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市井養老日常 > 第45章 永興

第45章 永興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村正甫一聽舍地改種胡麻卻是當即反對。

汪點德正待與他細說,卻聽得一陣快馬馬蹄震得牆面直落土灰,吓得一懵,再看村正也變了臉色。

兩人跑出屋子,卻見村人聞聲聚集,那騎馬的差役掃視過人群,才揚聲道:“天不假年,先帝于元守四十八年夏駕崩,茲告天下。前有誠王聰慧仁德,深谙治國之道,即刻領聖命繼位,改年号永興,三十日内禁行嫁娶,望衆周知。”

皇帝駕崩,需得八百裡加急通報,而大王村距盛京千裡之遠,便是快馬加鞭,也得三日餘才能抵達。

于村人而言,高位之人還不如地頭收成重要,倒是聽得熟悉的“誠王”,登時面面相觑。

村人如此,村正卻不能不穩,見差役通告完,連忙摸了幾錠碎銀上前躬身塞到他手中,“差爺辛苦,還請吃個茶再回盛京複命。”

差役神情淡淡,暗自掂了掂重量才滿意地“嗯”了一聲,揚了揚缰繩,待村正退開,才揚鞭疾馳而去。

誠王繼位便稱永興帝,村正憂心這位帝王不會叫農戶好過,思及汪點德提議胡麻事宜,卻再生不出半點兒拒絕之意。

大王村六十八戶,田地合計兩千畝,地稅三十取三,整村需得上繳五百五十石生稻或生麥,若以銀代,需得一百九十八貫錢。

若以胡麻換錢,倒是隻需騰出一百三十二畝地來種,餘下的田地隻管正經種糧,若無天災,地産足夠各家整年嚼用。

就是不知老汪家能不能吃得下百多畝地産出的胡麻……

“德子随我進屋再談。”

聽得村正顧忌,汪點德卻是覺得自家能吃得下。

七、八千斤生胡麻,按瑛娘算法頂天兒也隻能得個三千出頭的油,油是好油,這般重量在城頭該是随便一賣就能銷掉,若油香能讨富戶喜歡,指不定三千多斤還嫌不夠!

“隻是吧……瑛娘手頭隻有五十來斤胡麻種,下一季隻夠種個六十來畝,她還得給自個兒那五畝地留些種,能分給村裡的就更少了。”

種不夠确是個問題。

村正眉頭緊蹙,轉念一想,卻是算出了汪點德手頭的存備。

“你那兩百斤也不夠買賣,不若今年便先舍些給村頭做種,待來年再鋪開攤子做這門營生?”

“……”汪點德瞠目結舌,險些沒忍住大罵村正死不要臉。

那可是二百斤胡麻!再少也是八十斤油了!叫瑛娘拿去雜貨鋪子代銷,出手就能得利十九貫錢!

“誠王繼位,我們的日子怕是不比以前好過。德子,你就舍這一年的利,叫村頭種上一百五十畝,來年收成三千六百斤,不緊夠你賺更多了嗎?”

一百五十畝地需種一百二十斤。

瑛娘今年攏共收成二百四,舍去一半,餘下的他也能小賺一筆。

若整村種上一百五十畝,來年收成制得香油,出手便是三百四十多貫純利,如此算來,倒是比今年摳搜着舍不得種更賺!

汪點德冷靜下來便算明了這筆純賺的賬,眼珠子一骨碌轉,便将話頭推給了瑛娘,“村正找瑛娘說說?這胡麻是她從城頭尋摸來的新鮮兒,她若點頭,今年這營生我便先舍出一半來惠濟村人。”

村正倒沒覺得這事兒會被瑛娘阻撓,應言去了老汪家,得了瑛娘允諾,便直接從村中公賬支了三貫錢與她。

瑛娘訝于村正決策之快,倒也沒問村人是否知曉此事,接了錢收好,隻道:“我那幾畝地都是阿爺與爹爹叔叔侍弄的,胡麻種植事宜村正隻管去問我阿爺。”

“成。”

村正自然也不寄希望于瑛娘,嗅着胡麻純粹的油香,臉上終是挂上了些許笑意,熟門熟路找上汪木匠,閉起門來又是一通商量。

村頭的事兒瑛娘沒興趣知道,扭頭又去處理今年新收的蓼藍枝葉。

栀黃、茜紅、茜粉都已備齊之後四年的用量,花青便也按一千五百扣的量來制取。

除了蓼藍,村人送來的桂花、幹栀也多,瑛娘兩頭忙碌,隻得叫玥娘跑腿告與各家來年不必再存栀子果兒,又叫了雲氏與何氏幫手蒸花露,這才趕在十月下旬處置完所有用料。

昨年瓷器特意定制了五年用量,今年閑來奮起,眼下倒隻剩四百個“槐”字細頸瓷瓶空置。

可惜硝石制冰未及施行,來年所需的口脂也沒能煎制。

瑛娘深覺一日十二個時辰也不夠用,忙過晌,進城交付确是再不能拖沓,踩着十月尾根兒,打了一罐今年新出的柿子醋作禮,這才拉上汪點德與他制得的四十八罐胡麻油一路進了城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