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你受人相邀,至青鶴樓内赴約之時,闖入國子司業陳儒言的房間,将其殺害而後潛逃。是也不是?”
謝驚枝被戴上鐐铐,此刻被強壓着跪在潮濕的磚石上,剛好一些的腳踝傳來劇痛。
乍聽見眼前審刑官的問話,謝驚枝扯了扯嘴角:“依照大人所言,昨日我因何至青鶴樓?”
“受人相邀,赴約而至。”
“既是如此,大人應知我昨日至青鶴樓隻是偶然。”謝驚枝正對上審刑官目光,不避不讓,“若非受人所托,我主動邀約申訴之人,絕不會将人請至青鶴樓。”
“狀師與申訴者相約,辨言堂皆會記錄,大人可自行查驗。”
負責審訊的審刑官正當新任,被謝驚枝這番話稍不注意便轉移了注意力:“為何是你便絕不會将人請至青鶴樓?”
謝驚枝輕哂:“因為太貴。”
“強詞奪理!”審刑官被激得一掀袖擺,就差拍案而起,“鞫獄之内,豈容如此放肆。”
沒有再應付的多餘心思,謝驚枝垂眸,試探着挪動腳踝,被牽拉疼得輕嘶一聲。
大理寺抓捕她時倒是積極,甚至不惜得罪辨言堂。
但自她被羁押鞫獄以來,衛胥并未親自提審,甚至隻是讓一屆新上任的審刑官前來。
且不說昨日在青鶴樓内,那陳儒言明擺着呈自殺之象。
單論她化名沉妉之時,從未與陳儒言有過任何交集,于公于私,她都沒有殺害他的理由。
思緒微微有些飄遠,謝驚枝回憶起她前世做狀師之時,也曾替人申訴數起懸案,其中不乏有疑點未決,但審刑官為了省事,妄圖以自殺倥偬結案的。
偏生此次大理寺揪着她不放,自始至終就像是認定了她是兇手一般。
要知道,以現有證據來說,比起要定她的罪,以陳理文自殺論處結案要容易的多。
思及此,謝驚枝蓦地一頓,電光火石間閃過一個念頭。
若是陳儒言怎麼死都可以,就是偏偏不可以自殺呢?
“大人,小人鬥膽一問。”謝驚枝輕勾了勾嘴角,緩聲道,“昨日陳司業在青鶴樓内自缢而亡,大理寺可曾查驗過司業的屍身?”
“吊詭之言!你謀害國子司業一事證據确鑿,休要再辯。”審刑官臉色驟變,“若你再不願在供狀上畫押,莫怪本官上刑訊……”
“大理寺審案何時都需要靠刑訊逼供這等手段了?”
清越懶散的聲音在空洞的鞫獄中響起。
擡眼便正對上攜着笑意的雙眸,謝驚枝心下一沉。
大理寺的鞫獄主要審訊關押各類要犯,地下潮濕,常年不見陽光,空氣中混雜着腌臜血腥氣,十分難聞,呆久了人便會覺得不适。
簡陋肮髒的環境之中,謝堯卻絲毫不受影響,芝蘭玉樹一般的往那兒一站,倒像是在參加什麼宮廷宴會。
“三殿下。”那審刑官見來人是謝堯,非但沒有要行禮的意思,面上反而泛起譏嘲,“大理寺辦案,三殿下怕是不好過問。”
眉心抑制不住地一跳,謝驚枝下意識去看謝堯的表情。
隻見謝堯唇角笑意漸深,在旁人看來這位向來溫和斯文的三皇子隻是好脾氣地笑了笑,謝驚枝卻十分清楚,這是謝堯發瘋的前兆。
笑得有多愉悅,瘋得便有多徹底。
四周牆上的青銅燈座上燃着微弱的燭火,拓在謝堯的側臉上,一半沒入黑暗,俊美無俦的臉上染上陰鸷。
略微複雜地望了眼面上還尚帶着輕蔑的審刑官,謝驚枝覺得這人若是再做出什麼作死的行徑來,怕是明日墳頭便能長草了。
“楚莊。”衛胥自階沿而下,輕呵道,“三殿下領命同大理寺一同偵查陳司業遇害一案,不得放肆。”
聽清審刑官的名字,謝驚枝不着痕迹挑了挑眉。
原是楚家的人,難怪敢這般肆無忌憚。
大熙自開國至今已延續百載,數代以來世族割據,自謝執掌權以來更是積弊已久。世家大族林立,其中上京以甯家為首。
楚家向來對甯家馬首是瞻,平日裡更是沆瀣一氣。
謝堯溫和笑笑:“陳司業也算是我兒時的啟蒙先生,不過分内之事。”
“屬下已經審訊完犯人,就差畫押了。”那楚莊明顯不服氣,直沖衛胥嚷道。
“你先下去。”
“大人!”楚莊還欲争辯,卻在瞧清衛胥沉下去的臉色後倏然噤聲。
靜看着楚莊行禮後依言離開,謝驚枝垂目掩蓋住眼中的驚訝。
“衛大人于下屬倒是頗有威信。”謝堯看也沒看楚莊離去的方向,隻盯着衛胥意味深長道。
“管教不嚴,殿下見笑。”
未在此事上多做糾纏,衛胥将目光落在還跪在地上的謝驚枝身上,喚來獄内守衛的官侍,為她打開鐐铐。
“沉先生,大理寺想與辨言堂做一樁交易。”
心下早有猜測,謝驚枝面容平靜。衛胥前後态度轉變如此明顯,親自前來放她,無非是已與霍子祁達成了某種協定。
慢慢站起身,謝驚枝緩了緩,揉了揉已經發僵的手腕。
“衛大人但說無妨。”
“勞煩沉先生,找出謀害陳司業的兇手。”
氣氛安靜了一瞬。
倒不是謝驚枝對衛胥提出的要求有多詫異,急于給她定罪也好,委托她查案也罷,大理寺明擺着想從陳儒言一案中順勢抽身。
隻是她沒料到,謝堯現下是授命前來的辦案督查,衛胥言辭上卻絲毫沒有要過問謝堯的意思。
明面上恭謹守禮,到底卻沒把這位無權無勢的三皇子放在眼裡。
眼神不自覺向一旁的謝堯望去,衛胥可以不把謝堯當回事,謝驚枝可不敢這般不知所謂。
她掠過衛胥,朝謝堯行了一禮:“草民不才,願助殿下一臂之力。”
不妨被人提及,謝堯倒是十分适應,依然笑得溫文爾雅:“如此一來,便要叨擾沉先生了。”
“沉先生”三個字被刻意放慢語調,漫不經心地喚出來。
謝驚枝聽得頭皮一麻,面上維持着鎮定:“沉某定當竭盡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