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冬兒和丹哥兒兩人抱着自己的小鞋子,笑得兩口白牙。聽到說要去吃燒雞,口水都流出來了。
冬兒記得小時候爹爹給他們買過燒雞,隻是雞腿都被爺爺奶奶分給了兩個堂哥,他和丹哥兒一人隻吃了一塊雞肉。
雖然隻有一塊,但是那滋味冬兒至今還記得,此時不免加快了腳步跟着。
“城裡有賣雞苗的嗎?我們也買一些回去養。很久沒吃過雞蛋了,想得緊。”慧哥兒牽着兩個孩子,跟庫蘭商量。
“嗯,一會兒問問店家他們的雞苗哪裡買的,我們買一些回去就行。”庫蘭回道。
兩人加兩個三歲的娃娃,點了一道燒雞,三碗雞湯面,一碟鹵牛肉,再加一盤炒冬菜,三個菜加一份主食,已是很豐盛了。
燒雞不愧是招牌,雞皮爽滑彈牙,雞肉緊實入味,味道着實不錯。鹵牛肉也有家裡做不出來的豐富味道,四人吃得十分飽足。
吃飽喝足,庫蘭想到正事,領着慧哥兒進了阿勒騰唯一的銀樓。
慧哥兒成親時要戴的頭面還沒着落,須得在店裡好好看看,如果有現成的頭面買一副也好。
庫蘭手頭的蜜蠟和松石也需要打磨打磨,鑲嵌在定做的頭面上,出嫁時戴上或者攢起來都使得。
還可以多做幾套頭面,将來給丹哥兒留着。
他和慧哥兒将來肯定也會有自己的孩子,也得給将來的小雙兒或小丫頭留一份。
庫蘭想到這裡,偷眼打量慧哥兒,嘴咧得更大了。
因是獨一份的生意,銀樓裡人頭攢動。
喀日圖族人如今富庶,來了城裡肯定要逛銀樓,且阿勒騰的富戶商家不少,富太太貴夫郎自然很多。富貴閑人們無事都要來銀樓逛逛,因此銀樓裡十分熱鬧。
銀樓夥計笑靥如花,款款招待一個個上門詢問的客人。
庫蘭剛領着人進門,就看到不遠處給小女兒加依娜買頭面的海拉。
依舊是紫色簇新的長袍,頭頂上的銀頭面發着璀璨的光,年近四十歲的婦人因保養得宜,面皮十分白淨漂亮。
此時見到二兒子,海拉拿頭面的手微頓,而後别過頭,若無其事地将頭面穩穩别到小女兒頭上。
庫蘭臉上沒什麼表情,領着人來到另一處。
銀樓今日生意好,接待的夥計臉上挂滿了笑,依言取出頭面給庫蘭瞧,看出跟着的雙兒是個大晉人,介紹說:“這是額飾。咱們草原上的姑娘雙兒不會梳多複雜的發飾,常常就是一條大辮子。額飾就跟大晉的抹額一樣,戴在額頭上,你看就像這樣。”
夥計将額飾戴到旁邊的木頭假人頭上,讓慧哥兒看:“這是配套的耳環和手镯,還有項鍊。可以單獨買,也可以成套買。”
慧哥兒看着與大晉完全不同的首飾,有些驚奇,卻也同樣愛不釋手。首飾做工精美,雖和以往佩戴的全然不同,卻都十分漂亮。
看出慧哥兒臉上的歡喜,庫蘭大方地讓夥計全包起來,又給丹哥兒買了一副小銀镯,給冬兒買了個小項圈。
等都包好後,庫蘭将珍藏的蜜蠟和松石拿出來,讓店裡師父做頭面。
夥計不懂首飾制作的事,叫來掌櫃。掌櫃仔細看了下蜜蠟和松石,都是上等貨,便讓庫蘭稍等,親自拿給後面的老師傅看,最後要了十兩銀子的加工費。
一天就花了至少一百兩銀子,慧哥兒有些心疼,說什麼也不買首飾了,拉着庫蘭就走。
庫蘭哭笑不得,他看出來了,受災前慧哥兒應該日子過得不太好,否則也不會這般節儉。不過既然要嫁他,他得慢慢讓慧哥兒改過來。
因回來得急,到睡覺時慧哥兒才想起來沒買香料藥材。
他如今身無分文,買什麼都要庫蘭出錢,便有些想算了,旋即想到自己要是想賺錢,隻能靠制香或者給人看病,購買原材料的錢肯定得出。
思考良久,還是決定第二日跟庫蘭提,大不了以後成親了,他将看病和賣香料的錢拿出一部分給庫蘭,也不算白讓他養着了。
第二日吃早食時,庫蘭得知要買藥材和香料,面上十分得意和驕傲,他的夫郎可是難得的大夫呢,而且還會跟他要錢花了。
吃早飯時沒甭住神情,被好友蒙恩瞧出來了,惹得蒙恩一頓奚落:“好你個庫蘭,還沒成親呢就顯擺上了。人家慧哥兒可是會識字看病的金貴雙兒,你不多養些牛羊可是配不上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