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吧的工資待遇以它的工作量來說,是不差,但上限很低。”
“還随時可能因為嚴煙的興趣點轉移而關閉。”
“毫無前途可言。”
“勢燃則上限極高、未來廣闊。”
“好累。”
“如果現在累過頭了,未來我可能壓根兒沒有養老機會吧?”
“這書吧真是太随便了,定那麼些規則全是表層的,根本沒有核心發展計劃。”
“勢燃的發展計劃太密不透風了。”
……
總之,那段時間,齊觞每一次見到關馳,都發現他的内心在鬥争着、下不定決心着。
當時的關馳在勢燃還承擔着一些較為重要的工作,所以除了在偏愛書吧内的偶遇外,齊觞還因為工作原因見過關馳多次。
每次見面齊觞倒是沒什麼。
齊觞天天到處跑,時不時就會在甲場合遇到認識于乙場合的人。
甲場合與乙場合可能相關,也可能不相關。
意外遇見後,比較閑或者雙方正在做的事情有交集,就聊兩句。
如果各自在忙不同的事情,就點頭算作打過招呼便完了。
齊觞對這些早就習以為常。
但關馳似乎很不習慣。
甚至每次都有點出戲。
對,就是“出戲”。
是那種“我明明是在嚴謹工作,為什麼這個閑散氣場的家夥也在這裡?”的迷惑。
齊觞:誰閑散了,我也是在嚴謹工作啊。
理性上,關馳承認,齊觞在工作時和在向于荼套近乎時,狀态不太一樣。
但感性上,哪怕齊觞的工作狀态、工作效果都沒問題,關馳卻總是會聯想到齊觞在偏愛書吧内懶懶散散與于荼、與書吧其他顧客閑聊時的樣子。
然後關馳就覺得哪兒都不對。
最終關馳承認,是自己狀态不對。
自己好像沒法兼顧兩份風格近乎相反的工作。
必須二選一。
嚴冉因為此事向關馳道了歉。
說是她考慮不周,影響了關馳的工作狀态。
并表示關馳随時可以卸下偏愛書吧的管理工作、徹底回到勢燃來。
不用擔心書吧管理工作的接手人員問題,她會安排。
但關馳在一番掙紮後,卻選擇了偏愛書吧、放棄了勢燃。
在進行抉擇時,關馳的判斷邏輯不是“哪一個對自己更有利”,而是“哪一個自己更舍不得放開”。
可以說是讓感性壓過了理性。
嚴冉很惋惜。
她給關馳在勢燃内留下了位置,歡迎他随時改變主意。
嚴冉:
“當然,是在你工作能力沒退化的前提下。”
關馳歎息:
“在閑适安逸的環境中,可能很難不退化。”
關馳至今都認為,自己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
可讓他意外的是,自己一直沒有對該選擇後悔。
關馳:
“可能等書吧關閉的那天,我姗姗來遲的後悔會突然存在感爆棚?”
齊觞:
“你這人着實有些太在意大衆認知中的‘正确’‘成功’。”
“我個人認為,隻要做了之後不後悔,這件事對自己就是正确的。”
“我們一家人都這麼認為。”
關馳:
“行了吧你,不用時不時強調你跟于荼有多看法一緻。”
“哪怕我的工作重心放在偏愛書吧,我來書吧的時間依然遠遠少于我待在勢燃辦公樓的。”
“書吧這氛圍嚴重幹擾我的工作效率。”
“以前休息時段的書吧還算是有沉靜感,但自從你女兒開展了帶同學、帶貓到書吧玩的業務後,休息時段書吧就隻能勉強算安靜。”
“安靜中還透着搞笑。”
齊觞:
“我女兒說,她幾次在書吧内看到嚴冉時,嚴冉都表現得很滿意、很放松。”
“休息時段和工作時段看到時都是如此。”
關馳:
“你女兒才七歲。”
“她的判斷能作為依據?”
齊觞:
“你七歲的時候分不清大人的心情是好還是差?”
不等關馳回答,齊觞又自己說:
“你可能是分不清吧。”
“畢竟你到現在都還不太能分清自己的心情是好還是差。”
關馳:
“呵。”
作為書吧的實際管理者,關馳平常雖然不怎麼親身到書吧來,隻不定時地、突然襲擊式的偶爾來确認一下情況,但每年春節前一周他都固定會來書吧待上兩天一夜。
包括一個工作日、一個休息日,以及兩日之間的那個晚上。
期間他會給員工們發紅包、給顧客們安排小禮物。
不過主要目的是親身、仔細感受一下書吧今年的氣氛與去年的相比有什麼變化。
晚上的休息不用擔心,書吧内有一個員工休息室。
裡面配有淋浴間、折疊床等基礎生活設備,偶爾住一晚上完全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