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雲錦緣(玄桂/桂玄)(《鹿鼎記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金風送暖紫禁城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金風送暖紫禁城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嚯,講個故事而已,有這麼嚴重麼?”康熙聽他所言,倒有些不以為意,也甚是好奇,大感興味,激将道:“你盡管說吧,朕倒要看看,是什麼,能讓朕龍顔大怒。”

“皇上可曾聽過,‘銅角渡江’,‘火箭射象’?”

“不曾聽過,那,就講這一段吧。”康熙見韋小寶,還似從前那般,油滑狡黠之中,透着幾分機靈,活潑,心下甚是歡喜。

“得令!”韋小寶雙拳一抱,兩眼随即,似銅鈴般炯炯放光,精神大振,神采騰揚,拿起禦案上一件物什,輕輕一拍,張口道:“且說梁王把匝瓦刺爾密聞大明兵分兩路而來,心甚驚恐。邀遣大司徒達裡麻為元帥,率兵十萬把住着曲靖,白石江的南岸,以拒朱軍。大明軍馬離着白石江約有五十裡地面,忽然一日,大霧從天而下,蔽塞四野,對面不辨形影。傅友德要待霧消進兵,沐英沉思了一會,曰:‘彼方謂我師底于深入,未必十分憂慮,趁其無備必可敗之。況如此大霧,怡是皇天助我機會,正當秉霧進兵,蠻人一鼓可破矣。’傅友德道:‘極是極是!’便直抵江岸駐紮,與童兵對面安營。依山附水十分停當。怡好霧氣開豁,空兵望見,報與達裡麻知延道,驚得舌吐頭搖,腳忙手亂,曰:‘大明兵分明從天而降,奈何,奈問!然事勢睹已如比,也須迎敵郿殺。’便分兵列陣在南岸。友德傳令兵卒登舟過江攻取,沐英曰:‘我看蠻兵俱用長槍,勁驽,排列江邊,若我師度水,未必得利。元帥不如先令郭英元帥,王弼先鋒各領精兵五千,從下流分岸潛渡,繞出蠻兵之後比及彼處,各把鋼角吹動于山谷林木之間,高立旗識,以為疑手,再分兵呐喊搖旗,從後殺來,岸邊蠻兵決然亂奔。我們中更把鐵銳之土,并善于洞沒者,長矛相向,中間再以防牌竹撂瞭護前邊,我師方可安然疲江。若得上岸,就把矢石,錦炮一齊發作,複用鐵騎搗彼中堅,不愁蠻兵不破。’友德大笑道:‘足下神算,真出萬全!’因令郭,王二将依計領兵先行,陳桓,顧時各領兵三千接應,約定次日午時被此前進,再令沐英統率張龍,吳複,仇成,金期興四将各賽大船,領兵先渡。傅友德自領大隊随後,相他師行。時時的已畢,各将整備前往。翌日辰刻,達裡麻在岸邊望見明兵大部,要從舟而渡,将殺過江,因令沿岸一帶精勇,俱備長蛐,勁弩,與那火铳,火炮間花兒列錯着,拒着吾舟。真個是密攢績,明兵插翅也飛不上岸。蠻兵怡要施放火器,忽聽背後山林之中一聲炮響,銅角齊鳴,不左多多少少人馬,都排列在山上。正是疑心,又見兩慮精勇,俱各搖旗呐喊,往後面殺将過來。達裡麻欲待率兵轉身迎敵,又見江舟奮迅而前。俄頻之間,舟師俱上彼岸,便把火炮,火铳一齊沈放。那座兵背後受敵,前後相攻。明師聲震林谷,水陸之師互為接應。蠻兵自相殘殺,屍誰似嶺,血濺成河。達裡麻即欲逃脫,被郭英一□□死。曲靖一帶地方盡行降服。友德下令,凡在投降者,各歸本業安生,前罪并不究治。夷人老老動幼,個個頂禮拜謝,猶如時雨之至,喜其來悲其晚。友德因對沐英曰:‘我當率師三萬去擊烏撤,足下當領前兵竟走雲南。’沐英得令,即領神槍,火炮,精銳一萬兼程而往,不題。”

“梁王把匝刺瓦爾密聞達裡麻兵敗亡,茫然無措。早有刀斯郎,郎斯理二将上前叩頭,啟道:‘臣等向受厚恩,且敵人雖是兇勇,臣等當矢志圖報。臣看殿前,現有虎贲之士五萬,可用大象百隻,尾上灌了焰硝,硝黃,頭上身中都各帶了利刃,驅到陣前,便把火點着,那猛獸渾身火痛難當,必然奔潰,縱是強兵,豈能對敵?後便以虎士相繼而行,料來百戰百勝。’軍中設法得停停當當,隻待大明兵到厮殺。本日恰好沐英統兵徑薄城邊。隻見林級間紅日西沉,林榔内震起清風。雉煤傍危巒,顯得嚴城高爽;風鈴應鐵馬,增添壯士凄涼。空蒙河漢照天兩,滅滅明明,早催動城頭鼓角;隐瞿雲霞澈清碧,層層密密,偏驚聞塞上布聲。

沐英看那城邊,悄然無聲,便吩咐前軍,且莫驚動,隻将部伍嚴整,待至明天,相機攻取。軍中得令,各各駐紮。獨坐帳中,忽見一陣清風,轅門上報說:‘鐵冠張道人要進帳相見。’沐英倒展相迎,分賓而坐,開口叙了寒溫,便說:‘今日攻取雲南,師父必有指教。’那道人講:‘我适與張三豐,宗泐及昙雲長老四人将一華渡過西海,望見雲南梁王将珍滅;但明日元帥出戰,恐軍士亦遭刀火之傷,特來相報。’沐英應聲說:‘昙雲法師,不是先年護我聖主,後來在皇覺寺中坐化的麼?’道人說:‘此老正是。’沐王爺聽有刀火之慘,便說道:‘既有此厄,萬望神聖周旋!’道人口中不語,把手向袖中扯出一條如紙如鋼的東西來,約有三五寸闊,遞與沐王爺手中,說道:‘元帥可傳令軍中,連夜掘成土坑,長三百六十丈,深三丈六尺,闊四十九丈,上用竹章蓋着浮士,以備蠻兵。若見畜類橫行,便将此物從空丢去,必然獲勝。’沐英道:‘謹領教誨。’即令軍中連夜行事,不題。

卻說梁王在城中,哨子将大明兵情,火速報知,梁王便令驅象出城迎敵。将及天明,隻見郎斯理領虎贲二萬,驅着猛象五十隻,從南門殺出來;刀斯郎領虎贲二萬驅猛象五十隻,從東門殺出來。明兵擂動戰鼓,正欲交兵,且見蠻兵将象尾燒着,那象滿身火起,痛疼難當,飛也似沖将過來。沐英看見勢頭兇猛,把那一條如紙的物件,從空撤去,早見鐵冠道人在雲中把劍一揮,蠻兵和象俱陷入土坑之内,像縛住一般,不能轉動。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韋小寶這一段書,早已滾瓜爛熟,說得甚是精彩,康熙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一場下來,萬千煩惱,均抛至九霄雲外,尤感心曠神怡,隻覺身在其中,意猶未盡。見小寶嗓音,已沙啞非常,知他,已是口幹舌燥,端起杯茶,示意他飲下。

“多謝皇上賜茶!”韋小寶也不客氣,接過茶杯一飲而盡,兩人目光相對,皆朗聲笑了起來。

“從這故事裡,足見黔國公沐英,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不愧為前明開國元勳,智勇雙全,如此想來,沐王府,在江湖之中,能有如此威望,也不足為奇。”此語方出,康熙,卻又轉而歎道,“隻不過,不知這段,流于民間的傳奇,究竟有多少,是可歌可泣,可追可溯的過去?”

又過得良久,思量甚許,才又道:“隻怕魯魚亥豕,不足為信。”

韋小寶聽言,轉頭便走,康熙忙将他叫住,驚道:“哎,小桂子,你去哪裡啊?”

韋小寶回身急道:“皇上不是說,亥時要吃鹵魚嗎?現在酉時,恐怕,都已經來不及了。”

康熙一臉茫然,劍眉深鎖,“朕什麼時候說過,要在亥時吃鹵魚了?”

韋小寶道:“皇上剛才,說鹵魚亥時,不足為信,難道不是在說,想在亥時吃鹵魚,不過,卻也不敢确信,現在這時辰,準備鹵魚,還來不來得及嗎?奴才這就去準備,希望,能趕得上吧。”

啼笑皆非,望着他的眼中,卻洋溢着感動,他從龍案走下,拉起小寶的手,回至桌前,将魯魚亥豕一詞,提筆寫下,解釋道:“小桂子,你看,這個字,是魯,它的上半部分,是個魚字,而這個字呢,是亥,是不是,和表示豬的豕字,有點兒相似?”

“嗯。”韋小寶看着這些天書,滿腹不解地,點了點頭。

“魯魚亥豕,這個成語,它的意思是說,書籍傳抄刻印之中,難免,會有所疏漏,就好比,把魯字,錯寫成了魚字,又把亥字,寫成了豕字,以緻書中所言,在一次又一次,這樣的訛誤之中,距原文越來越遠。傳抄刻印,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口耳相傳的民間傳說呢?曆經數代,如今,我們所能聽到的故事,究竟有多少?已被誇大,訛傳,實未可知。”

韋小寶,有些不好意思了,低語道:“原來皇上,是對沐王爺的故事,心存疑慮,奴才還以為……”

康熙,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有你這份心意,朕,就很滿足了,今後,你要在朝為官,這書,有空,還是念念的好。不過,想不到,你這個天地會香主,對沐王府先人沐英,知道的,還真不少。”

韋小寶垂首接話道:“皇上明鑒,奴才,絕無半點,為沐王府開脫之意。”

康熙微笑道:“朕知道,要怪,就怪沐英的後人,不識好歹,除吳三桂倒也罷了,竟動了反清的心思,朕一定,要将這幫反賊,徹底剿滅。對了,小桂子,你已在宮中,留宿了幾日,今天一早,朕收到消息,說你的鹿鼎公府,已經打掃完畢,那朕,就不再多留你了,天色已晚,早朝之後,你就一直在陪着朕,應該也很累了,早點兒回去休息吧。”

“多謝皇上關心,奴才告退。”韋小寶行了禮,轉身輕步離去。

不知怎地,秋風拂過,心間,卻蕩起一泓春流,望着小寶,遠去的背影,回想起,這幾日來的相處,看得出他,比之從前,确是收斂了很多。終于,是有點兒在朝為官的樣子了,康熙輕揚嘴角,欣慰點了點頭,随後,又再次翻開奏折,批閱起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