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巫銘離開,孤月忍不住問玄蕭:“大人,您真的要趕走少閣主嗎?感覺他很難過。”
“我時日無多,他早晚要面對,讓他厭惡我,總比眼睜睜看着我死要好過些。”
“那……您說得他會信嗎?”
玄蕭遲疑了一下:“隻要他查,就不會不信。”
忽然,有太監敲響府門:“國師玄蕭,陛下宣你速速進宮面聖。”
玄蕭應聲,當即換了官服進了宮,一路上,玄蕭總覺得很不對勁。
踏入金銮殿,宣帝方方正正坐于明堂之上,在場的,還有朝中三品以上大臣。
宣帝見玄蕭來,用從未有過的威嚴聲音命令道:“玄蕭,你可知自己做了什麼?”
玄蕭跪地:“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
宣帝冷哼一聲:“你當真以為你瞞天過海做那些事,朕還能留你?給朕好好解釋解釋,雲州那三萬北玄軍,哪來的!”
玄蕭知道那三萬兵馬攻城的事動靜太大瞞不過宣帝,便将早準備好的說辭呈上。
不料宣帝聽後不但不買賬,反而發了怒:“宋愛卿,讓你給說中了,你瞧瞧,國師還真就是你所說那套說辭!”
玄蕭難以置信地望向那姓宋的大臣,覺得有幾分面熟。
宋承昭笑着朝跪在地上的玄蕭打招呼:“國師大人不認得在下也不要緊,在下是翰林院編修宋承昭,小人物罷了。”
“陛下,臣所言句句屬實,那三萬兵馬确為衛所臨時借調……”
“國師大人,那兵,是戚戎還活着的時候偷偷給你的吧?下官仔細查過北征回朝的人數,你猜怎麼着,恰恰好,就是三萬,至于你所說衛所征調,雖然案卷有記錄,可是,實探實報卻根本沒有調離痕迹。”宋承昭用一張笑臉,說着讓玄蕭心驚的話。
“玄蕭你還有何話說?你這般行事,朕完全可治你個謀逆之罪!”
“陛下,臣絕無謀反之心,望陛下明鑒……”
“呵,國師,你以為這就沒了?前些日子,陛下龍體欠安,你要不要告訴陛下,你私底下幹了些什麼事,去過些什麼地方?”
玄蕭心驚不已,他早該想到,既然皇帝就是幕後黑手,那當初在九牧那個國子監學生能被滅口,便說明是有人能夠直接告訴玄铮自己的動向的。
果然,就聽宣帝說:“玄蕭,你前些日子稱病在家,其實人根本就不在東都!你作何解釋?”
玄蕭咬牙辯駁,可宋承昭又一次拆穿他,可他卻沒有說自己暗殺皇女一事。
“玄蕭,你屢次三番欺君罔上,你是要造反嗎?”宣帝終于怒了,他“噌”地站起來,指着玄蕭罵道:“還有你阻撓朕接皇儲進宮,朕今日可不會輕易算了!”
原來他什麼都知道……
玄蕭自嘲一笑,他自以為辦事辦得滴水不漏,卻不想原來皇帝什麼都知道,他隻不過是在利用自己鏟除雲州的麻煩,再将一切來自于地方的怒火轉嫁給自己罷了。
如今宣帝眼裡最大的麻煩被解決,鳥盡弓藏,自己沒用了……
終于要動手了麼?
或者說,從那日他見過皇後,從她口中得知真相的那一刻起,自己的生命就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陛下……臣雖手段非常,但對陛下絕無二心,當下正是組閣關鍵,臣定竭盡全力……”
宣帝打斷他的話:“玄蕭,内閣閣員已定,這事你也不用管了。”
衆人目光落在玄蕭身上,玄蕭自知狼狽,苦笑着閉上眼。
這一天來得實在是快。
“朕念你除池黨餘孽有功,免你死罪。”說着,他走下台階,附身對玄蕭小聲說:“還有你救下了朕的女兒,朕免你一死。”
玄蕭瞳孔震了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