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成績出爐,就要開始準備給新科進士們授官了。按照之前的計劃,晉王也會一起确認去處。不過其他人是等待安排,晉王是有自己選擇的機會的。
晉王淩璟珩也不是自大的人,盡管小皇帝讓他自己挑,但去哪裡不是真的他自己想去就去,也還是需要問問其他人的建議。
淩璟珩第一個問的就是蘇太師,這段時間他也向蘇太師學習了不少東西,也親近了不少,隻是蘇太師給他的建議卻有些讓他猶豫。
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決定再去找一次姜宛亦。
“蘇太師是怎麼說的?”姜宛亦自然是信任蘇太師的,畢竟朝堂局勢蘇太師要比自己更清楚。
“蘇太師建議臣弟去兵部。”别的話晉王也沒有多說别的,他也是想探探姜宛亦的想法的。
姜宛亦也明白晉王的試探,她也能理解,畢竟他們之間還沒有那麼深刻的羁絆,他或許願意無條件相信自己的弟弟,但她說到底是個外人。
“晉王若是願意去,自然是合适的。兵部尚書錢大人是個有能力的,且這陣子兵部剛出過亂子,正是需要幫手的時候。兵部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确實得有信任之人才行。晉王要是确認了,盡管可以去和陛下提,這幾天也該定下來了。”
姜宛亦這話就是在暗示晉王自己的态度了,見她絲毫沒有芥蒂,甚至還支持自己,晉王也算是松了口氣。“謝太後。”
不僅是前朝迎來了一批新的官員,内宮也在這段時間終于完成了清理整頓。
有長公主的幫助後,各宮的管事人選很快定了下來,需要遣散的三百名宮人也都确認了名單。離宮的三百名宮人除了一批自願的和明确查出有過違反宮規的之外,主要還是遣散的年齡比較大的宮人。
而那些因為犯了小錯誤被清退的,也還是給了補償,所以大多數人還是沒怎麼敢鬧的。
各宮管事的人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管事基本上都是年輕有能力的,宮裡的老人剩的并不多。隻有第一時間投誠的内務府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而内務府也是整個内宮最重要的一處。
即便是長公主協理内宮,也不可能事無巨細都要去管,很多例行的事務還是得靠着内務府去執行。而且姜宛亦也已經掌握了内務府宮人的把柄,也不怕以後他們還有異心。
當初得到了特别關注小桂子也成功當上了禦膳房的司藥,禦膳房和其他宮都不同,總掌事暫時是輪值,每人一個月,這樣能更大程度的保證宮中的主子們的安全。
倒不是姜宛亦和長公主不相信小桂子,隻是規則是一開始就說好了的,他們也不能朝令夕改,讓下面的人心中不服。
而墨香也如願當上了尚儀宮的總掌事,因為當時尚儀宮并沒有其他人競選,而那批老嬷嬷都查出了問題被遣散了,尚儀宮會出現尚儀宮一言堂的局面。所以長公主也從其它宮的競選人員中選了合适的人進行調任。
各宮掌事也隻是暫時的,以後各宮每月都會由長公主和内務府進行評估考核,如果考核不理想的,還是會由被淘汰降級的風險。這樣做也是為了能讓内宮的宮人們真正有實事可做,而不是靠一些利益或者裙帶關系白白拿着宮裡的銀子。
新任的大小掌事們也接受了太後和長公主的訓話,聰明人這時候就該知道,如今這宮裡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
姜宛亦沒有對後宮那些太妃們的宮裡人過多幹預,但是這些各宮管事們卻是要搞明白一些事情。
“哀家不管以前宮裡是什麼風氣,德太妃仁慈,不願讓陛下為難操心内宮,但是哀家如今與長公主一起,便不會讓從前那些不合規矩的事情再發生。除卻做好自己手上的活,還有些事也希望你們都記住了!”
姜宛亦坐在站了三排的宮中管事們面前,語氣很平靜,但卻讓人覺得不怒自威。
“不管你是哪個宮的,家世如何,為什麼進宮,務必要記牢,在這宮裡頭,你們的主子隻有一個,就是當今陛下。陛下如今年紀小,最是要留意一些心懷不軌之人。若有人被發現做出不忠于陛下之事,一經發現,馬上逐出宮中!你們也可以互相監督檢舉,若發現誰有收受賄賂、與人不正當來往的,隻要核實無誤,檢舉者亦有獎勵。”
“此外,以前宮中或許有一些欺淩弱小的行為,如今長公主替哀家監管内宮事務,最是見不得這種事情。不管你們是什麼掌事,都沒有擅自處罰宮人的權利。即便是下頭宮人犯了錯,也得上報内務府,按照宮規處置。如果有人擅用私刑,那這管事也就不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