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萬塊錢扣掉一年必要的花銷:柴油、糖、鹽、醋、醬、肉,大概還能剩下八千,這八千再往場部娛樂活動花點兒、咱倆偶爾再喝點小酒,一年到頭剩下個七千五左右吧。”
“别看這點錢少,一年複一年,幾十年過去,咱倆也能攢下幾十萬。”
高松回頭看了宋西兩眼,說:“我年紀比你大,當兵多年身上有些傷病,肯定是走在你前頭的。到時候你不願意在這邊待了,帶着這麼一筆錢回國,日子怎麼也不會過的差。”
宋西沉默了一會兒,扭頭看向一邊,嘟囔道:“你還操心起我以後了……什麼走不走的,咱倆還能在一塊過幾十年呢。”宋西扭過頭沒有讓高松看到眼裡泛起的淚光,這是他第一次聽到有人為他考慮以後,很感動,感動的眼淚往外湧,根本控制不住。
這一刻宋西才真正的相信:他不再是一個人,他有伴兒了,相互扶持,能長長久久把日子過下去的伴兒。
春天的農忙階段過去,宋西的小飯館在三月的某一天平平常常的開張了。
采納高松的建議,一份菜單上隻有十個菜:兩個涼菜,四個熱菜,兩個滋補湯品,兩個時蔬。宋西暫時做了八份菜單,半個月到一個月換一次,看情況調整。
起初的一兩個月生意不太好,完全是靠高松的朋友們撐起來的,最受他們歡迎的是方便外帶的涼菜,經常有人來店裡專為買一份涼菜下酒——酒和柴油一樣,在南大陸是管制品,宋西的小飯館裡弄不到。喝酒隻能去場部酒館喝,臘月底允許農場居民限量打酒回家,平時不能外帶。
時間過去,宋家小飯館的名聲慢慢傳開了,從五月份開始,光顧的食客多了起來。
六月裡,宋西調整了一次菜單,把炒時蔬從菜單上去掉了,添加了兩個贈送的開胃小菜:辣蘿蔔、酸黃瓜之類的。
一次軍團二部食堂某個廚子來吃飯,飯後跟宋西交流廚藝,用“能夠代替傳統香料的幾種當地特産”跟宋西交換了兩個腌小菜的方子。
宋西回頭就把新學到的知識用到了實踐中。
這個廚子第二次來的時候,菜單換了新的,上面有一道鹵肉,這人進了小飯館鼻子抽抽,聞着味兒先點了一道鹵肉。吃完後他拉着宋西,要跟宋西換這個鹵料方子。
宋西被拉着走不脫,就說:“你用什麼換?”
廚子:“你這海貨做的都不夠好,我告訴你怎麼料理海裡的食材,你把這個方子給我。”
地域不同,能夠取得的食材不同。宋西開張之前做過試菜,各種能長期取到的食材一一采用煎炸炖煮蒸焖燒燴等不同的烹饪手法,海裡的蝦蟹貝類宋西之前接觸的不多,隻學過最常見的清蒸油焖爆炒做法,中京畢竟遠離海邊了,吃魚多數是吃河魚。但是在這裡,海鮮和牛鹿肉是最常見的肉食,豬肉都要排到海鮮後面。
宋西想了想,就同意了。
廚子性急,當即拉着宋西進廚房,教上了。
一張融合當地特産香料的鹵料方子換來了對方在料理海鮮方面的傾囊相授,宋西覺得自己賺大了。
廚子美滋滋的捧着能鹵出美味的鹵料方子,同樣覺得自己賺大了,回去的路上在心裡想:年年說炖烤燒鹵的牛肉鹿肉吃膩了,今年換個新鹵方,哎喲這個鹵肉真好吃啊,那小子怎麼琢磨出來這麼好的方子的…啧啧!年尾大狩獵,牛鹿堆成山,新方子老子就用一次,饞死那幫孫子!嘿,叫你們年年罵食堂,今年老子非要你們求着食堂不可!
軍隊食堂裡的廚子,都是士兵裡選出來會做飯的,沒有師承,沒有派系,在哪裡駐紮就吸取哪裡的做菜經驗,跟着軍隊天南海北到處轉,就博取百家彙于一鍋。南大陸派駐軍團做海鮮的經驗是一代代廚子傳下來的,食堂廚子的廚藝比不上宋西,這料理海鮮的功夫,可比宋西深厚多了。
宋西取精華去糟粕,鑽研一段時間後,做海鮮的手藝進了一大步。
廚子第三次來的時候,宋家小飯館又換了新的菜單,這一份菜單主打是海鮮,廚子點了兩菜一湯,吃完了,對着空空的碗盤歎氣。
宋西很重視廚子的意見,廚子吃飯的時候他放了兩分注意力關注他,見到廚子歎氣,宋西忍不住思索是不是自己哪裡沒做好?做完手上的一個菜,宋西暫時離開廚房,走到廚子面前問道:“今天的菜你覺得怎麼樣?”
廚子說:“好啊。比我做的好了。”
宋西聽廚子這麼說,就笑了,很滿意自己的進步。
廚子看看宋西,又歎了口氣,靠在椅子背上,一圈一圈揉吃撐的肚子,說:“你這科班出身的就是不一樣啊,學東西真快。趕明兒我派幾個人來拜師學藝,你看行不行?”
宋西說:“按我師傅的規矩,我還沒到能教徒弟的水平。”
廚子眼神裡露出一絲向往,說:“啧,那你師傅做菜得多好吃啊!”
宋西自豪的笑道:“中京三星級飯店紅案掌竈大廚,你啥時候回國,去中京李氏飯店點我師傅的招牌菜烤鴨子、清蒸蹶魚,保管你吃了一次想吃無數次。”
廚子說:“不知道我哪年哪月能回國呢。你會做吧?哪天我搞隻鴨子來,你做來我嘗嘗。”
宋西說:“野鴨子不行。得要玉水鴨,換别的鴨子做不出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