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子若不嫌棄,可将心事說與我聽,”孟蕪道,“我長大公子幾歲,或可為大公子排憂解難。”
傅雪溪:“這……”
孟蕪體貼道::“若有為難,便不強求。”
傅雪溪:“并非為難,實在是……”
傅雪溪行事果決,在百廢城中一人之下,常常讓人忘記他其實是個十七歲的少年。
少年總是迷茫而又彷徨,傅雪溪不會,但他可以裝出類似模樣,向他看中的英雄主義的門客示弱,以此讓對方以為他需要幫助,并忍不住向他伸出援手……總之,想把人圈成“媽粉”就是了。
——聽搞娛樂公司的朋友說,“媽粉”較多的粉圈相對比較穩固,可見傅雪溪在這方面頗有心得。
孟蕪好似完全上鈎,不由靠近,關切道:“怎麼?”
傅雪溪也從一個修行上無所不能的天才變作困擾的少年,好像經過了非常激烈的心裡掙紮,終是開口:
“有一事,我若從心為之,或将開罪多人,往後行事不免受其掣肘。可若不做,我心難安。先生認為,我該當如何?”
做了得罪人,不做又受不了……這是什麼事?
孟蕪試圖從書中找尋蛛絲馬迹,卻毫無頭緒,轉念又想,難道是傅雪溪給他出的小測試?
“……”
什麼事都不知道怎麼給意見?
孟蕪觀察傅雪溪,應當是不會再吐露更多訊息了,斟酌稍許,說道:“大公子穎悟絕倫,獨具慧眼,能察旁人所不能之事,依我看,大公子不妨相信自己,從心即可。”
“先生讓我從心?”傅雪溪那雙清醒的黑眸轉過,此時倒有幾分真意。
孟蕪道:“正是。”
書中的傅雪溪便是這樣一号人物,所思所想都要快人一步,時常在當下不被人理解,事後驗證,他總是對的。
還是那句話,因判斷失誤遭難,也就被兩隻大魔擊入暗界那一次。
其他時間,傅雪溪的直感就是通關攻略,從心就對了。
傅雪溪黑眸閃爍,垂眼盯着某處真的思索起來,片刻後起身對孟蕪一禮,正色道:“多謝先生開解,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孟蕪隻當自己說了幾句場面話,沒把這事放在心上,幾天之後,卻聽山下傳來消息——傅雪溪把百廢城中屍位素餐的大批門客全都撤掉了。
被撤掉的人中有不少是傅若真和玉琉提拔的,從前也都管些實事,後來傅若真和玉琉頻頻閉關,由傅雪溪當家,這幫老人便覺得他年紀小,好糊弄,開始偷奸耍滑,倚老賣老。
不想傅雪溪真敢越過城主對他們下手!
山下鬧開了鍋,整日裡有人圍在城主府外,請城主出關主持公道。
傅雪溪瑣事纏身,自然沒空再來停泉别院。
倒有不少人聽說傅雪溪在下決斷前曾來訪他,客氣的,說大公子是鬼迷了心竅,請他勸勸大公子;不客氣的,幹脆說他就是暗中搞事的“鬼”,要找他讨說法。
逼得孟蕪祭出“閉關大法”,關門謝客。
而後幾天,孟蕪每每想起此事都覺這段時間以來太過掉以輕心——他自恃看過《暗界降臨》,對書中男主有些了解,便先入為主,用書中字句揣測、判定傅雪溪,殊不知文字之外還有故事,眼前的大活人要比書中的單薄形象複雜得多。
就像這次,孟蕪自以為對傅雪溪多加小心,結果還是被拉下水。
現在不管他怎麼想,在别人那裡,他與傅雪溪都是同一條船上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