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市井養老日常 > 第41章 冷清

第41章 冷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能!能!”

徐氏心頭爽了,這才去找汪點德和林氏說話。

自打三房一家子、四房兩個侄子進了城,林氏這心頭便着實氣不順。

徐氏懶得瞧她這小氣吧啦的樣子,也不提此前瑛娘說過空閑時要教二房做些小食的話兒,隻叫汪點德先歇了去城頭叫賣的活兒,“那菽乳暫時不好賣便罷了,歇上一歇,待得十裡八村的鄉鄰喘過這口氣兒再說。”

汪點德本就心重,眼下雖不至于為汪連讀書花用發愁,但手頭銀錢縮減,再看其他兄弟都比他強,他心頭便有些不好受。

且不提大房、四房。

如今三房在城頭租了鋪子,每日忙得恨不能一個人掰成兩份勞力來使,因而便是一月租子三兩銀,那掙來的也比從前支攤子時翻了少說兩番。

汪點德粗略算了一算,光靠這面鋪子的盈收,三房一年幹上十來個月就能分到少說五十好幾貫,更别說三房那侄兒媳還巴着瑛娘做着口脂買賣。

這倆月汪點德沒叫汪會出去,自個兒挑了擔子在城頭叫賣,時不時就能碰上幾個認準了方氏買口脂的娘子,聽着說是“一瓶隻要三兩銀”,也不知道瑛娘收了她多少、叫她掙去了多少。

瑛娘可沒少做口脂,便是一瓶叫她賺個半兩,那幾百瓶的盈收也以百計了。

這筆進賬公中可沒與方氏分利!

汪點德越想越覺難受,臉上難免帶出了些情緒,直與徐氏怨道:“娘,我心頭堵!”

都是自個兒生的,徐氏怎能不了解汪點德的想法?

聞言一歎,索性掰開來與他細說:“老二,眼皮子可不能這般淺!你别光盯着老三掙得多就怨!是!老三家的現在是掙得多,光這倆月就交回公中五十兩。可如今老三一家子、老四家兩個小的都轉了商籍,百年内再無複農的可能,你大哥屋裡又是那樣,将來我跟你爹不得靠你和小老二養老?公中的銀錢、田地不得多分些給你們?”

“還有小老九。他有福氣,能讀書,一應花用由公中出。可讀書是那般簡單的嗎?眼下還隻是開蒙,讀個兩年再往正經學堂裡送,到時一年束脩就得好幾兩銀,還得穿衣吃飯、買書買筆、送節禮、交好友,那讀書人是十幾二十兩就供得出來的?”

“且不說那等長遠的,就說你手頭捏着的菽乳方子,眼下掙不來錢,來日也掙不了麼?娘隻是叫你緩緩,等大家夥兒把日子重新理順咯再做!”

汪點德當然明白。

早在汪點柱放棄再生時,他便知道為二老養老的擔子要落在他的身上了,眼下得了徐氏準話,才覺心頭那口氣散了些。

可他不好說自己還惦記着侄兒媳那點盈收,扭捏半晌,才又試探道:“娘,我閑不住,能不能叫瑛娘再想個法子?”

徐氏瞪了他一眼,“閑什麼閑?家裡頭四十畝地,瑛娘那兒還有五畝,恁多地不夠你種的?要麼再買幾畝?!”

“娘!我哪兒是這意思啊?”

“行了!瑛娘可是你親侄女兒,她能叫你虧着?隻管跟你爹你兄弟把那地頭侍弄好,等今年忙過了,少不了活兒叫你幹的。”

話說到此,汪點德哪兒還有什麼不明白?樂得一呲牙,再顧不得什麼心氣了。

“那我忙去了!”

家裡少了汪文、汪武,别說瑛娘不習慣,就是汪木匠和幾個兒子春耕下地也覺有些吃力。

好在如今公中不缺錢花,汪木匠不想叫家裡頭這些個女眷也下田,便支使汪會去城頭租了頭耕牛來,好歹省下了不少氣力,便是多了瑛娘那五畝地也隻忙到了三月底。

三月底,恰是瑛娘最忙的時候。

今年沒得汪文、汪武幫手,瑛娘隻能叫玥娘跑腿,所幸村頭各家老小都清楚瑛娘需用哪些東西,忙完地頭的活兒就上山尋摸,隻待玥娘上門招呼過,他們便一籮一筐的送來老汪家好叫瑛娘結錢。

倒是先頭幫忙的六個半大小子都沒再來,隻托家裡頭的人傳了信,說是那魚丸、魚羹的買賣做得順,他們想多費些心思把這營生盤活。

小本買賣分六股也沒甚掙頭,但大王村臨近豐縣,稍遠些還有府城,六個小子不怕吃苦,幹脆分成兩夥兒在豐縣、駿陽府往返,一日算來也能掙得六七百文錢。

就是那魚不夠耗,他們便又琢磨着再拉些人來幫忙,最好能在村頭開塊荒地來蓄水做池塘,再想法子弄些魚苗來養着,好給他們供給。

授人以漁,瑛娘自然樂見其成,隻與那幾家傳信的人笑道:“隻叫幾位哥哥安心做,我不會多想的。”

這幾家确是怕瑛娘不好相與,聞言也是松了一口氣。

“多虧瑛娘幫忙,不然家裡頭今年怕是撐不到秋收了。”

“是呀!哪敢想我家小子能掙回來錢呀!虧得瑛娘不計較!”

“險些給忘了,我家小子還捎了别的話兒……瑛娘還需用那魚腹裡的東西麼?家裡頭挑了那大個兒的給曬幹,眼下也是存了不少,若要,一會兒我就給你送來。”

花青少不得膠飛,曬幹的魚鳔也易存,瑛娘便點頭應了:“需用,嬸子隻管送來,多少都要。”

那婦人樂得咧嘴一笑,心道自家小子就是出息,别家想不到的他都能想到,這不,錢可不就叫她給掙了?

結了花錢,目送幾人離開,瑛娘轉身回了院子。

膠不急用,四月急需交付的槐花香露和艾綠、栀黃、二色茜紅卻得抓緊了做。

沒有汪文、汪武幫手,瑛娘一個人可搬不動天鍋,好在林氏心頭挂着秋收後農閑時得靠瑛娘想法子再尋一門營生,見瑛娘做得吃勁兒,嚷嚷着“放着、放着”,便自個兒上手幫忙了。

有人搭手,瑛娘自然不會拒絕,索性又叫上了何氏,教她注意火候加水、添花。

“二嬸、四嬸安心與我做幫手,待七月、十月的香露交付,我再一道與你們結工錢,過年時也少不了大紅封,指定不叫二位嬸嬸虧着。”

過年時瑛娘給汪文、汪武兩兄弟的紅封可沒遮掩,林氏一聽便樂得直笑,偏何氏瞎客氣,不待她出聲就連連擺手拒絕。

“都是些不費勁兒的活計,瑛娘何須與我們做嬸嬸的這般客氣?”

林氏偷摸翻了個白眼,又不好再說不讨喜的話來叫瑛娘誤會她不樂意幫手。

好在瑛娘隻笑了笑便忙自個兒的去了。

等她走遠些,林氏又白了何氏一眼,“哼”了一聲,才去竈間搬了些柴火來,“瑛娘給多給少都是心意,你不收我收!少說那些瞎客氣的話來壞感情!”

何氏懶得理她,加了兩把柴,又換過滴露的瓷瓶,撿了繡簍子坐到矮墩兒上繡起了花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