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懷亞特在羅切斯特建立了指揮中心,正式提高了這次叛亂的級别。肯特郡爆發叛亂的消息很快傳來,政府馬上在倫敦招募600名士兵,由年逾八旬的諾福克公爵托馬斯·霍華德率領前往鎮壓起義。】
【最初諾福克的軍隊(也稱“白衣軍”)在魯特姆擊敗了小股起義軍,但是第二天,他手下的士兵在進入羅切斯特的橋上倒戈,他們表達了對起義軍的同情,并且聲稱“我們都是英國子民”。】
諾福克公爵真是老當益壯,一些貴族暗暗羨慕起來,在如此動蕩的時期,諾福克公爵竟然那麼長壽,而且還能受到新王的重用。
【這些倫敦人的背叛行為無疑提高了懷亞特的信心,這時的起義人數已經達到了2000—3000人,接下來的計劃是緩緩向倫敦進發。2月3日,懷亞特武裝進入薩瑟克,并在那裡停留了3天,而此時,行動貌似一切向好,實際上危機的開關已暗中觸發。】
【盡管很多貴族對懷亞特的請求有同感,但他們并沒有給他提供支持而此時瑪麗女王正在集結軍事力量。瑪麗為捍衛自己的地位積極采取行動,她前往倫敦市政廳發表演講,呼籲倫敦市民施以援手,最終有20000人自願組成民兵鎮壓叛亂。】
【2月6日,懷亞特離開薩瑟克,經過位于金斯頓的橋梁進入海德公園,第二天和政府武裝發生了小規模沖突。離開公園後,叛軍向東行進,在查令十字大街損耗了部分兵力後沿着弗利特街繼續前行。】
【途中,他們高聲呼喊着對女王的忠心,眼前發生的一切讓站在家門口觀望的市民一頭霧水。政府軍故意放任懷亞特一行人繼續前進,引誘他們進入陷阱。威廉·霍華德手下的士兵在勒德門攔截了反叛軍,懷亞特被迫撤向坦普爾酒吧區,而等待他們的則是彭布羅克伯爵的騎兵隊。】
【幾次交鋒後,政府軍派來一名使者,要求懷亞特馬上投降以避免更多的流血犧牲。寡不敵衆又遭到出賣的懷亞特最終讓步,他被帶往白廳宮,随後押往倫敦塔。沖突中約有40名叛亂分子被殺。】
【就這樣,叛亂結束了,簡格雷女士也成了衆矢之的。因為她的父親薩福克公爵是這次叛亂的主要謀劃者之一,他的行動将女兒送上了斷頭台。】
【盡管簡·格雷本人未曾參與謀反,但她被新教反叛者視為領導核心,對天主教政府産生了威脅。瑪麗将這位表親判處死刑。為簡送行之時,瑪麗試圖強迫簡皈依天主教以拯救她的靈魂,但是笃信新教的簡拒絕了瑪麗的要求。】
【1554年2月12日,簡和她的丈夫諾森伯蘭公爵的兒子吉爾福德被處死在塔山。被砍頭前,簡親眼目睹了丈夫被砍掉腦袋的屍首被人搬下斷頭台。被蒙住雙眼的她艱難地找到了斷頭台,随後從容死去,她留下的遺言是:上帝,我将自己的靈魂交給你。】
查爾斯布蘭登暗罵女兒女婿的愚蠢,沒有那個本事卻敢去謀算王冠,是嫌自己身上的腦袋太過牢固了嗎。
他狠狠瞪着自己的女兒,準備親自上手教育一下自己的女兒,起碼得讓女兒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還有那個女婿也不能要了。
凱瑟琳威洛比嘴角抽搐,感歎自己的繼女和繼女婿膽大包天,她暗自下定決心,等繼女結婚後一定要離他們一家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