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大秦女帝是怎樣煉成的 > 第20章 吉或不吉

第20章 吉或不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金樽清酒,此樽先敬毅弟。”

孟嘉說着,對着窗外的滿月清輝以酒澆地。

此舉名為“酹(音同肋)酒”,以酒澆地,表示祭奠。

孟嘉此舉是在憑吊三個月前在代地被賜死的上卿蒙毅。

蒙恬卻跽坐于案前,并沒有跟着大兄孟嘉祭奠。

酹(音同肋)酒是用來憑吊死去的親人,可是——毅弟未必已經死了。

他想到那日前去渭陽學宮拜訪宋懷子時聽到魏缭和長安公主那些似是而非的争端。

——“注定你救得了别人的手足,卻救不了自己的手足。”

——“魏子,代地之事出于你口,入于你耳。但凡我從别處聽到,我都不會承認此事和我有任何幹系。”

魏缭是有意讓他聽到這些話中,此中定有内情。

可是,在事情沒有塵埃落定前,他不想給大兄一個無謂的希望。而且,此事越少人知道毅弟的命就越保險。

因此,他并沒有攔着孟嘉用酒憑吊“死去”的毅弟,隻是站在孟嘉身後,跟他一同遙望天上的一輪滿月。

月出皎兮,共此時兮。或許他們兄弟三人此刻正遙望同一輪皓月。

憑吊完之後,孟嘉拉着蒙恬回到席位上,看着特意空出來的席位,不由得歎息道,“這些年我們兄弟幾人總是各自奔波于他鄉異縣,如今十月十五,阖家團圓,你我二人,難得相聚一堂把酒言歡。為兄敬你一杯,願我們兄弟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蒙恬也直起身,同孟嘉互相敬酒緻意。

二人放下酒樽後,孟嘉又傷感道,“隻是可惜這金樽清酒,獨缺一人。天涯路遠,陰陽兩隔,我們兄弟再也聚不齊了。”

眼見話題有些傷感,蒙恬轉而品鑒起酒來,“如此清酒,除了暖人心肺之外,竟然還别有一番松柏的清香。”

“此酒名為不老泉,是在渭陽學宮魏祭酒的提議下特意北上薊縣尋找了一眼夏涼冬暖的玉泉水釀造的。玉泉水所在的玉泉山上遍布松柏,不知生了多少年歲,竟将玉泉水也浸染上了一股自然的木質清香。松柏千年不衰,四季常青,故而魏祭酒提名‘不老泉’,不過是個宣揚新酒的噱頭。”

“若先帝在,恐怕會愛極了這酒。可惜啊,這酒出的太晚了些。”

“若先帝在,毅弟也不會淪落到客死異鄉的地步了。”

“秦廷會審之後,我去看過弟婦和侄兒們,才知大兄一直多有照看,甚至為毅弟建造了衣冠冢,好讓讓在世的親友能時時祭拜。”

孟嘉又痛飲了一樽酒道,伏在案上垂首道,“毅弟可憐,客死異鄉不說,就連屍骨也隻是被草草埋葬在代地,無法落葉歸根。建一個衣冠冢也好,毅弟的魂魄就能在故土有所依附了。你和毅弟被困在陽周和代地的時候,我這個大兄什麼忙也幫不上,能做的也隻有這些了。”

蒙恬知道,荊轲刺秦一事之後,大兄孟嘉再無出仕的可能。雖然他後來入贅烏氏戎商之後,在經商一事上頗有成就,但是無法出仕卻成了他終身的憾事。

“大兄雖然沒說,但想也知道,當我和毅弟被困在陽周和代地求助無門的時候,一定是大兄替我們四處奔走呼号,又替毅弟建了衣冠冢,使得他的魂魄在故鄉有所依附。青山埋骨,松柏葬魂,毅弟若泉下有之,一定也會如此感慨。棠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說着孟嘉起身走到大兄身邊,拍了拍孟嘉的肩膀道,又親自給他斟了一樽酒,“我們兄弟之間隻有勠力同心,不講這些,來,我再敬大兄一樽。”

孟嘉擡起頭,臉上已是不自覺挂了兩行清淚,他握着蒙恬的手,接過了那樽酒一飲而盡,“有兄弟如此,夫複何求。”

蒙恬亦執銅樽痛飲一大樽,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蒙恬相信他們兄弟三人終有再見的一天。

待兩人的情緒都有些緩和後,蒙恬不免閑聊起别的事來轉移關于蒙毅的傷感言辭。

“大嫂這時候遠行,是去巡視烏氏戎的産業了嗎?”

孟嘉聞言臉上浮起了一抹笑意,“哦,那倒不是。她是去接阿舒了。阿舒這孩子你也知道,既無志于仕途經濟,也無意于買賣商賈,整日裡四處遊曆,偏偏喜愛些遊俠私劍之事。這次一去三個月沒什麼消息,就連歲首這樣阖家團聚的日子都沒有回來,你大嫂實在不放心,就親自去外面接他了。”

蒙恬倒酒的手一頓,三個月,不怪他敏感,實在是太巧合了。

距離蒙毅在代地被賜死的時日也恰好三個月。

他狀若無意地問道,“大兄可知阿舒是去哪了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