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嬸嬸。”崔晚打了個招呼,崔小小跟在後面也喊了一聲。
“兩位嬸嬸抓把去吃。”崔晚提着籃子走過去。
“哎,不了不了,這邊還有。”
“是啊,我們自個摘就成。”兩個婦人連連拒絕,倒不是她們嫌棄,而是覺得崔晚娘倆不容易,再說這地泡就是彎個腰的事。
對方不要崔晚也沒有堅持,隻道:“那行,我們摘的也差不多了,就先下山了。”
“行,路上看着點腳下。”婦人嘴裡含了個地泡,含糊不清的說。
“好。”
下山路上又遇到好幾波上山找野菜的村民,不過這些人都沒有崔晚認識的。山路狹窄,崔晚便帶着崔小小往另外一條下山路走去,她記得這條路上有片竹林,也不知道有沒有竹筍。
下山的時候已經是日落西山,橘金色的陽光從空中傾斜而下,在河面水田折射出粼粼碎光。
“嘩啦”一個魚籠從水中提起,嘩啦啦的水花落下,幾條小白魚和河蝦在裡面甩着尾巴掙紮。
若放在以前崔晚還會把它們放掉,不過現在她養了雞鴨,這些小魚小蝦就是給雞鴨吃的葷菜。将魚籠放在岸上,又接着去撈另外一個魚籠,這個魚籠下在水草底下。伸手摸索到樹藤,蓦地一拉,水紋圈圈散開,幾隻泥鳅瘋狂掙紮。崔晚看了一眼,都還挺大,剛好熬了豬油,煎一煎熬湯給小小補身體。
最後一個魚籠崔晚下在河水往水渠的出水口,解開綁在河邊樹根上的樹藤往上一提,“呀!”手一抖,魚籠順勢重新落入水中。
崔小小在不遠處的岸邊守背簍和籃子,聽到崔晚的驚呼聲,手裡的地泡掉在地上:“娘!”
“我沒事。”崔晚驚魂未定,魚籠裡面竟然進了一條蛇,看那架勢還不小。
“娘。”崔小小已經跑過來了,因為剛才崔晚的驚呼聲太陡然,連帶着崔小小心口都砰砰跳,“娘,你怎麼了?”
“沒事,看到了一條蛇。”崔晚解釋後成功看到崔小小後退一大步,可她很快又想到什麼,堅定地跑步來拉住崔晚的手問娘親有沒有被咬。孩子眼裡全是擔憂和關心,崔晚心一軟:“沒有,就是吓到了,小小多喊幾聲娘就好了。”
本就是緩解氣氛逗孩子,誰料崔小小信以為真,連聲喊了好幾聲娘。崔晚愣了一下,一句一句的回應回去。
“娘,我們快回去吧。”見崔晚每一聲都回應了自己,崔小小更加信了崔晚剛才的說辭,拉着崔晚的手嚴詞說要回去,離開這有蛇的地方。
“好。”崔晚站起身,心裡惋惜那個魚籠不能要了。可很快崔晚想到了什麼,愣怔在原地,内心好似在劇烈掙紮,就連手心都是汗。
“娘。”崔小小擔憂的喊了一聲,又搖搖崔晚的手想要将發神的崔晚拉回來。
“小小。”崔晚張張嘴,喉嚨發幹,然後下定決心:“你在這等娘親,娘親去去就回。”随即崔晚折身回去,那個魚籠還沉在水底,樹藤耷拉在水草上,随時有滑入水中的可能。崔晚吐出一口氣,撿起一根樹枝把樹藤勾到手能觸及的地方,然後抓住往上一提,魚籠慢慢浮出水面包括那條蛇。這下崔晚看得更仔細了,是一條比手臂還粗的烏梢蛇。
“娘。”崔小小害怕的喊了一聲。這也給了崔晚動力,她連忙将樹藤重新綁在樹根上,因這個動作魚籠重新入了水,不過看剛才那條蛇還挺有活力,應該一時半會死不了。
“我們先回去。”崔晚走過去摸摸崔小小的腦袋,然後背上背簍提上籃子,另外撈上來的魚籠也沒有忘記,就急匆匆往老宅走去。
這個時候村子裡頭都忙着做晚飯,崔晚提着籃子和崔小小到徐家的時候,正好聽到滋啦一聲炒菜的聲音,“阿嬷。”
“是崔丫頭和小小,這會來得正好,菜馬上就好。”姚良玉聽到聲音從竈前站起身。
劉鳳拿着鏟子翻炒着菜,自從上次吃了崔晚送的烏魚,所謂吃人嘴軟,現在她再有不滿也不好表現出來,再說自家婆婆都發話了,“剛好今天蒸了一籠饅頭,這菜拿來夾饅頭再好吃不過,崔姑娘一會也嘗嘗。”
“謝謝阿嬷嬸子,饅頭不吃了,我一會還有事。下午的時候我摘了好些地泡,給你們送些來。”
“哎喲,這麼多,你自個留着吃啊。”劉鳳從窗戶看出來,眼裡帶着喜意,她白天的時候還在想山上的地泡該熟了,沒想到晚上崔晚就送來了。
崔晚見廚房門口挂着個竹筐,走過去倒了一半出來:“家裡留着有,我還要送去林嬸家,這就先走了。”
“哎,要我說吃了飯再走。”姚良玉人還沒有出來,嗓音就先吆喝起來。
“是啊,崔姑娘吃了飯再走。”劉鳳也幫腔道。
“不了,不了。”崔晚走的快,出門的時候還不忘幫忙把門帶上。
姚良玉追出來的時候追了個空,好一陣歎氣後才轉身往回走,看到筐子裡的地泡又一陣誇:“這地泡個真大,甜。”
“可不是,紅彤彤的。”劉鳳附和道。
從林家出來的時候天色已然擦黑,崔晚牽着崔小小的手,問:“真要跟着娘一起去?”
“嗯,娘去哪小小就去哪。”
“不怕?”
“不怕!”崔小小聲線有些顫抖,說出的話卻格外堅定。
崔晚嘴角微揚,牽住崔小小的手緊了緊。看到那條蛇的時候她也怕,但很快就想起這蛇藥鋪應該是要收的,而且還是烏梢蛇,記得還是一味中藥。她起了這個心思,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崔小小,看得出崔小小怕蛇,她本來打算将崔小小送到徐家待一會。她自個帶着蛇去鎮上,可沒想到和崔小小一說,這孩子也要跟着自己一起去。目光落在崔小小微鼓的臉頰上,崔晚想,那就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