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元九年殿試一甲第一名,青州縣宋策!”
兩側後者的鴻胪寺官得命小跑至台階之下,同聲唱道:“順元九年殿試一甲第一名,青州縣宋策!”連唱了三遍。
宋策身子一震,簡直不知道該做出什麼反應。雖然對他來說,這隻是一方小世界,可他在此刻得天子欽點為狀元,于萬千讀書人中奪魁于頭名,殿試第一,三元及第!這是何等的榮耀!一時間各種複雜心緒齊齊湧上心頭,将宋策定在了原地。
方才唱名的兩名鴻胪寺官來到宋策身前,笑着說道:“新科狀元,請随我等入殿跪見天子。”
此時集英殿内走出兩名宦官,尖聲喊道:“宣新科狀元宋策進殿就拜!”
宋策定了定神,擡腿步入大殿内,此時殿内唱名的官員已經退出去了,兩側除了朝廷重臣外,隻他一個人站在了集英殿中央。
“青州縣宋策拜見陛下。”
“好,好,好!不愧是我大曆朝最年輕的三元士子!果真一表人才!”順元帝連說了三個好字,又問道:“狀元公可有家室?”
“回禀陛下,微臣已經成親,如今娘子已有身孕。”宋策認真道。
“好!那往後狀元公可要運用所學為我大曆效忠,給你以後的孩兒做個表率!”順元帝雖然一早就知道宋策成了親,但見他并未有絲毫隐瞞,且無攀附之語,更是朗聲一笑,又說了幾句勉勵的話,宋策跪拜後退至一旁,順元帝接着命宦官宣榜眼和探花進來。
一同進來的榜眼瞧着年約三十,叫孫成明。他是皇後娘娘母族孫家長房嫡長子,整個人看起來很是斯文,二人在中式宴中也曾交談過幾句,是個十分正派的文人。
探花郎乃京城人士,先前茶館唱名時排名第七,姓秦,名望服,年紀瞧着隻比他虛長幾歲,形貌昳麗,絲毫不堕探花郎的美名。
宋策知道此人頗有些來曆,他乃是二皇子側妃的兄長,不過并非一母同胞,但也是秦側妃的母親親自撫養長大的,兄妹二人關系極為親近。
一甲三人恭敬地站在一側,等傳胪大典正式結束後,文武百官恭送順元帝離開。
集英殿外禮樂再起,宋策在宮人的服侍下穿戴好朝廷賜予的狀元袍、冠帽等,榜眼、探花皆換新裝,帽插宮花,準備開始禦街誇官。
對于所有的新科進士來說,禦街誇官是足以光宗耀祖的榮耀時刻。他們雖然不及三鼎甲那般耀眼,那也是難得能接受萬民朝賀的時刻了。
三鼎甲在鼓樂儀仗的擁簇出了皇宮正門,門外已有高頭大馬披戴紅花候着狀元、榜眼和探花三人。
最前方的馬匹自然是屬于狀元宋策的,此時馬匹右側站着兩個十分眼熟的人——宋策的座師:蘇長行和趙士修。
宋策見狀連忙上前行禮,口稱老師。
蘇長行笑着點頭還禮,道:“今日老夫忝為三元及第狀元公禦馬,能有如此學生,是老夫之榮幸。”
宋策口稱不敢,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禮。
趙士修也上前一步,笑着說道:“狀元公風光無限,老夫深感欣慰,此馬是老夫令人親自挑選,性情溫順,狀元公自可放心。今日便由我這個老人家扶着狀元公上馬,也好讨個好彩頭。”
宋策連稱不敢,在二位座師的堅持這下才翻身上了馬。
三鼎甲的儀仗隊在皇城禦街上走過,街道兩邊站滿了圍觀的人們,争相往前擠着,就為了看狀元、榜眼和探花一眼。
再看到今科狀元如此年輕俊秀,榜眼斯文正派,探花郎更是容貌昳麗,百姓們興奮極了,呼聲高昂激動,争相抛着鮮花朝着三人身上扔了過來。
“宋小狀元!”“孫榜眼!”“秦探花!”百姓的呼喊聲此起彼伏,見到狀元公望過來的目光,百姓們都沸騰了,雙手揮舞大喊:“看過來!宋小狀元!”
禦街誇官因奉有陛下聖旨,所以不論什麼官員,得知誇官駕到,都必須撩袍跪迎,再向聖旨叩頭,高呼萬歲。
等在皇城禦街上走過一圈後,鼓樂儀仗隊須将狀元、榜眼、探花三人送至家門口,先去的自然是宋策和杜甯晚二人租賃的那處小院。
樊掌櫃一家得了此等喜訊之後連忙緊急抽調鋪子中的夥計在院門口相迎,樊娘子一早給杜甯晚準備的兩個丫頭此時也派上了用場,高高興興的扶着杜甯晚在小院門口迎接狀元公的到來。
宋策騎着大馬一路到了夫妻二人租賃的小院處,他遠遠見杜甯晚正在門口等着自己,打馬上前後翻身下馬,幾乎是疾走着來到杜甯晚面前,深拜了一禮,多謝娘子相伴扶持之恩。
拜過杜甯晚後又行禮謝過樊掌櫃,感受着四鄰們豔羨的目光,樊掌櫃絲毫不敢拿喬,連忙深行一禮,隻道不敢得狀元公一拜。
等禦街誇官的熱鬧散去之後,宋策攜着杜甯晚一道回了院,隔絕了所有或探究或豔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