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披薩在全球,被主流分為意式披薩與美式披薩。通常的做法是在發酵好的圓餅上鋪蓋番茄醬、奶酪、肉、蔬菜等若幹配料,送入烤爐烤制。其中奶酪是披薩味覺的核心作料之一,例如一色慧所挑選的馬蘇裡拉芝士,口感順滑有韌性,易産生極佳的拉絲效果,奶香馥郁。
當然,也有使用其他奶酪用以制作披薩,例如紀之國甯甯選擇的帕瑪森幹酪、睿山枝津也選擇的羅馬乳酪等等。幾乎所有學生都在挑選奶酪上花費大量時間,因為上等披薩中奶酪是重要粘合劑。
奶酪、餅皮、芝士、披薩醬、餡料,五者皆達到上等,才能組合為優秀的披薩料理。
不同于披薩單種形式,華夏面餅有太多的形式和選擇。乾十字文選擇最家常也是最普通的一款料理:烙餅。
在他看來,所有的面點料理在前期,有一樣東西是共通的:
和面。
現場隻有一個牌子的面粉,從食品标簽來看,這是春冬兩季小麥。使用這種麥子研磨出的面粉,做出的餅底外脆内松。乾十字文根本沒有在場上找到替代品,索性華夏面點中面向大衆,例如烙餅等家常菜,對原材料沒有嚴苛的要求。
它,講究技術。
餅料理從和面、揉面、醒面對廚師的臂力、掌力有嚴苛的要求。一張好吃的餅從面團開始,就能初見雛形。乾十字文将面粉灑在案闆上,一碗清水随着他的手揮灑至面粉中心,他的手開始攪拌,強力卻不出現半分浮塵,所有面粉似乎不會随着乾十字文的動作起伏,他們乖巧與清水形成面團。
水原冬美第一眼就注意到乾十字文,不是她老關注乾日向子的弟弟,實在是他太過紮眼。
在一衆用鐵盆、碗的人中,使用木闆作為和面素材的人過分稀少。在這少之又少的人群中,哪怕是紀之國甯甯也會因力氣控制不足攪擾出一些粉霧。唯獨乾十字文,水原冬美清晰看見他胳膊上的經脈,一種少年的朝氣與力量随之升起。
他手對面團揉、按、轉,看似毫無章法,卻能吸引人一直看下去。随着乾十字文将面團不斷規整到一起,木闆上幹幹淨淨,沒有半分面團粘稠在上,也沒有多餘的面粉和水漬落在上面。
水原冬美眨巴眼睛,一瞬間她升起了把這孩子從霧屋搶過來的念頭。她的眼睛看向面團,隻覺得面團在發光。
這又不是她在胡說,而是面團表層毫無疙瘩與氣泡,半圓狀的面團在燈光下呈現出蛋殼的光澤感。光看這樣一份面團,水原冬美就能想想面餅的美味之處。如果這次不是意大利披薩的比拼,而是純粹的基本功課,水原冬美完全會給這孩子打滿分。
可惜了。她看了眼乾十字文的手機,想起上交前還沒有退出的“披薩做法”頁面。
日向子怎麼不教她弟弟做披薩呢?
乾十字文将面團反轉至盆中,蓋上棉布,開始醒面。在華夏,想要做出一張好餅,僅僅有塊好面團還不夠。千百年來對谷物的研究,已經讓華夏人對餅有中額外的挑剔,他們要求餅的層次要豐富,吃起來柔軟的同時也要勁道,要讓牙齒充分感受到嚼勁。
對比華夏上千種餅及其評價标準,意大利人對意大利披薩的判斷方式随披薩的流行,一并傳到了世界各地:他們會将成品披薩像“皮夾似”折疊起來,要做到軟硬适度,外皮不破裂,才算是一塊好披薩面餅。
這也成為現在披薩行業評鑒廚師手藝的标準之一。
乾十字文給面團醒發的時間,也是為了讓最後最後的餅皮柔軟不幹。現在的他取了一個碗,在碗中加入少許面粉,加入鹽、五香粉等一些作料,鍋中燒熱油,澆在碗中,攪拌調勻形成合适稠稀。