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苑書院門口,青袍男子長身玉立。
他身後還有兩人,各手捧一方托盤,托盤上整齊堆放着長約兩寸的木簡。
“請諸位井然有序進入書院,進門前須得從此處領取号牌,屆時将根據号牌上的數字公布考核成績。”
“請妥當保管号牌,在成績公布後登記并歸還。”
衆人齊聲稱是。
手捧号牌的兩名青年分别立在大門的左右兩側,考生排成長隊緩慢前進,領到号牌後在小童的引領下前往考場。
号牌上的數字不重複,且随機發放。
杜青棠領到的号牌上刻着“十八”,她将号牌貼身放好,曾一同避風的少年看向她,二人的視線短暫交接,随小童前往考場。
因考生人數衆多,考場分為甲、乙、丙三間,杜青棠在乙考場。
考核所需的筆墨紙硯由書院提供,杜青棠将它們按照習慣擺放,着手磨墨。
磨好墨,體型清癯、須發花白的教谕帶着厚厚一沓宣紙,信步走進考場。
他不多廢話,直截了當地表示:“開考後不得東張西望,左顧右盼,發現者一律按舞弊處理。”
他頓了頓,又道:“不過每個人的考題都不一樣,你們看了也沒用。”
考生們:“......”
杜青棠:“......”
一百多人,每人兩道題,意味着有二三百道内容不同的考題,不愧是享譽全國的大書院。
考場内尴尬無聲流動,教谕渾然不覺,神情自若地分發考卷。
杜青棠拿到考卷,兩道題分别是四書題和五經題。
她先是粗略掃一眼,大緻判斷難度,心裡有了底,然後才在草稿紙上動筆。
......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1】
出自《論語》的學而篇,意思是治理一個大國的道理是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财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2】
如何領導一個大國,應當從以上三方面入手。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得先腳踏實地,修身齊家,方能成為千乘之國的領導者。
上來就是與治國理念相關的題目,若是旁人,多半會慌得自亂陣腳。
可杜青棠是誰?
她常年接受思德毛概馬哲的熏陶,經曆三次科舉考試,從縣試到殿試,類似的考題做過成千上萬,這種四書題還真難不倒她。
杜青棠提筆起草,很快寫完一篇長達四百字的四書文。
接下來是第二道五經題。
“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立義以為土地;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3】
這道題就更簡單了,直接從忠信、道義和知識方面入手。
杜青棠很快寫完一篇長達三百五十字的五經文,略作潤色後謄寫到考卷上。
謄寫完畢,她看向前方計時用的沙漏,時間已經過去大半。
教谕:“答題完畢可自行交卷離場。”
杜青棠又檢查一遍,确認無誤後選擇提前交卷。
也是巧了,剛走出考場,有過短暫交集的少年從隔壁出來。
與杜青棠四目相對,少年抿嘴一笑,露出兩個不甚明顯的酒窩:“好巧,你也交卷了。”
杜青棠颔首示意,取出号牌捏在手裡:“時間還早,不如你我同去放榜處等候?”
少年欣然應允:“善!”
二人便相攜前往立于書院大門内右側的放榜處,尋了個避風處站定,耐心等候。
約摸一炷香後,考生們陸續交卷,三五成群地來到放榜處。
“我的考題是策論和試帖詩,試帖詩還好,策論頗有些難度。”
“原先我還打算拿下前五,免去來年束脩,看來是不成了。”
“無妨,能通過就好,書院每月一小考,兩月一大考,隻要一年之中集齊三次前五名,便可免去次年的束脩,咱們還有機會。”
“完了完了,我的五經題好像寫偏了!”
“我好像也是。”
杜青棠立在告示牆後,将考生們的神情盡收眼底,或勝券在握,或氣餒萎靡,再回憶自己的兩篇文章,在心底默默估量。
杜青棠看向旁邊的少年,猜他也是奔着前五名去的。
這年頭出身富貴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讀書人家境普通,甚至是貧寒。
如果可以進入群英雲集的清苑書院讀書,還能免去一整年的束脩,為家中減輕負擔,想來沒有人會拒絕。
......
另一邊,待考生盡數交卷離場,教谕們整理好考卷,立刻緊鑼密鼓地批閱起來。
在座十數位教谕大多年過半百,學識閱曆豐富,文章良莠一眼便知。
“詩作得不錯,可惜策論華而不實。”
“這個二十六号兩道題都答得挺好,從點到面十分周全。”
“讓我看看......嗯,的确不錯。”
“錯了!全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