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鳳儀宮。
已是醜時,鳳儀宮内還亮着兩盞燭火,柳後躺在床塌上,翻來覆去的睡不着。
“娘娘,娘娘。”一個宮女敲響了内殿的門,本就睡不着的柳後立刻被人服侍下了塌,招呼宮女趕緊去來門。
“怎麼樣?”那宮女一路跑來氣喘籲籲,呼吸都不勻,柳後急得都沒讓她行大禮,眉間早已皺成一團。
“恭喜娘娘,是個公主!嫣貴妃已經死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柳後緊張了一晚上的心此刻終于沉寂了下來,太好了!太好了!季潇宜還真是争氣啊,一晚上給她帶來兩個好消息。
“太好了娘娘,您盡可安心了!”一旁的貼身婢女附和她道。
“是啊!”柳後長舒一口氣,“雖然孩子順利生下來了,但好在她生的不是皇子,能搞死一個季潇宜就夠了,哥哥還真是靠譜。”
“是呀!”那宮女終于把氣喘勻了,才跟她說了另一個好消息,“嫣貴妃死前見了皇上一面,據說皇上出來的時候臉色非常差,看了小公主一眼,叮囑了兩句就走了。”
這話無疑讓柳後臉上的笑意又濃了幾分,“本宮原來還擔心,皇上會對季潇宜的孩子愛屋及烏,現在看來,皇上也不喜歡這個孩子了。”
也不知道季潇宜死前跟皇上說了什麼,最好再跟皇上吵一架,讓皇上以後每每想起她就心煩,看到她的孩子就生氣。
兩個時辰前她就收到了哥哥傳來的信,已經把做事的人處理的幹幹淨淨,絕對留不下任何把柄。嫣貴妃的結局,是她最後擔心的事,現下嫣貴妃也死了,還生了個對她構不成威脅的女兒,這下她終于可以安心睡了。
第二日上朝時,元帝就在朝堂上宣了嫣貴妃的死訊和長公主雲仙出生,封号永安。
其實從出生就有封号的公主不是沒有,隻能說明皇帝對這位公主是當真喜愛,才會一出生就給了封号。不過想來也是,元帝如此寵愛嫣貴妃,他們的孩子元帝自然也要給最好的待遇。
不過接下來元帝的話,才是令朝堂震驚,元帝竟然讓長公主姓季而不姓宋。
朝堂衆人紛紛開始議論,自古以來新生子就沒有随母姓的,更别說還是皇家子女,皇家血脈,怎麼能随罪臣之姓。
左相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陛下!我朝曆代以來就沒有王子皇孫随母姓,更何況公主的親生母親嫣貴妃還是罪臣之女,若是姓季,那不是随了罪臣的姓?”
中書令史也站出來勸阻道:“雖然永安公主不是皇子,但畢竟也是皇家血脈,若公主不姓宋,也不免會被天下衆人所議論,對公主也是不好的。”
除非元帝認為公主不是皇家血脈,是嫣貴妃與外人有才染生下的公主,所以不讓公主随皇姓。
其實朝堂之上這麼想的也不止他一個,于是很快又有人站了出來,隻是話中意思委婉曲折,問了元帝一句:“陛下莫不是準備将公主送去宮外撫養?”
這話中意思其實很明顯,如果元帝真的準備将公主送出宮去,那就說明公主的身份真的存疑。
所有人都安靜的等着元帝的回答。
“不,朕已經把華音殿賜給公主了。”
元帝一出口,又是四座皆驚。
通常給公主賜封号和宮殿都是在公主及笄後,如今元帝不僅在公主出生第二日就給了公主封号,還賜了宮殿。
那可是華音殿啊!曆朝曆代最尊貴的公主才能住進去的宮殿。
衆大臣已經有些看不懂元帝了,看着對永安公主好似喜歡的緊,但卻要讓公主随母姓。
他們還想再勸,但朝堂之上的元帝面色已變得越來越差,很多人看這情形不願再多說什麼,昨日嫣貴妃才死,此時正式元帝心情最不佳的時候,若這時觸了元帝的眉頭,那他們指定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大部分人已經不再說話,但攔不住總有那些自以為是的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還在不停的上奏請元帝收回成命。
最終元帝也隻是留下了一句心意已決便下了朝。
朝堂之上的大臣們總是分幫結派的,這并不少見。部分臣子都覺得,一個公主的姓氏而已,若是元帝一意孤行,那他們也就随着元帝去了,反正到頭來被世人恥笑的不是他們,隻要影響不到自己的利益,元帝多麼荒唐他們都能接受。
有少部分人則是真正在為家國社稷,皇室政務擔憂的忠臣,他們這個部分人認為,公主随母姓這事并不是小事,一旦開了這個頭,任由元帝改變社稷規則,那以後元帝就會更加任性妄為。不僅僅在家世上任性,還會在囯事上任性。
但總有人,他不屬于這兩派中的任何一派,這一派也是人數最多的。那就是在國事上盡心盡力,一旦遇到事情與帝王起了分歧,能勸就盡力去勸,若是在這其中惹的皇帝不悅,就立刻明哲保身。
孫荃竹就是這一類人。
他是元帝三年科考入進士,原來想着一定要報效朝廷,到頭來領了個太史令的閑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