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嬸把桂花糕用油紙包了給周盈盈後,周盈盈翼翼地接過張嬸的桂花糕,然後客套了幾句之後就拉着妹妹的手徒步回家。
“這孩子是誰?”周盈盈和妹妹走後,糕餅店周圍的一個老婦人問道。
“這是咱們縣走街串巷算命的周奎的孩子。”另一個婦人撇撇嘴說道。
“周奎是個無業遊民,但是他生了一個好女兒,你看看這個盈姐兒,白得就跟一團羊脂白玉一樣。”望着姐妹倆的身影漸漸遠去,有人忍不住歎息道。
“哎,除了紹興高門商家商周祚老大人的兩個千金,也就她容貌最為出挑了。”聽有人贊歎周盈盈的美貌,一個看起來讀書人模樣的人也插了一句嘴。
“這個世道現實地很,一個小女孩隻是貌美,自然是沒什麼好結果的。搞不好紅顔薄命說的就是她這種人。”過了一會兒,一個看起來邋裡邋遢的人總結道。
周盈盈沒有理會這些人的贊歎或者惋惜,她明白自己有自己的命運,他們也有他們的命運,在走向彼此既定命運的路途中,他們其實毫無交集。
就在這時,妹妹周若雲好奇地問道:“姐姐,如果能長大就好了?”
聽到這熟悉的感歎,周盈盈心中一痛,她的手也微微顫動,但是她迅速平靜了自己的心緒,然後繼續溫和地問道:“為什麼呀?”
“長大之後可以和這些姐姐們一樣穿漂亮衣服了。”
周若雲一臉故作天真,也不知道是真傻還是裝傻。
望着來來往往的人,周盈盈卻明白,還有二十幾年,看似強盛的大明王朝終将隕落,明太祖朱元璋辛辛苦苦恢複的華夏衣冠也在滿清攝政王多爾衮剃發易服令之後煙消雲散,因此周若雲長大了之後穿漂亮衣服的夢想或許也隻是一個頗具有諷刺意味的夢想。隻是這個關于長大的渴望,使得她突然回憶起了前世自己兒子朱慈烺來。和朱由檢的十八年婚姻下來,或許隻有兒子才是她僅存的些許安慰。
“母後,如果能長大就好了?”也不知道是崇祯八年還是崇祯九年,反正發生了那麼多的事情,周盈盈自己的記憶都有些模糊了,隻是她還記得有着嬰兒肥圓臉的大兒子朱慈烺坐在床上感歎道。
周盈盈一邊為朱由檢縫補衣衫,一邊慈愛地望着兒子問道;“為什麼呀?”
“長大之後,我就可以幫父皇分憂了。父皇每日忙于朝政,頭發都白了,而母後也日夜為父皇擔憂。”還是小孩子的朱慈烺挺着自己的身子驕傲地說道,眼睛裡充滿着對于未來的暢想。
聽了兒子的話,當時的周盈盈也隻是微微一笑,得意于愛子的孝順,隻不過當時的她也沒覺得有什麼特别重要的。
隻可惜崇祯十七年之後,自己可憐的孩子,終究在自己剛剛長大的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和母親。他想為父皇母後分憂,可惜父皇母後為了大明王朝最後的尊嚴,都一條白绫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然後把失去父母的傷痛和慘絕人寰的厄運留給了命運多舛的孩子們。
一想起她的孩子,周盈盈的雙目忍不住發酸,但是事到如今,她卻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悲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