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悄然流逝。轉眼間,顧清塵已經在青藤機械廠幹了半個月。最初時,他還需要一天8個小時才能勉強完成60塊A型裝甲闆的加工任務。而如今,他隻需6個小時便能完成相同的工作量,效率提高了整整四分之一。每天剩下的4個小時,他用來加工額外的裝甲闆,賺取一筆不小的計件獎金。每當加班結束後,他都會在光腦上查看自己的收入,看着那些數字的穩步增長,内心充滿滿足感。
這種進步不是偶然,而是他對效率的不斷追求。顧清塵利用每天晚上的兩小時學習時間,翻閱關于機甲零件加工和基礎機械理論的教材,甚至還偷偷下載了一些進階課程,研究如何讓激光切割更加精準。他将這些理論應用到實際操作中,逐漸摸索出一套獨特的工作方法。例如,他發現通過調整原材料的擺放角度,能夠讓切割頭的激光路徑更短,縮減加工時間;又比如,他在焊接時會優先處理邊緣較為複雜的部位,避免後續返工。
這些“小竅門”讓他在短時間内脫穎而出。他不再是那個初來乍到的小白,而是加工A型裝甲闆的“效率高手”。
這一天,工頭林宇航站在高台上,手裡拿着一份工人表現的統計報告。他的目光掃過場地,最後停留在顧清塵身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顧清塵,上來一下。”林宇航的聲音在喧嚣的車間裡格外清晰。
顧清塵聽到後,迅速放下手裡的工作,摘下護目鏡,快步走到高台前。他的額頭上還挂着汗珠,但眼中卻充滿了好奇。
“林師傅,有什麼事嗎?”他禮貌地問。
“别緊張。”林宇航将手中的報告遞給他,“這是你過去半個月的工作數據。你知道嗎?你現在的效率,已經超過了車間的80%工人。甚至有些老工人都沒你幹得快。”
顧清塵低頭掃了一眼,的确,數據上清楚地顯示,他的日均加工量已經穩定在90塊裝甲闆以上,而出錯率始終保持在0以下。他自己都沒想到進步會這麼快。
“你有這個能力,就不能老幹基礎的活了。”林宇航頓了頓,接着說道,“從明天開始,我想調你去加工B型動力核心的零配件。這個活比裝甲闆複雜多了,需要更多人工操作,不全是機器搞定的。不過做得好,計件獎金也高。你覺得怎麼樣?”
B型動力核心零件?顧清塵瞬間來了興趣。作為機甲的“心髒”,動力核心是所有零件中最精密、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雖然B型核心隻是中端機甲的配置,但能參與加工這種零件,是對工人技術水平的高度認可。
“我願意試試!”顧清塵毫不猶豫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