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宛亦除了要和長公主一起整頓内宮的問題,還得出席一下今年的恩科殿試。
殿試相對就簡單了很多,隻要再寫一份策論題,就能決定自己的最終名次了。而且一般來說,殿試的排名一般和會試相差不會太大,除非是殿試時的作答異常失準,亦或者是一些長相上有些難以入眼的,名次才可能大受影響。
不過今年是恩科,不存在同進士,大多數人也就基本沒有太大的名次期待,也就隻有前幾名的想沖擊一下狀元、榜眼、探花了。
由于會試的時候,晉王得了第二名,所以導緻獲得蘇太師輔導獎勵的隻有一個人。于是這次殿試也額外追加了獎勵名額,殿試的前三也同樣能獲得這項獎勵。
這次參加殿試的準進士中,大多數都是普通百姓,少數的官宦子弟也是平時在京中頗有才名的,這也說明了這次的舞弊防治還是比較有效的。
即使是外地的考生,在都城這段時間也有聽說了太後垂簾聽政的事情,隻是所有人在看到姜宛亦的時候還是有些驚訝,畢竟這位太後娘娘要比他們這些考生的年紀都要小。
姜宛亦并不知道殿試的考題是什麼,題目是由命題小組決定之後,在殿試時由皇帝當場宣讀出來的。
考生們都已入座,小皇帝也拿出了寫着考題的卷軸,朗聲說道:“諸位考生寒窗苦讀,都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入朝為官。那麼做官最重要的是什麼呢?今天要考大家的題目有些特别,孤希望大家寫出自己最想要擔任的官職或者去哪個衙門,說說如果是你,你會在這個位置上做什麼?”
這道題是小皇帝自己想的,他覺得,隻有在還沒有真正進入仕途的時候,這些人的想法是更單純的、沒有被局限住的,或許能夠用這樣的方式,來探究這些考生們對做官有沒有真正的理解。
那些真的是想過的人,自然會侃侃而談,有什麼是自己能做的、想做的,甚至能指出那些他們認為不對的。而這道題也注定會有些人隻會誇誇其談,落不到實際之處。
姜宛亦對小皇帝定下了這樣的題目也是很意外,為官之道,是最簡單,也最困難的一題。
大殿之上無比安靜,隻剩下紙張摩擦的聲音。答題的時限是兩個時辰,但是因為是殿試,中途是不能離開的,如果确認沒有問題了,也可以提前交卷,然後等待其他人的完成。
曆屆殿試,最常發生的就是尿褲子。總有些考生怕在考試時渴着餓着,就提前吃飽喝足了,但是殿試的時候可不能給他們上茅廁,便總有人出洋相。
好在後來這種事情發生的多了,殿試也會進行優化調整,考試中雖然不能上茅房,但是如果你答完了交卷了,還是允許申請如廁的。
今年禮部也擔心因為這種事情,導緻小皇帝對他們禮部的工作不滿,便提前和這些考生們都提醒過,要是誰殿前失儀,誰也不能保證會不會快到手的進士身份都沒了。
小皇帝和姜宛亦坐在上面的高位上,下面這些考生臉上的神情一覽無遺。
姜宛亦發現,有幾個人的臉上滿是笑容,眼裡有光,手上落筆的速度也是飛快,想必是對這題很有自己的見解。
不過姜宛亦本身也就是過來刷個存在的,她全程留在這裡也并不合适,所以答題時間還不過半的時候,她就先走了。
小皇帝自然也不是坐在這裡幹看着,他也抓緊了一切學習的時間,早就提前讓人把奏折拿了過來,正好有時間他就先看起來。如今他基本上已經可以不靠别人,自己來批奏折了。
先完成答題的考生們一擡頭,發現小小一隻的皇帝坐在上面專心緻志的批着走着,這樣的場面也是給了他們一些震撼的。
雖然沒人敢開口說,但是誰都覺得如今的皇帝是個黃毛小兒,東淩國的未來實屬堪憂,可是看到這個他們都瞧不上的孩子這麼的努力,自己又有什麼理由看不上人家呢?
也有人注意到了姜宛亦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走了,恍惚有一種之前看到的年輕小太後是個錯覺。
此時的姜宛亦已經回了壽安宮,這段時間内宮的事情,主要還是讓長公主對外,她負責坐鎮後方。
姜宛亦主要是負責查看各宮宮人的卷宗,有一些她能夠确認有問題的人就要放到三百名的減員名單中去,剩下的真就隻能從那些卷宗中觀察蛛絲馬迹了。
等到姜宛亦聽到小皇帝的聲音,才注意到時辰已經過去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