口,眺望遠處。

她見過斯德哥爾摩的夏天,好像遊離在繁華和蕭條之外,有充足的陽光、有序幹淨的街道、無處不貫徹韋斯安德森美學的彩色建築,吹着湖邊不冷不燥的微風,卻不叫人發自内心覺得溫暖,特别對于中國人,能感覺到“總是一個人”的孤獨感。

冬天的斯京,就是印象裡的北歐童話城。

永遠的雪夜,永遠有大氣漂亮的房子,從潔淨的玻璃窗裡透出水晶吊燈折射的光,永遠有金黃的烤雞,一整隻趴在白瓷盤上,被端上燭光晚餐的桌子,街道上永遠有亮着的雪花燈,永遠有一個集市,賣着熱氣騰騰、散發肉桂味道的煮紅酒。

門鈴響起,是服務生來送行李。

李蘊把目光從河對面克拉拉教堂的淡綠色尖頂上收回,打開門接過兩個行李箱。

從小号箱子的衣服堆下面,翻出一個白色文件袋,裡面裝着當年參加夏令營時簽的合同。

合同前半部分,是對遊學過程各種服務和責任的規定,後半部分,則是遊學14天的具體安排。

14天總共去了三個城市,斯德哥爾摩、哥德堡和哥本哈根。

如果她的記憶沒出錯,遊學團在每個城市都有一天自由探索時間,會有團裡的老師帶隊,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去不遠處探索。

李蘊在團裡有個關系不錯的旅遊搭子,她們都是京市人,自然分在同一個自由日活動小組。

某個自由日,搭子腸胃極度不适,留在酒店卧床休息,李蘊就落了單。

她不想和團裡其他小孩接觸太多。

——小孩子,特别正是小學、初中這個階段,是樹立自尊和自信最關鍵的時期。

他們不會像成人那樣,靠打量他人的穿着,在心裡打上一個代表着對方家庭條件優良中差的分數,然後表現得若無其事和對方相處,或是看透在外條件根本代表不了什麼,自然相處才是真的。

他們會大咧咧炫耀自己家裡經濟良好,“我的鞋要兩千塊”,“我家住三層别墅,後院帶泳池那種”,然後問别人“你吃過米其林嗎,我覺得那餐廳也就那樣”,遇見條件比自己略差的,就用語言表示鄙夷,要是條件差太多的,還會加上行動上的遠離。

國際夏令營的費用不低,願意花錢讓孩子來的家庭非富即貴,本來就早熟。

況且一個團裡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同地區的學生自然抱團,遊學團的日常狀況可想而知。

李蘊從小就覺得同齡孩子幼稚,對攀比炫富的行為更是反感,所以即使落單在酒店周圍閑逛,也不願加入其他小組。

遇見奧羅拉就是在那天。

午後,李蘊獨自一人離開酒店,随機坐上最近一趟有軌電車,又随機在某站下車。

歐洲的建築對不懂的人來說,見多了就都長一個樣,李蘊随便拍了幾張照片,就進商店購買紀念品去了。

北歐有不少河流湖泊,處處能看見停着船和遊艇的港口碼頭。繞過一棟棕灰色的房子,停着幾艘白色遊船,有天鵝勾頸梳羽的開闊水面出現在眼前。

天氣變幻,細雨落下,在水面蕩出細碎的漣漪,濺起的水珠像是煎蛋時蹦出的油點,聲音也像,湖邊欄杆摸上去濕漉漉的,散發出一股鐵鏽味。

李蘊停在走廊下,把帶着雨珠的傘收起來拿在手裡。

她想找個地方坐會兒,避過這場雨。

前面的街邊立着一塊手寫廣告牌,雨水沖濕上面的粉筆痕迹,深紅深綠和黯淡白色的花體英文看上去複古味十足。

挂在水泥牆外的咖啡店招牌,像玩具縫線處的商标。

國内很少看見這麼有格調的獨立咖啡店,還是以星巴克為主的連鎖店,更能代表一個人的品味高端和消費能力不俗。

李蘊走過去,隔着潔淨的玻璃,沒看見想象中椅子上坐滿商務人士,打電話、談生意、做方案的場景,而是零星幾個人,在一個穿淺藍色連衣裙、棕色頭發的白人女孩帶領下,參觀牆上挂着的不同照片的畫面。

在窗外看了片刻,李蘊推門走進去。

咖啡店的店員聽見聲音,看過來,露出個友善的笑容。

“美式8克朗一杯,拿鐵10克朗一杯,但如果今天你做奧羅拉的觀衆,就能免費品嘗我們的美味咖啡。”

她擡手示意李蘊看那個引導遊覽的白人女孩,表示她就是奧羅拉。

奧羅拉送走上一批觀衆,笑吟吟走過來,身上帶着歐美年輕女孩獨有的、青澀與成熟恰當混合在一起的微妙感覺。

她比李蘊高出半個頭,找店員要了一杯拿鐵和一杯白水。

把拿鐵給李蘊,她歪頭笑說:“我今天攝入的咖啡因量,已經足夠我熬好幾個大夜了。”

奧羅拉擡手,李蘊欣然跟上她的腳步,在她輕聲細語的講解下,了解了這個小照片展的背景。

奧羅拉8歲生日時,作為禮物,收到外公送的一台二手相機,裡面留有外公年輕時在火車上工作,經過沿線城市拍到的照片。

有人、物和景色,每張照片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外公把這些當睡前故事講給她聽。

這讓她對古早照片産生了興趣,半年後,奧羅拉在跳蚤市場買回來第二個二手相機,裡面同樣留下了前主人的不少照片。

探究這些照片背後的故事,成了她生活裡最大的樂趣。

她想或許有人和她一樣,也願意聽聽别人的故事,于是從所有照片裡選了一百張,寫出背後的故事,租下這間咖啡館,辦了一場小小的個人照片展。

參觀結束,李蘊征得同意,為她和後面的照片牆合影,作為紀念帶回國内,前幾年偶然翻到這張照片,才寫出《野柳》的初始大綱。

奧羅拉是《野柳》的原型,所以找到奧羅拉,就能證明《野柳》的原創性。

很可惜的是,她已經想不起來,遇見奧羅拉的那間咖啡館了。

現在唯二的線索,就隻有合同裡附着的遊學路線,以及那張照片。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