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之此事是長安公主在二世面前說了什麼,趙高立刻伏地喊冤,“陛下,長安公主之言,臣實在冤枉啊……”
胡亥哈哈一笑,“朕也覺得王姊這麼說,是因為她對趙君成見的緣故。”
趙高起身再拜,“陛下聖明。長安公主一向對臣頗有微詞,覺得臣小賤之人不配事君,蒙陛下厚恩擢升為郎中令更是德不配位。”
聽到趙高說德不配位這個四個字,胡亥的眼中有那麼一瞬閃過難以壓制的暴虐之色,被議論德不配位的又豈止趙高一人,在這個問題上他和趙高有一樣的處境。
不過,他很快轉換了神色,對趙高笑眯眯道,“朕又不是第一天知道趙君睚眦必報的本性。秦廷會審那日趙君被王姊當衆下了臉面,事後想着如何報複王姊呀?”
這種毫無證據的罪名趙高當然不可能承認,猶自強辯道,“長安公主乃先帝之女,今上女兄,就算恣睢驕橫淩辱臣下,臣微末之職如何能挾私報複?”
胡亥臉上再現那種天真又殘忍的笑容,他重複着沙丘行宮那晚趙高請求處死長安公主的計謀。
“‘後宮女眷身嬌體弱,不幸‘病故’也是有先例的’。王姊一介弱質女流,要是在宮中被毒蛇咬傷,就算不死也會受一番大罪,而此事查證起來完全可以操作為宮人失職的事故,趙君既能報仇雪恥又撇清了幹系,一舉兩得不是嗎?”
胡亥的一番分析聽得趙高汗流浃背,他這個蠢鈍如豬的學生何時變得像先帝一樣洞察人心,甚至玩弄人心了。
胡亥走到他身邊,按着他的肩膀,卻是故意打趣道,“章華宮雖然暖和,可是遠沒有熱到讓趙君大汗淋漓的地步吧。”
趙高覺得肩上的負累如有千鈞之重,他十分清楚,按在他肩上的那隻手足以決定他項上人頭的去留。
即便二世幾乎猜出了他背後的所有謀劃,他絕不肯在明面上承認是自己所為,隻是匍匐在地誠惶誠恐道,“陛下,臣惶恐。”
“惶恐?你是應該惶恐。”
胡亥重重地拍了一下趙高的肩膀,恩威并施道,“朕早知趙君不是什麼高風亮節的君子,但是朕就喜歡趙君這樣處心積慮地為朕考慮,不擇手段地為朕做事的臣下。朕可以容忍趙君種種膽大妄為的行徑,甚至可以在百官面前毫無原則地維護趙君,隻是,趙君千萬不要觸及朕的逆鱗。若有人觸及朕的逆鱗,朕可是要殺人的。”
他沒有明言何為逆鱗,但他相信趙高完全能揣度出何為逆鱗。
換作旁人,被皇帝捏住生死榮辱的命門恐吓都會吓得癱軟在地了,但是趙高在一番汗流浃背之後,再聽到“逆鱗”這樣的詞卻是忍不住想要獰笑。
二世都主動送上來門來把台子搭好了,他準備許久的拿手好戲怎麼能不開始唱呢。
他可以不觸及二世的逆鱗,但是他有的是手段讓二世親自割下這片喉下逆鱗。
“陛下難道不想見見那位失職的寺人嗎?”趙高陰險一笑,突然再次提及來時的第一句話。
“趙君何意?”
“陛下難道不想知道到底是何人膽敢觸及陛下的逆鱗嗎?”
——————
被宣召的寺人小乙滿身是傷地匍匐在地,顫顫巍巍地将自己今夜在禦園聽到公子毋傷和公子将闾二人的談話和盤托出。
胡亥陰晴不定的臉上霎時烏雲密布,盛怒之下,他一下子掀翻了面前的蟠虺紋銅案。
案上的東西順着丹陛砸到寺人小乙的身上,崩裂的傷口瞬間又滲出了不少鮮血,雖然身上的劇痛難以忍受,但是寺人小乙一動也不敢動。
趙高假意跟着伏地請罪,嘴裡說出的話卻是讓二世心中的怒火燒得更旺了。
“臣昧死言,自陛下聽從長安公主之言奉先帝遺诏緊急還都以來,群臣宗室表面俯首稱臣,實則怏怏不服,皆對先帝所留遺诏之真假議論紛紛。今先帝已入葬骊山,質疑陛下得位不正的謠言卻甚嚣塵上。丞相為了粉飾太平,不敢将這些大逆不道的流言禀明陛下。可臣與陛下有十數年的師生之誼,又蒙陛下厚恩擢升為九卿之一,怎能忍心陛下受此蒙蔽。”
胡亥那雙狹長上揚的丹鳳眼淩厲異常,顯然也是聽到了不少風聲。
趨着胡亥的神情,趙高繼續從旁煽風點火,“陛下新君初立,大臣未信,宗室未附,他們一個個都在質疑您的遺诏,觊觎您的皇位。方今之秦廷,先帝諸子無功而位尊,無勞而奉厚,先帝所立之大臣皆累世顯貴,若是這些人私相勾連行謀逆之舉,那麼陛下危矣,大秦危矣。”
胡亥眼中寒光乍現,“那麼,趙君以為該當如何?”
趙高像個真正的忠臣一樣苦心孤詣地建言獻策道,“陛下不妨趁此時機派遣禦史詳查群臣宗室之過,有罪者皆施以重刑,若有不服者皆按不臣之罪盡誅之,如此上可威振天下,下可翦滅異黨,秦廷上下集于一心,陛下之天下可大定矣。”
胡亥的眼中閃過一絲絲的不忍,“趙君啊,這……這要死多少人?他們都是先帝的子嗣、先帝的重臣,這樣做是否太過了些?”
眼見胡亥仍然有些猶疑不定,趙高再度力勸,“陛下啊,這些人甯願做先帝的忠臣孝子,也不願做陛下的忠臣手足,那就讓他們去地下追随先帝吧。陛下若是不忍心對他們動手,他們可就要對陛下動手了。願陛下毋要遲疑,早做決斷。”
趙高的話總是能精準拿捏胡亥的命門,得位不正的流言像一把無形的手扼住了緊緊扼住了胡亥的咽喉。
在生死抉擇面前,胡亥眼中那一絲絲不忍也逐漸消失,不過他還有些猶疑不定。
“如此大開殺戮,我這個二世皇帝豈非真的成了孤家寡人,秦廷之内還有人對我俯首稱臣嗎?”
“惠文王車裂商鞅,武王驅逐張儀,先帝罷黜呂不韋,明主皆逐舊臣,舉新人,這是秦廷的慣例。所謂一代秦君有一代人秦君的親信,舊黨若不翦除,新人如何來投奔呢。”
胡亥眼中再現狠絕之色,“趙君言之有理,此事便交由你去辦。”
“諾。”趙高心中大喜過望,眼中的陰鸷癫狂幾乎失控到要溢出來。
那些王子皇孫、高位重臣往日高高在上,如今他們的生死命運,統統交由自己這個卑賤之人決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